动车组转向架用下拉杆双层橡胶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249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车组转向架用下拉杆双层橡胶节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用橡胶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动车组转向架用橡 胶件。
背景技术
动车组为我国目前的主要高速列车,为保证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和平稳性,动车组 转向架的一系和二系悬挂均需大量采用橡胶件。其中,下拉杆装置与构架之间需要为其提 供柔性支承的橡胶件,以减小对构架的振动和冲击,但是,目前国内缺少这样一种为下拉杆 装置与构架提供柔性支承的橡胶件,以改善车辆的振动性能和舒适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动车组转向架下拉杆装置与构架之间的柔性支 承,以及车辆的振动性和舒适性,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柔性好、横向纵向刚度大的动 车组转向架用下拉杆双层橡胶节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车组转向架用下拉杆双层橡胶节点,所述的节 点安装在下拉杆装置与构架之间,该节点包括芯轴、外套、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内层橡胶 与外层橡胶之间设置有隔板,内、外双层橡胶与芯轴、外套和隔板硫化为一体,且采用锥形 橡胶堆结构,所述的外套底部设置有一个15度的斜坡,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的上、下两端 分别设置为内凹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柔性好,安装在下拉杆装置 和构架之间,为下拉杆与构架提供柔性支承,减小对构架的振动和冲击,且具有比较柔软的 锤像特性,改善了车辆的振动性能和舒适性;同时具有较大的横向、纵向刚度传递横向、纵 向力,对横向纵向位移提供约束。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一种动车组转向架用下拉杆双层橡胶节点,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安装在下拉杆装置与构架之间,该节点包括芯轴1、外套2、内层橡胶 3和外层橡胶4,内层橡胶3与外层橡胶4之间设置有隔板5,内、外双层橡胶与芯轴1、外套 2和隔板5硫化为一体,且采用锥形橡胶堆结构,所述的外套2底部设置有一个15度的斜 坡,内层橡胶3和外层橡胶4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内凹形。工作时,使用条件为最低温度为_40°C,最高温度为50°C,相对湿度为70-90%。 性能试验如下静刚度试验
权利要求一种动车组转向架用下拉杆双层橡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点安装在下拉杆装置与构架之间,该节点包括芯轴、外套、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内层橡胶与外层橡胶之间设置有隔板,内、外双层橡胶与芯轴、外套和隔板硫化为一体,且采用锥形橡胶堆结构,所述的外套底部设置有一个15度的斜坡,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内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车组转向架用下拉杆双层橡胶节点,所述的节点安装在下拉杆装置与构架之间,该节点包括芯轴、外套、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内层橡胶与外层橡胶之间设置有隔板,内、外双层橡胶与芯轴、外套和隔板硫化为一体,且采用锥形橡胶堆结构,所述的外套底部设置有一个15度的斜坡,内层橡胶和外层橡胶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为内凹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柔性好,安装在下拉杆装置和构架之间,为下拉杆与构架提供柔性支承,减小对构架的振动和冲击,且具有比较柔软的锤像特性,改善了车辆的振动性能和舒适性。
文档编号B61F5/24GK201633737SQ20092027881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1日
发明者刘万强, 刘志国, 孙玮光, 樊令举 申请人: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青岛思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