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9610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特别是一种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用蓄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是在25°C ±2之间,而绝大多数的蓄电池都设置在车下的燃油箱外侧,并且在蓄电池的箱门上还设置有散热口,散热口能够排除蓄电池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保证蓄电池的正常使用,但是到了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在北方运行的机车,蓄电池长时间在较低的温度下工作,导致其性能变差,容量降低,放电能力下降,进而导致起机困难。而且当蓄电池箱体内的冷热空气相遇时,极可能在蓄电池的表面结冰,而且一旦遇到风雪天气,飘到蓄电池上并融化的积雪还会造成蓄电池的短路。因此可以说散热口虽然能够在炎热的季节起到散热的作用,但是在低温环境下散热口反而起到负面的 作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做法是在散热口处设置低碳钢板,将散热口封闭以达到隔热保温的目的,但是这种防寒方式存在的问题是低碳钢板会产生热传递,而且对散热口的封闭、保温效果较差,并且其安装、拆卸也十分不方便,且所需要使用的零部件较多,在夏季不需要使用防寒板时,特别容易丢失。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新型机车蓄电池防寒装置或方法。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既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又方便使用、零部件不易丢失的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包括位于蓄电池散热口 I处并与蓄电池箱门2连接的防寒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寒板3的一个边沿4与蓄电池箱门2相铰接,防寒板3的非连接边沿5上对称地设置有螺纹孔6,在蓄电池箱门2上还设置有与螺纹孔6相配的垫板7,且在垫板7上还开设有固定螺纹孔8。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它针对现有的蓄电池防寒板存在安装拆卸操作繁琐、零部件较多、易丢失等缺点,设计出直接与蓄电池箱门直接连接的防寒板,需要对蓄电池散热口进行遮挡时,仅需要经过简单操作便能够快速地完成隔热的目的,有效地保证了蓄电池的正常运行。并且这种防寒板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机车生产、维护等行业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较为广阔。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一种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它的主体部分是ー个位于蓄电池散热ロ I处的防寒板3,防寒板3的ー个边沿3与蓄电池箱门2之间相互铰接,而在防寒板3的非连接边沿5上则对称地设置有螺纹孔6,在蓄电池箱门2上还设置有与螺纹孔6相配的垫板7,而在垫板7上则开设有固定螺纹孔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在夏季或不需要遮挡蓄电池散热ロ I时,防寒板3位于蓄电池散热ロ I的下方,其非连接边沿5与位于蓄电池箱门2下部的垫板7接触,在螺纹孔6和下方的固定螺纹孔8之中穿接有蝶形螺栓,将防寒板3固定在蓄电池箱门2上;在冬季或需要者当蓄电池散热ロ I时,将蝶形螺栓从螺纹孔6和下方的固定螺纹孔8中旋出,将防寒板3向上翻转,使非连接边沿5与蓄电池散热ロ I上方的垫板7相接触, 并将蝶形螺栓重新穿接在螺纹孔6和上方的固定螺纹孔8内,实现防寒板3对蓄电池散热ロ I的封闭。
权利要求1 一种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包括位于蓄电池散热口(I)处并与蓄电池箱门(2)连接的防寒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寒板(3)的一个边沿(4)与蓄电池箱门(2)相铰接,防寒板(3)的非连接边沿(5)上对称地设置有螺纹孔(6),在蓄电池箱门(2)上还设置有与螺纹孔(6)相配的垫板(7),且在垫板(7)上还开设有固定螺纹孔(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包括位于蓄电池散热口(1)处并与蓄电池箱门(2)连接的防寒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寒板(3)的一个边沿(4)与蓄电池箱门(2)相铰接,防寒板(3)的非连接边沿(5)上对称地设置有螺纹孔(6),在蓄电池箱门(2)上还设置有与螺纹孔(6)相配的垫板(7),且在垫板(7)上还开设有固定螺纹孔(8)。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既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又方便使用、零部件不易丢失的内燃机车蓄电池防寒结构。
文档编号B61C3/02GK202395117SQ20112052453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付瑜, 张晓宝, 王淑荣 申请人: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