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010098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轨道减振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含有承轨板(1)、底板(2)以及设置于承轨板(1)和底板(2)之间的橡胶垫板(3),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卡孔(2.1),所述承轨板(1)的底部设置有插入该连接卡孔(2.1)的连接卡块(1.1),所述连接卡孔(2.1)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豁口(2.2),所述连接卡块(1.1)上设置有一插至于该豁口(2.2)内的凸块(1.2),所述连接卡块(1.1)和连接卡孔(2.1)之间还设置有一卡块(5),且卡块(5)上设置有一卡条(5.1),所述连接卡孔(2.1)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凹槽(2.3),上述卡条(5.1)插至于凹槽(2.3)内。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安装方便且维护成本低廉。
【专利说明】轨道减振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减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上能够有效起到隔振降噪效果的轨道减振器,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而轨道交通能够有效的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因此其在大中型城市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轨道交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车轮和钢轨的撞击产生冲击波和噪声,对周围建筑和居民生活造成很不利的影响;为此需要利用减振器对其实现隔振降噪运行;常规的减振器如专利ZL200910026246.5提供的减振装置,其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减振效果,但是其结构复杂,安装不够方便;而且其在橡胶垫等易损件磨损后,无法单独对这些易损件进行更换,只能整个进行整体更换,大大增加了后续的维护成本,提高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不利于其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且维护成本低廉的轨道减振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含有承轨板、底板以及设置于承轨板和底板之间的橡胶垫板,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卡孔,所述承轨板的底部设置有插入该连接卡孔的连接卡块,所述连接卡孔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豁口,所述连接卡块上设置有一插至于该豁口内的凸块,所述连接卡块和连接卡孔之间还设置有一卡块,且卡块上设置有一卡条,所述连接卡孔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凹槽,上述卡条插至于凹槽内。
[0005]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所述凸块上套装有一卡帽。
[0006]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所述承轨板顶部设置有轨下垫板。
[0007]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所述承轨板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且轨下垫板位于两块限位块之间。
[0008]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所述橡胶垫板和轨下垫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柱状凸起。
[0009]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底板底部设置有1/40的斜度。
[0010]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所述底板上的锚固螺孔设置成腰形孔。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相比于常规的减振器其整体高度较低,且减振和稳定效果良好;且安装更为简单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进行拆卸,拆卸后即可更换老化及损坏的橡胶垫板和轨下垫板,从而有助于降低使用维护的成本,减小轨道交通的运营成本;同时,卡帽和卡块的设置使得在拆卸连接部位处承轨板和底板之间同样不会直接接触,不但使得承轨板和底板之间不会因直接的接触而产生磨损,还起到了降振缓冲的作用。【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图1的A-A剖视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承轨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图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图5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连接卡孔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承轨板顶部铺设轨下垫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橡胶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轨下垫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底板的另一应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13为本实用新型轨道减振器的图12的侧视图。
[0026]其中:`
[0027]承轨板1、底板2、橡胶垫板3、卡帽4、卡块5、轨下垫板6 ;
[0028]连接卡块1.1、凸块1.2、限位块1.3 ;
[0029]连接卡孔2.1、豁口 2.2、凹槽2.3、锚固螺孔2.4 ;
