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7629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城市公共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空中轨道的随意上落巴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显著增加,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城市内部交通面临空前的压力,道路资源的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瓶颈。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市区交通解决方案主要是城市交通立体化,通过改原先的道路平面交叉为立体交叉,地面交通、轨道交通、地下交通成为主要的交通形式,起到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但是兴建该类交通设施资金投入量大、施工周期长,尤其是地下工程的实施,还受当地的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制约。城市化进程催生着二、三线城市的迅猛发展,然而资金短缺问题和道路建设的迫切程度形成了强烈反差。显然二、三线城市的交通模式需要根据自身的特质,探寻一种行之有效的建设方案。各类城市均将干线公交作为优先发展的交通设施,但其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于因拓宽道路、高架铺轨、地下挖掘而必须进行的拆迁安置,需要巨额财政投入。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简称BRT),是目前比较热门的一种交通方案,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 (Rapid Rail Tran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NormalBus Transit,简称 N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但从示范情况来看,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有的还顾此失彼,方便了公交运行,却影响了其他各类车辆的畅通;于是人们想到利用空间采用空中巴士的方式,如名称为一种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回车台 (CN201110107779.3)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告)号为CN102730003B、申请日为2011.04.15,它属于一种新型回车台,该回车台采用机械及液压原理相结合设计而成,位于“一种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的轨道路段两端,是供车辆上下换向接轨的关键装置,回车台内置适应车辆长度要求的可升降轨道,可升降轨道上设有锁定装置,便于车辆停稳锁定,增强安全系数,且可升降轨道两端均设有定位销装置,便于其与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的轨道设施定位连接。该回车台不仅回车快捷,而且还节省了大量回车场地及轨道等。上述方案仍然存在需要固定的车站设置,同时公交车体为整体的结构,需要将公交车体整体吊装上下轨道,造价高,站距远,除公交司机外还需要独立的操作人员,因而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在原有道路尤其是闹市区域任意位置按原有的交通车站随意停靠上落客、操作简单方便、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堵塞的空中轨道城巴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包括在道路上设置的空中环形轨道,在轨道的上方设置有轨道行驶巴士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巴士车辆由设置在内部的车载升降轿箱和外部的带驱动装置和驾驶室的车梯外框体组件组成,车载升降轿箱与车梯外框体组件为活动式连接结构,车载升降轿箱与车梯外框体组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车梯外框体组件设置在轨道上运行,车载升降轿箱通过升降机构在地面与轨道及车梯外框体组件间升降,所述车梯外框体组件底部与轨道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稳定定位机构,上落站时与轨道锁定定位,保证载人轿箱上下升降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空中环形轨道为封闭的圆环形,所述巴士车辆在该封闭圆环形内循环运行;所述封闭的圆环形可以为多个,在同一道路方向上并排对接;也可以根据道路交叉情况在道路交叉口处,多个方向对接,这样便于旅客的换乘。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设置在行驶车辆的上方;也可以设置在行驶车辆的下方,这样车辆悬挂在轨道下方运行;

所述升降机构为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与车梯外框体组件之间的齿轮与齿条的传动机构,也可以是钢绳吊装机构或液压传动机构,或者为链条传动机构;或者随着磁悬浮技术的成熟(如利用悬浮电梯及悬浮列车技术),升降机构也可以采用悬浮升降技术。

所述车载升降轿箱与车梯外框体组件之间设置有上下运动导向装置、悬停定位装置、消噪装置。

该上下运动导向装置可以采用在车梯外框体组件与车载升降轿箱之间的四周设置导向轮。车载升降轿箱沿着导向轮在导向轮之间上下滑动;导向轮的安装为弹性可调节式安装结构,且在与相对滑动的车梯外框体组件内壁或车载升降轿箱外壁之间设置有柔性连接物,从而构成消噪装置的一部分。

在车梯外框体组件与车载升降轿箱上还设置有安全及报警装置,除必要的行车安全装置外,还包括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设置有降落缓冲器件、监控视频装置及传感器,或者还包括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的警示灯光、蜂鸣器,监控视频装置也包括车梯外框体组件驾驶室内的监控屏,当发现车载升降轿箱下降时有不安全因素时可及时进行相应操作处理,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的传感器也与监控或操控机构连接,当车载升降轿箱下降过程中下面有异常时,可提供报警或自动触发安全装置及时进行相应操作处理;

所述车载升降轿箱内设置有相应的坐椅设施,也设置有视频监控设施;在车载升降轿箱上还设置有应急逃生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的或侧面的软梯、滑梯或升缩梯,以方便在空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逃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空中轨道城巴系统除具有现有空中轨道交通的所有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式轨道运行结构且环环相接,更加适应解决繁华区域道路车辆纵横交叉、人车等之间拥堵现象,能实现大流量载客之需求,相比于原有空中轨道公交站点更多,人员上下车更为方便快捷;

2.本实用新型可以按需在所需的普通道路表面作站台,无需专用站台,随意上落客;

3.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轨道不占或少占用原有道路,造价更低,更为简单,保养经济实惠;

4.本实用新型的多种安全设施能确保人员及车辆安全,是目前解决城市道路交通臃肿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

5.本实用新型采用低空轨道设计,可以把原有路面的交通信号示牌和路灯组合在低空轨道上,节约并扩宽了原有道路的使用空间。

6.由于低空轨道设计简单、车梯外框体组件及车载升降轿箱等技术成熟,制造简便,成本远远低于同类空中巴士。

7.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人客流量的时段需要不受路面限制任意调节车的发放数量。

