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弹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6487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系弹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装置,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动车组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对于如何保证轨道车辆转向架高速安全运 行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在转向架与直线电机之间的一系悬挂系统中,为提高减振缓冲 处理效果而普遍地采用2组内、外弹簧的套设弹簧结构。现有一系悬挂系统中所采用的弹簧装置主要具有以下缺点和不足内、外圈弹簧的基部支撑圈结构最多为0. 75圈螺旋,因此在一定垂向工作载荷 状态下,内、外圈弹簧的接触线较短、弹簧螺旋升角较大,不利于提高弹簧缓冲形变的可靠 性;内、外圈弹簧在缓冲形变过程中易发生点接触,从而导致产生过高接触应力,削弱 弹簧自身的机械强度;由于2组弹簧的安装基部处于同一平面而易发生缓冲形变过程中的相互干涉,或 是出现内、外圈相互卡滞、夹紧等问题;另外,每组弹簧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横向刚度不均勻性,也不利于提高弹簧减振缓 冲作用的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系弹簧装置,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采取至少一圈 螺旋结构的基部支撑圈结构,对于2组弹簧之间螺旋方向、起始点相位差等参数特征做出 改进,以实现提高横向刚度分布均勻性、接触线长,以及避免2组弹簧发生相互干涉、卡滞 或夹紧等问题,从而保证弹簧装置正常地起到减振缓冲作用,从根本上保证转向架高速安 全运行。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一系弹簧装置设置在轨道车辆转向架垂向构件之 间,其主要包括有上夹板、下夹板,以及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压紧安装的、内外套设的2组弹簧。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在于,在内、外弹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内、外圈弹簧支撑 圈,而且内、外圈弹簧支撑圈分别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的弹簧结构。如上述基本方案,在基部支撑圈采用至少一圈螺旋的弹簧结构,能够在现有内外 套设弹簧正常工作载荷下,实现各自提高2组弹簧接触线长度、降低弹簧螺旋升角的目的, 相当增加弹簧基部的作用力支撑,从而提高减振缓冲作用的可靠性。为进一步提高减振缓冲过程中弹簧的刚性强度,避免因弹簧自身发生点接触而产 生过高的接触应力,引起弹簧局部高温。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内、外圈弹簧支撑圈的端部与内、外弹簧工作圈的接头部位 是圆角过渡结构。[0015]为避免内、外圈弹簧之间发生相互干涉,所述内、外圈弹簧支撑圈的基部之间保持
一垂向高度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是,所述内、外弹簧具有不同的向上螺旋的方向,并且内、外弹 簧螺旋起始点之间保持180°的相位差。向上螺旋方向的不同、以及内、外弹簧螺旋起始点之间的180°相位差,能够有效 地避免内、外圈弹簧相互之间发生卡滞、甚至是夹紧现象的发生。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系弹簧装置具有的优点是内、外圈弹簧的基部支撑圈具有足够的螺旋圈数,能够在一定垂向工作载荷下提 高弹簧接触线长度和降低螺旋升角,有利于提高弹簧缓冲形变的可靠性;内、外圈弹簧在缓冲形变过程中不易发生点接触,接触应力较低而提高弹簧自身 的机械强度;2组弹簧的基部处于不同的安装面而不易发生相互干涉、卡滞或夹紧等问题;每组弹簧具备一定的横向刚度均勻性,有助于提高弹簧减振缓冲作用的实现。

现结合以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所述一系弹簧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内、外弹簧示意图;图3是内、外弹簧螺旋起始点之间相位差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3所示具有,上夹板1,下夹板2,内弹簧3,外弹簧4,内圈弹簧支撑圈 5,外圈弹簧支撑圈6,内弹簧螺旋起始点7,外弹簧螺旋起始点8,垂向高度差H。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应用于轨道车辆转向架的一系弹簧装置包括有,上夹 板1、下夹板2,以及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2之间压紧安装的、内外套设的内弹簧3、外弹簧 4。其中,在内弹簧3底部设置有内圈弹簧支撑圈5,外弹簧4底部设置有外圈弹簧支撑圈 6,内圈弹簧支撑圈5和外圈弹簧支撑圈6分别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的弹簧结构。而且,内圈弹簧支撑圈5、外圈弹簧支撑圈6的端部,与内弹簧3、外弹簧4工作圈 接头部位是圆角过渡结构。内圈弹簧支撑圈5和外圈弹簧支撑圈6的基部之间保持一垂向高度差H。内弹簧3、外弹簧4具有不同的向上螺旋的方向,并且内弹簧螺旋起始点7与外弹 簧螺旋起始点8保持180°的相位差。
权利要求1.一种一系弹簧装置,设置在轨道车辆转向架垂向构件之间,包括有上夹板(1)和下 夹板O),以及在上夹板(1)和下夹板( 之间压紧安装的、内外套设的内弹簧(3)、外弹簧 (4),其特征在于:在内弹簧C3)底部设置有内圈弹簧支撑圈(5),在外弹簧(4)底部设置有外圈弹簧支撑 圈(6),内圈弹簧支撑圈(5)、外圈弹簧支撑圈(6)分别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的弹簧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系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弹簧支撑圈(5)、外圈 弹簧支撑圈(6)的端部,与内弹簧(3)、外弹簧(4)工作圈接头部位是圆角过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系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弹簧支撑圈(5)和 外圈弹簧支撑圈(6)的基部保持一垂向高度差(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系弹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弹簧(3)、外弹簧(4)具 有不同的向上螺旋的方向,并且内弹簧螺旋起始点(7)与外弹簧螺旋起始点(8)保持180° 的相位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系弹簧装置,采取至少一圈螺旋结构的基部支撑圈结构,对于2组弹簧之间螺旋方向、起始点相位差等参数特征做出改进,以实现提高横向刚度分布均匀性、接触线长,以及避免2组弹簧发生相互干涉、卡滞或夹紧等问题,从而保证弹簧装置正常地起到减振缓冲作用,从根本上保证转向架高速安全运行。一系弹簧装置设置在轨道车辆转向架垂向构件之间,包括有上夹板、下夹板,以及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压紧安装的、内外套设的2组弹簧。在内、外弹簧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内、外圈弹簧支撑圈,而且内、外圈弹簧支撑圈分别具有至少一圈螺旋的弹簧结构。
文档编号B61F5/30GK201890235SQ20092031932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宋晓文, 崔志国, 张洪, 马利军 申请人: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