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底架罐车的底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554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底架罐车的底架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底架罐车的底架装置,属于铁路货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底架罐车的底架结构通常为两个乙字钢组焊的中梁、枕梁、卡带装置、鞍座以及罐体中部的上下鞍,罐体放置在枕梁处的鞍座上,通过卡带以及罐体中部的上下鞍将罐体固定在底架上,防止罐体上下及前后窜动。这种底架结构罐体和底架可以分开,但在运用中易出现罐体窜动、卡带断裂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底架装置。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底架罐车的底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梁、枕梁和中梁,所述中梁为矩形框结构,其两端端部各设置一个牵引梁,在牵引梁的内侧中梁上设置有枕梁;所述牵引梁包括左乙字钢、楔形连接板和右乙字钢,牵引梁中部通过楔形连接板连接罐体;所述枕梁设有下盖板、前腹板和后腹板,前腹板和后腹板平行放置,上端为圆弧与罐体相连,下端与下盖板连接;所述牵引梁后端与枕梁的前腹板相接,后端下部与枕梁的下盖板相接,后端上部与罐体焊接。

所述牵引梁的左乙字钢和右乙字钢相对连接,楔形连接板设置在左乙字钢和右乙字钢之间。

所述枕梁还包括枕梁隔板和侧盖板,前腹板和后腹板的侧端与侧盖板连接,组成一个箱型的中空结构,前腹板和后腹板之间通过隔板连接。

所述中梁包括工字梁、隔板和连接板,两工字梁平行放置、之间由若干隔板、连接板相连;中梁的两端与枕梁的后腹板相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罐体和中梁传递受力,可以满足罐车罐体的强度指标,提高罐车运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牵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枕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牵引梁、2枕梁、3中梁、11右乙字钢、12楔形连接板、13左乙字钢、21前腹板、22后腹板、23下盖板、24枕梁隔板、25侧盖板、31工字梁、32隔板、3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描述。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牵引梁1、枕梁2和中梁3。

所述中梁3两端端部各设置一个牵引梁1,在牵引梁1的内侧中梁3上设置有枕梁2。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牵引梁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牵引梁1包括左乙字钢11、楔形连接板12和右乙字钢13,左乙字钢11和右乙字钢13相对连接,其后端无上盖板,与罐体弧度一致,楔形连接板12设置在左乙字钢11和右乙字钢13之间。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枕梁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枕梁2设有下盖板23、前腹板21、后腹板22、枕梁隔板24和侧盖板25,前腹板21和后腹板22平行放置,上端为圆弧与罐体相连,下端与下盖板23连接;前腹板21和后腹板22的侧端与侧盖板25连接,组成一个箱型的中空结构,前腹板21和后腹板22之间通过隔板24连接。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梁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中梁3为矩形框结构,包括工字梁31、隔板32和连接板33,两工字梁31平行放置、之间由若干隔板32、连接板33相连。

所述牵引梁1后端与枕梁2的前腹板21相接,后端下部与枕梁2的下盖板23相接,后端上部与罐体焊接;中梁3的两端与枕梁2的后腹板22相接;牵引梁1中部通过楔形连接板12连接罐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与罐体的连接方式是:牵引梁1和枕梁2都与罐体进行焊接固定。焊接固定较卡带固定更可靠,避免了因罐体的窜动,造成卡带的断裂。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罐体和中梁传递受力,可以满足罐车罐体的强度指标,提高罐车运输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案,只是举例说明,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等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