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1973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通系统,尤其是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自从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人类运输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无论运输工具怎样变化,都不外乎公路(铁路)、水路航运和空中航运三类运输形式。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和进步,这三种运输形式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各种弊端越来越明显的显示出来。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难题,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为了促进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水运、陆运、空运三大运输空间全部优点的第四种空间,这个空间穿梭于高山峡谷而不用公路,遨游天空而不用飞机,航行于江河湖海而不用轮船、潜艇,克服了汽车、火车、飞机、轮船和潜艇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克服水运、陆运、空运的缺
点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支承网、承拉绳和管体,支承网和承拉绳均浇铸于管体内,管体内壁上设有内轨道,管体外壁上嵌套有支承环,所述承拉绳沿管体方向等距离平行固定于支承网外侧。所述的支承网可以为钢丝网,承拉绳可以为钢丝绳,管体可以为聚乙烯塑料复合材料,支承环可以为钢环。所述内轨道可以为凸式轨道,所述凸式轨道包括三条中间设有凸块的第一弧形履带式轨道。所述内轨道也可以为支架式轨道,所述支架式轨道包括两个对称设于管体内下部的第一支架、两个对称设于管体内上部的第二支架以及设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的平直履带式轨道。所述内轨道还可以为凹式轨道,所述凹式轨道包括两条中间设有凹槽的第二弧形履带式轨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克服水运、陆运、空运的缺点,融合水运、陆运、空运的优点,不受地域、地形、天气等具体环境因素的影响。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管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使用凸式轨道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使用支架式轨道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使用凹式轨道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道;101、支承网;102、承拉绳;103、管体;201、凸式轨道;2011、凸块;2012、 第一弧形履带式轨道;202、支架式轨道;2021、第一支架;2022、第二支架;2023、平直履带式轨道;203、凹式轨道;2031、凹槽;2032、第二弧形履带式轨道;3、支承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管道1, 所述管道1包括支承网101、承拉绳102和管体103,支承网101和承拉绳102均浇铸于管体 103内,管体103内壁上设有凸式轨道201,所述凸式轨道201包括三条中间设有凸块2011 的第一弧形履带式轨道2012,管体103外壁上嵌套有支承环3,所述承拉绳102沿管体103 方向等距离平行固定于支承网101外侧。如图4,所述内轨道为支架式轨道202,所述支架式轨道202包括两个对称设于管体103内下部的第一支架2021、两个对称设于管体103内上部的第二支架2022以及设于第一支架2021和第二支架2022上的平直履带式轨道2023。如图5,所述内轨道为凹式轨道203,所述凹式轨道203包括两条中间设有凹槽 2031的第二弧形履带式轨道20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管道1 原材料支承网101 可以为钢丝网等具有支承作用的作为管道1的骨架的金属网,承拉绳102为钢丝绳等具有承受高强度拉伸力的金属绳或者复合材料绳,管体103为聚乙烯塑料复合材料等强度高、 韧性好、耐氧化的材料。制作方法首先做一个直径相等、长度为N米的圆筒状钢丝网,然后将与圆筒状钢丝网等同长度的若干钢丝绳等距离、平行地固定在钢丝网外侧,然后再将聚乙烯复合材料按相同厚度浇铸在圆筒状钢丝网、钢丝绳的金属结构上,形成管道1。在管道 1外侧每隔一定距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套上一个钢环。管道1安装将做好的管道1采用斜拉桥的斜拉原理长距离、大跨度地安装在距离和高度不等的金属结构架上,在不影响拉力和强度的同时,可在管道1两侧开设若干窗口,供人们欣赏风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内轨道采用摩擦力大、耐磨的轨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内衣式轨道在管体103内设置一层耐磨、摩擦力大的管壁,比如橡胶。机车可以在管道内任意滚动,增加惊险、刺激的感觉,平衡采用不倒翁原理、飞机操纵杆原理。内衣式轨道主要用于娱乐。2、凸式轨道201 在管体103内下方铺设两条类似铁轨的具有很大摩擦力的第一弧形履带式轨道2012,上方铺设一条同样的第一弧形履带式轨道2012,机车采用上方和下方都是驱动轮的方式,类似越野车前后桥,刹车采用向外膨胀的方式,下方驱动方式类似汽车后桥,中间向下弯曲,呈V字型。这种结构可以节省空间。[0026]3、支架式轨道202 管体103内下部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支架2021、管体103内上部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支架2022,第一支架2021和第二支架2022上设置平直履带式轨道 2023。4、凹式轨道203 在管体103内下方铺设两条类似铁轨的具有很大摩擦力的第二弧形履带式轨道2032,刹车采用向外膨胀的方式。5、混合式轨道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将内衣式轨道、凸式轨道201、支架式轨道202和凹式轨道203互相组合、取长补短。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包括支承网 (101 )、承拉绳(102)和管体(103),支承网(101)和承拉绳(102)均浇铸于管体(103)内,管体(103)内壁上设有内轨道,管体(103)外壁上嵌套有支承环(3),所述承拉绳(102)沿管体 (103)方向等距离平行固定于支承网(101)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道为凸式轨道 (201),所述凸式轨道(201)包括三条中间设有凸块(2011)的第一弧形履带式轨道(2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道为支架式轨道(202),所述支架式轨道(202)包括两个对称设于管体(103)内下部的第一支架(2021)、 两个对称设于管体(103)内上部的第二支架(2022)以及设于第一支架(2021)和第二支架 (2022)上的平直履带式轨道(20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轨道为凹式轨道 (203),所述凹式轨道(203)包括两条中间设有凹槽(2031)的第二弧形履带式轨道(203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式轨道交通系统,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支承网、承拉绳和管体,支承网和承拉绳均浇铸于管体内,管体内壁上设有内轨道,管体外壁上嵌套有支承环,所述承拉绳沿管体方向等距离平行固定于支承网外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克服水运、陆运、空运的缺点,融合水运、陆运、空运的优点,不受地域、地形、天气等具体环境因素的影响。
文档编号B61B13/10GK202106965SQ20112021214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2日
发明者杨立新 申请人:杨立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