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平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113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牵引平台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库、车间、厂区内的产品转移的运输器具,尤其涉及一种牵 引平台车。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制造、仓储行业,许多零件、部件甚至产品均是在不同的专门的配套制造 车间、区域内制作完毕以后组装而成。车间与车间、车间与仓库、仓库与仓库间的运输周 转,主要采用平板式拖车,有两种结构一种结构主要由前轮、后轮及车身组成,前轮由牵引 杆牵引,车身为低平台结构,车身与车轮轴直接连接,这种结构的平板式拖车行驶时,转向 时会出现碰撞及超近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车身与车轮轴之间的刚性连接,缺少使轮 子强制按照一定方向行进的机构;另一种平板式推车的结构为前后中间两点支承式牵引机 构,由于两点支承在中间,四周不稳定,特别是所转运的产品重量较重、重心偏向一边时,拖 车会发生侧倾、甚至侧翻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安全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身行驶稳定、安全实用的牵引平台 车。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一种牵引平台车,包括车架、前脚轮与后脚轮,所述车架通过销轴连接有牵引组件、前脚 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所述牵引组件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销轴 与所述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连接,所述前脚轮、后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前脚轮板组 件、后脚轮板组件上,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牵动连杆机构同时带动前脚轮、后脚轮运动,且所 述牵弓I组件、连杆机构、前脚轮与后脚轮在相同轨迹内运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牵引平台车的牵引 组件与动力牵引车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车架通过框架、横 向杆、纵向杆焊接而成,所述纵向杆上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连杆机构由前连 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组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前连杆通过销轴与 牵引组件、前脚轮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前脚轮 板组件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上,所述第三连杆、第 四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分别 连接在后脚轮板组件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销轴上安装有1型 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平垫圈C级与单向推力球轴承。[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车架的四周设置有 安装单向推力球轴承的支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车架的中间部位设 置有脚轮板组件,所述脚轮板组件上安装一脚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牵引平台车进一步包括所述车架一侧固定有牵 引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连杆机构、脚轮板组件,实现了对脚轮的强制同时转向;2、在四周以及中间加装脚轮支撑机构,解决了由于所转运的产品重量较重、重心 偏向一边时拖车发生侧倾、甚至侧翻的现象,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和人身的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多台连接转向示意图;其中1、牵引组件,2、前连杆,3、前脚轮板组件,3'、前脚轮板组件,4、车架,5、第 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三连杆,8、第四连杆,9、第一过渡旋臂,10、第二过渡旋臂,11、前 脚轮,12、后脚轮,13、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14、平垫圈C级,15、单向推力球轴承, 16、牵引座,17、后脚轮板组件,17'后脚轮板组件,18、框架,19、横向杆,20、纵向杆,21、支 架,22、动力牵引车,23、脚轮板组件,M、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 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 的构成。如
图1-2所示,一种牵引平台车,包括车架、前脚轮11与后脚轮12,所述车架通过 销轴连接有牵引组件1、前脚轮板组件3、3'、后脚轮板组件17、17',所述牵引组件1通过 销轴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销轴与所述前脚轮板组件3、3'、后脚轮板组件 17,17'连接,所述前脚轮11、后脚轮12分别安装在所述前脚轮板组件3、3'、后脚轮板组 件17、17'上,所述牵引组件1通过牵动连杆机构同时带动前脚轮11、后脚轮12运动,且所 述牵引组件1、连杆机构、前脚轮11与后脚轮12在相同轨迹内运动。所述牵引平台车的牵引组件1与动力牵引车22连接。所述车架4由框架18、横向杆19、纵向杆20焊接而成,所述纵向杆20上通过销轴
连接有第一过渡旋臂9、第二过渡旋臂10。所述连杆机构由前连杆2、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以及第 一过渡旋臂9、第二过渡旋臂10组成,所述前连杆2通过销轴与牵引组件1、前脚轮板组件 3,3'连接,所述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的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前脚轮板组件3、3' 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第一过渡旋臂9、第二过渡旋臂10上,所述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的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第一过渡旋臂9、第二过渡旋臂10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分 别连接在后脚轮板组件17、17'上。另外,本实用新型优选在所述销轴的一端安装有1型非金属嵌件六角锁紧螺母 13、平垫圈C级14与单向推力球轴承15,在所述车架4的四周设置有安装单向推力球轴承 15的支架21。更进一步,所述车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脚轮板组件23,所述脚轮板组件23上安装 一脚轮对,保证了车身行进的稳定性。为了便于多台牵引平台车之间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车架4 一侧固定有牵 引座16,所述牵引座16与牵引组件1通过销轴铰接。如图3所示,为多台牵引平台车连接转向示意图,动力牵引车22与最前一台牵引 平台车的牵引组件1连接,牵引平台车的牵引座16与后一牵引平台车的牵引组件1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最前一台牵引平台车的牵引组件1与动力牵引车22连接,动力牵引车22开动后 带动牵弓I组件1行走转向,牵引组件1转向后带动前连杆2转动,前连杆2带动前脚轮板3、 3'运动,前脚轮板3、3'与前脚轮11活动连接使得前脚轮11跟着转动,前脚轮板3、3'与 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通过销轴连接,前脚轮板3、3'转向后带动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 旋转,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6分别带动过渡旋臂一 9、过渡旋臂二 10旋转,过渡旋臂一 9、过 渡旋臂二 10分别带动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旋转,第三连杆7、第四连杆8带动后脚轮板 17,17'旋转,后脚轮板17、17'带动后脚轮12运动。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 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 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牵引平台车,包括车架、前脚轮与后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通过销轴连接 有牵引组件、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所述牵引组件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 连杆机构通过销轴与所述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连接,所述前脚轮、后脚轮分别安装 在所述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上,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牵动连杆机构同时带动前脚轮、 后脚轮运动,且所述牵弓I组件、连杆机构、前脚轮与后脚轮在相同轨迹内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平台车的牵引组件与动力 牵引车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通过框架、横向杆、纵向杆 焊接而成,所述纵向杆上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由前连杆、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连杆通过销轴与牵引组件、前 脚轮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前脚轮板组件上,另 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上,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的一端 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第一过渡旋臂、第二过渡旋臂上,另一端通过销轴分别连接在后脚轮 板组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上安装有1型非金属嵌件 六角锁紧螺母、平垫圈C级与单向推力球轴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四周设置有安装单向推 力球轴承的支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中间部位设置有脚轮板 组件,所述脚轮板组件上安装一脚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平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一侧固定有牵引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牵引平台车,包括车架、前脚轮与后脚轮,所述车架通过销轴连接有牵引组件、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所述牵引组件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销轴与所述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连接,所述前脚轮、后脚轮分别安装在所述前脚轮板组件、后脚轮板组件上,所述牵引组件通过牵动连杆机构同时带动前脚轮、后脚轮运动,且所述牵引组件、连杆机构、前脚轮与后脚轮在相同轨迹内运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四周以及中间脚轮组件对车架的支撑,提高了车身行驶的稳定性,避免了车身转向发生碰撞、超近、偏心、侧翻等现象,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文档编号B61G9/24GK201842092SQ20102057523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文革 申请人:苏州通达物流机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