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机外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3142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转辙机外部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专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转辙机外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道岔转辙机是道岔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用于转换锁闭道岔尖轨或心轨,表示监督联锁区内道岔尖轨或心轨的位置和状态,以改变火车运行轨迹。

目前,在我国铁路系统中,当遇到停电、转辙机故障或者有关轨道电路发生故障时候,绝大多数企业仍使用人工手摇方式实现道岔转换。驱动电液道岔转辙机时,人工转换道岔是利用手摇把摇动电动机,同时带动液压油泵工作,通过液压压力推动道岔转换。驱动电动转辙机时,手摇把直接摇动电动机转动,完成道岔的转换。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特别是铁路各主要干线的全面提速和客运专线的相继开通运营,列车运行的速度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专门为转辙机检查维修安排的开“天窗”时间极短,人工摇道岔的工作十分紧张。人工转换道岔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实际操作空间有限,手动摇道岔操作不太方便;每次转换道岔都需要摇动将近两百圈,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较低。

所以,急需研制一种便携式转辙机外部驱动装置,以改变现有人工摇道岔作业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变人工摇道岔的传统作业方式,节省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的转辙机外部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转辙机外部驱动装置,其包括壳体、驱动电机、行星轮减速器、力矩调节器、传动软轴、蓄电池、启停开关、换向开关;在所述壳体内设有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行星轮减速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行星轮减速器输入轴传动连接;在所述壳体外壁上设有所述力矩调节器,所述行星轮减速器输出轴与所述力矩调节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在所述力矩调节器的输出轴上设有所述传动软轴;在所述壳体上活动插接设有所述蓄电池;在所述壳体上设有把手,在所述把手内侧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启停开关,在所述启停开关一侧的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换向开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蓄电池、所述启停开关和所述换向开关串联组成闭合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改变人工摇道岔的传统作业方式,节省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使用方便、安全可靠,降低劳动强度。采用蓄电池作动力源,用电机作驱动设备,通过省力传动机构实现对转辙机中电动机的驱动,完成道岔转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传动软轴1、力矩调节器2、行星轮减速器3、换向开关4、启停开关5、驱动电机6、壳体7、蓄电池8、把手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转辙机外部驱动装置,其包括壳体7、驱动电机6、行星轮减速器3、力矩调节器2、传动软轴1、蓄电池8、启停开关5、换向开关4;在壳体7内设有驱动电机6和行星轮减速器3,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行星轮减速器3输入轴传动连接,以降低驱动电机6输出转速,提高输出转矩;在壳体7外壁上设有力矩调节器2,行星轮减速器3输出轴与力矩调节器2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在力矩调节器2的输出轴上设有传动软轴1,改变装置操作方向和位置,方便操作;在壳体7上设有把手9,在把手9内侧的壳体7上设有启停开关5,在启停开关5一侧的壳体7上设有换向开关4;在壳体7上活动插接设有蓄电池8;驱动电机6、蓄电池8、启停开关5和换向开关4串联组成闭合回路。

工作原理:

利用蓄电池8电能,通过启停开关5、换向开关4及驱动电机6将电能转换为旋转转矩,利用行星轮减速器3来降低转速、提高转矩,再由传动软轴1将转动力矩传递给转辙机电动机,实现对转辙机的驱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