8.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外框体组件与车载升降轿箱采用套筒式结构,车梯外框体组件作为车辆动力、操控、升降承托等设备的平台外还作为车载升降轿箱的定位导向固定的组合体,而车载升降轿箱为人员载体,内设计有客车箱内应有设施,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环形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环形轨道相拼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轨道交叉拼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城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梯外框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升降轿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升降轿箱升降机构升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升降轿箱升降结构升降状态另一实施例结构示

意图;

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升降轿箱的局部结构图;

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载升降轿箱承托升降龙骨主梁结构示意图;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梯外框体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车载升降轿箱内部设施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为本实用新型逃生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空中环形轨道 2、巴士车辆 3、车载升降轿箱 31、缓冲弹簧 32、报警器 4、车梯外框体组件 41、驾驶室 42、车轮 43、框架体 5、升降机构 6、齿轮与齿条传动机构 7、钢绳吊装机构 8、凹位 9、承吊龙骨主梁 10、坐椅设施 11、盖板 12、应急逃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在普通路面随意上落的装配梯式轿箱组合空中巴士系统,包括在道路上设置的空中环形轨道1,空中环形轨道1通过支撑柱于4米左右高度,在轨道1的上方设置有轨道行驶巴士车辆2,该轨道上车辆2的数量根据需要来设定,所述空中轨道1为封闭的圆环形,所述轨道城巴2在该封闭圆环形内循环运行;所述封闭的圆环形可以为多个,在同一道路方向上并排对接;也可以根据道路交叉情况在道路交叉口处,多个方向对接,这样便于旅客的换乘,也更为方便快捷。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行驶车辆设置在轨道1的上方;作为其它实施例也可以设置在轨道1的下方,这样车辆悬挂在轨道下方运行,或者在轨道的上下方均设置行驶车辆2,这样其空间利用率更高,只不过要解决在重叠时的人员下车问题即可,如此同时,轨道上还可设置有路灯及交通指示标志牌。

如图4、图5、图6所示,所述巴士车辆2由设置在内部的车载升降轿箱3和外部的带驱动装置和驾驶室的车梯外框体组件4组成,驱动装置采用电力机车,可以采用有人驾驶或无人驾驶;驾驶室41与车梯外框体4 可以为拖车式结构,也可以直接为一个整体,车梯外框体4这框架体43 组成,其上有车轮42在导轨上运行;车载升降轿箱3与车梯外框体组件4 为活动式连接结构,车载升降轿箱3与车梯外框体组件4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5,车梯外框体组件4设置在轨道1上运行,车载升降轿箱3通过升降机构5在地面与轨道1、车梯外框体组件4间升降,这样车梯外框体组件4与车载升降轿箱3为套筒式结构,车梯外框体组件4作为车辆动力、操控、升降承托等设备的平台外还作为车载升降轿箱3的定位导向固定的组合体,而车载升降轿箱3为人员载体,内设置有客车箱内应有设施。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升降机构5为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3与车梯外框体组件4之间的齿轮与齿条的传动机构6,也可以是钢绳吊装机构7 或液压传动机构,或者为链条传动机构,或者其中的组合。

如图9-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机构5的具体方式的一种具体结构,升降机构5设置在车梯外框体组件4内侧与车载升降轿箱3的四周,本实施例为在车载升降轿箱外壁的四周中间位置上设置凹位8,升降机构 5设置在凹位8上,图10为车载升降轿箱的底部承吊龙骨主梁9。

所述车载升降轿箱3与车梯外框体组件4之间设置有上下运动导向装置、悬停定位装置、消噪装置。

该上下运动导向装置可以采用在车梯外框体组件4与车载升降轿箱3 之间的四周设置导向轮。车载升降轿箱3沿着导向轮在导向轮之间上下滑动;导向轮的安装为弹性可调节式安装结构,且在与相对滑动的车梯外框体组件内壁或车载升降轿箱3外壁之间设置有柔性连接物,从而构成消噪装置的一部分。

在车梯外框体组件4与车载升降轿箱3上还设置有安全及报警装置,除必要的行车安全装置外,还包括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设置有降落缓冲器件、监控视频装置及传感器,或者还包括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的警示灯光32、蜂鸣器,监控视频装置也包括车梯外框体组件驾驶室内的监控屏,当发现车载升降轿箱下降时有不安全因素时可及时进行相应操作处理,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的传感器也与监控或操控机构连接,当车载升降轿箱下降过程中下面有异常时,可提供报警或自动触发安全装置及时进行相应操作处理;如此同时,所述车梯外框体组件4底部与轨道1之间还设置有若干稳定定位机构,上落站时与轨道锁定定位,保证载人轿箱上下升降时的稳定性,有若干稳定定位机构可以是车梯外框体组件4底部与轨道1 之间的刹车锁死机构,也可以采用车梯外框体组件底部设置活动夹具与轨道进行锁定。

如图12所示,所述车载升降轿箱3内设置有相应的坐椅设施10,也设置有视频监控设施;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还设置有降落缓冲装置,可以采用缓冲弹簧31或弹性缓冲垫等;如图13、图14所示,在车载升降轿箱上还设置有应急逃生装置12,可以是设置在车载升降轿箱底部的或侧面的软梯、充气式滑梯或升缩梯,以方便在空中出现意外情况时及时逃生,当安装在底部时,打开底部盖板11,即出现逃生口,从滑梯或升缩梯中逃出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