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372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冲击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座。
背景技术
由于铁路车辆在运用中需要将每节车辆连挂在一起运行,车辆间的车钩进行相互连接时,需要使用车钩冲击座,冲击座与车体连接,现有技术的冲击座一般采用直接焊接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连接作用,但是其存在不足,焊接方式的冲击座整体较重,因在列车运行中需要频繁受到较大冲击,此焊接方式的冲击座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容易造成焊缝的开裂,影响列车的运行。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冲击座。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冲击座,包括冲击座本体,所述冲击座本体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牵引底座,与牵引底座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体包括设置在端部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竖梁,所述横梁与两竖梁之间形成“η”字形框架,所述竖梁上设有铆接孔,所述横梁上设有凹槽,所述牵引底座上设有牵引孔,所述牵引底座与连接框体相连接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上设有贯穿凸筋的凸筋孔。进一步,所述牵引底座设有一扁平的通槽,所述通槽自连接框体向牵引底座的远离连接框体一端延伸至牵引底座的端部。进一步,所述竖梁上还设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且其与前从板座分体设置,安装简单,不需要同时定们组装位置,同在在框架上设有铆接孔,使用方便,不需要再使用焊接工艺,能有效的保证冲击座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不容易造成焊开裂,为列车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座与图I相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图I和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中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座与图I相反面的结构示意图。[0013]见图I和图2, —种冲击座,包括冲击座本体I,冲击座本体I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牵引底座2,与牵引底座2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框体3,连接框体3包括设置在端部的横梁31和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竖梁32,横梁31与两竖梁32之间形成“η”字形框架,竖梁32上设有铆接孔321,横梁31上设有凹槽311,牵引底座2上设有牵引孔21,牵引底座2与连接框体3相连接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筋4,凸筋4上设有贯穿凸筋4的凸筋孔41。凹槽可以有效的减少整体冲击座的重量,为冲击座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牵引底座2设有一扁平的通槽22,通槽22自连接框体3向牵引底座2的远离连接框体一端延伸至牵引底座2的端部。竖梁32上还设有加强筋32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冲击座,包括冲击座本体,所述冲击座本体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牵引底座,与牵引底座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体包括设置在端部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竖梁,所述横梁与两竖梁之间形成“η”字形框架,所述竖梁上设有铆接孔,所述横梁上设有凹槽,所述牵引底座上设有牵引孔,所述牵引底座与连接框体相连接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上设有贯穿凸筋的凸筋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击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底座设有一扁平的通槽,所述通槽自连接框体向牵引底座的远离连接框体一端延伸至牵引底座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冲击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上还设有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座,包括冲击座本体,所述冲击座本体包括设置在一端的牵引底座,与牵引底座相对的另一端设有连接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框体包括设置在端部的横梁和设置在横梁两端的竖梁,所述横梁与两竖梁之间形成“n”字形框架,所述竖梁上设有铆接孔,所述横梁上设有凹槽,所述牵引底座上设有牵引孔,所述牵引底座与连接框体相连接处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筋,所述凸筋上设有贯穿凸筋的凸筋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合理,且其与前从板座分体设置,安装简单,不需要同时定们组装位置,同在在框架上设有铆接孔,使用方便,不需要再使用焊接工艺,能有效的保证冲击座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不容易造成焊开裂,为列车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文档编号B61G9/20GK202743262SQ20122029573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
发明者徐强 申请人:南京永兴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