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9582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包括车身和轨道,所述车身内设置有为两侧车轮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所述车身内还设置有另一动力源,所述另一动力源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穿设有驱动轴,所述车身的底盘中央处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的轴端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与车身底盘的驱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轨道包括提供给上述两侧车轮子行驶的双轨道。双轨道之间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与上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道。本发明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不仅安全而且运输效率高。
【专利说明】—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齿轨车,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矿山运输的主要方式是机车运输,主要设备有轨道、矿车、牵引设备和辅助机械设备等,在生产过程中,运送矿石、废石、材料、设备和人员等,它是组织生产,决定矿山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前国内地下矿山主要采用机车轨道运输方式,矿用机车是矿车轨道运输的一种牵引机械,在井下煤炭运输及辅助运输中占有重要位置,是长距离巷道的主要运输工具,矿用机车使用的线路坡度一般为3%,局部限制坡度不超过30%。然而,随着煤炭生产的集中化及大型机械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运输线路的不断延伸、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运输方式愈来愈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开采需要。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运输效率高的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包括车身和轨道,所述车身内设置有为两侧车轮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所述车身内还设置有另一动力源,所述另一动力源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穿设有驱动轴,所述车身的底盘中央处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的轴端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与车身底盘的驱动齿轮相互啮合。
[0006]所述轨道包括提供给上述两侧车轮子行驶的双轨道。
[0007]所述双轨道之间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与上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道。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09]由于本发明采用齿轮与齿轮道啮合的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牵引力和爬坡动力,提高了轨道运输的适应性,摆脱了爬坡过程中30%的坡度限制。此外,电力、液压双动力齿轨车的液压动力部分可以提供额外的制动力,保证其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的侧视图。
[0011]图2为本发明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轨道的俯视图。
[0012]图中标记为:车身I,电动机11,液压油缸12,车轮子2,驱动齿轮3,双轨道4,齿轮道5。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包括车身I和轨道,所述车身I内设置有为两侧车轮提供动力的电动机11,所述车身I内还设置有另一动力源,所述另一动力源为液压油缸12,所述液压油缸12的活塞杆的端部穿设有驱动轴,所述车身I的底盘中央处设置有驱动齿轮3,所述驱动轴的轴端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与车身底盘的驱动齿轮3相互啮合;所述轨道包括提供给上述两侧车轮子2行驶的双轨道4 ;所述双轨道4之间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与上述驱动齿轮3相啮合的齿轮道5。
[0015]液压油缸12可以提供额外的制动力,保证了齿轨车紧急制动时的安全性;本发明的齿轨车爬坡能力强,能在坡度起伏较大的巷道里运行,便于煤炭运输;其引力大,能实现重型物料如重型液压支架的整体无转载连续运输,减少设备运输组装,减少了工作面的准备时间,使工作面尽快投产。
[0016]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包括车身和轨道,所述车身内设置有为两侧车轮提供动力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内还设置有另一动力源,所述另一动力源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穿设有驱动轴,所述车身的底盘中央处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轴的轴端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传动齿轮与车身底盘的驱动齿轮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提供给上述两侧车轮子行驶的双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电力、液压齿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轨道之间的中央位置处设置有与上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轮道。
【文档编号】B61C7/04GK103640579SQ201310636850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日
【发明者】刘振翮, 张淳 申请人:淮南市长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