[0030]卡条5.1。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参见图f 1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轨道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含有承轨板1、底板2以及设置于承轨板I和底板2之间的橡胶垫板3,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卡孔2.1,所述承轨板I的底部设置有插入该连接卡孔2.1的连接卡块1.1,所述连接卡孔2.1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豁口 2.2,所述连接卡块1.1上设置有一插至于该豁口 2.2内的凸块1.2,且凸块1.2上套装有一卡帽4 (卡帽4的作用在于可以有效的对凸块1.2与连接卡孔2.1的内孔壁上的豁口 2.2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所述连接卡块1.1和连接卡孔
2.1之间还设置有一卡块5,且卡块5上设置有一卡条5.1,所述连接卡孔2.1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凹槽2.3,上述卡条5.1插至于凹槽2.3内;
[0032]参见图9,所述承轨板I顶部设置有轨下垫板6,所述承轨板I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3,用于对轨下垫板6进行定位限制;所述橡胶垫板3和轨下垫板6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柱状凸起,柱状凸起的结构设置有助于取得合理的垂直和横向刚度,提高减振效果;
[0033]安装时,先将橡胶垫板3铺设在底板2上,将卡帽4套装在承轨板I的连接卡块1.1的凸块1.2上,然后将承轨板I的连接卡块1.1插入底板2的连接卡孔2.1内,随后平行移动承轨板1,使得凸块1.2带动卡帽4 一起移动至连接卡孔2.1内孔壁上的豁口 2.2内;随后在连接卡块1.1与连接卡孔2.1之间的间隙内敲入—^块5 (卡块5的实际形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作,如本实施例中选用横截面呈“U”形设置的卡块),在敲入的过程中,卡块5上的卡条5.1嵌入连接卡孔2.1内孔壁上的凹槽2.3内,从而形成一止回结构,使得整个减振器连接成为一个完整牢固的整体;最后,在承轨板I的顶部铺设上轨下垫板6即可完成整个安装结构;
[0034]拆卸时,取出卡块5 (可对卡块5进行破坏后取出,或者直接采用加热方式融化卡块5,由于底板2和承轨板I均采用铸铁,加热不会对其形状寿命等产生任何影响),即可方便的完成整个拆卸;
[0035]维护:由于承轨板I和底板2均为金属材质,而且无论是其相互之间,还是与后续轨道之间,均不存在直接的接触(通过橡胶垫板3和轨下垫板6进行接触),因此减振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损耗的是橡胶垫板3和轨下垫板6,当其需要更换时,通过拆卸的方式分离各个部件,更换好新的橡胶垫板3和轨下垫板6后再按照安装时的方法完成安装即可重新投入使用。
[0036]参见图12和图1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减振器的底板2上设置1:40轨底坡——轨底坡(rail cant)即为轨底与轨道平面之间形成的横向坡度,由于车轮踏面与钢轨顶面主要接触部分是斜坡,为了使钢轨轴心受力,钢轨也应有一个向内的倾斜度,此即形成轨底坡;钢轨设置轨底坡,可使其轮轨接触集中于轨顶及车轮踏面的中部,钢轨轴心受力,横向偏压受力较小,轨腰部位产生的附加弯曲应力较小,提高钢轨的横向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为此根据设计要求,正线线路需设置1/40轨底坡;且混凝土轨枕或轨道板承轨面可设计为平坡,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难度和施工成本,有效保证了施工精度。
[0037]因此,为符合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中的底板2底部设置有1/40的斜度,同时底板2上的锚固螺孔2.4设置成腰形孔,相比于常规的圆形孔设置成腰形孔的好处在于便于对轨道减振器进行无级调整,提高轨道安装时的平顺度,有效提高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从而有效降低冲击振动和噪音,并且能降低其在生产过程中对精度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轨道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包含有承轨板(I)、底板(2)以及设置于承轨板(I)和底板(2)之间的橡胶垫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卡孔(2.1),所述承轨板(I)的底部设置有插入该连接卡孔(2.1)的连接卡块(1.1),所述连接卡孔(2.1)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豁口( 2.2 ),所述连接卡块(1.1)上设置有一插至于该豁口(2.2)内的凸块(1.2),所述连接卡块(1.1)和连接卡孔(2.1)之间还设置有一^^块(5),且卡块(5)上设置有一^^条(5.1),所述连接卡孔(2.1)的内孔壁上设置有一凹槽(2.3),上述卡条(5.1)插至于凹槽(2.3)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2)上套装有一卡帽(4)。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轨板(I)顶部设置有轨下垫板(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轨板(I)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块(1.3),且轨下垫板(6)位于两块限位块(1.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板(3)和轨下垫板(6)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柱状凸起。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底板(2)底部设置有1/40的斜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 述一种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的锚固螺孔(2.4)设置成腰形孔。
【文档编号】E01B9/68GK203411865SQ201320517331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夏惠兴, 蒋晓艳, 徐志云, 徐杰, 谢明, 陈虎 申请人:江阴市江凌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