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轮钢轨的轮缘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4613发布日期:2018-08-04 14:15阅读:18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钢轮钢轨的轮缘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当列车运行到小曲线路段时,外轨侧导向轮轮缘将与钢轨轨距角/轨距面接触, 由于接触压力大并伴随有冲击,同时接触斑内的滑动速度分量较大,因此将导致严 重的轮轨磨损,同时还会增加列车运行阻力,带来噪声污染等问题。随着铁路运输 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轮轨接触条件进一步恶化,轮轨磨耗问题越来越严重,由 此导致钢轨和轮对大量提前报废,列车运行能耗增加,甚至车辆脱轨。

为了减缓轮轨磨耗,目前常用的措施是轮缘润滑。轮缘润滑是用严格的控制方法在车轮轮缘处施加合适的润滑剂,将摩擦系数很高的干式滑动摩擦变为摩擦系数较低的有润滑的滑动摩擦,从而减小轮轨磨耗和列车运行能耗,延长镟轮和换轨周期,同时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现阶段主要有两种轮缘润滑方式,一种称之为干式轮缘润滑,另一种为湿式轮缘润滑。

干式轮缘润滑的润滑块由于时刻保持与轮缘接触,在轨道交通车辆运行的过程中,一直处于摩擦状态,润滑块的损耗较大,同时产生粉尘污染,增加了运用成本和一定的环境污染。故而,目前大部分均采用湿式轮缘润滑。

湿式轮缘润滑,主要是采用加入一定的固体颗粒的液体润滑油作为介质,喷射到轮缘根部,在车辆通过曲线线路时大幅减少轮缘和钢轨侧面的磨耗。

然而,传统的湿式轮缘润滑的喷射控制通常采用固定距离、固定时间及弯道的控制方式进行喷射润滑油,容易产生误喷射的问题,不能完全实现在所需要的线路地点进行精确喷射,因而,在润滑油大量消耗的同时,轮缘磨耗仍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轮钢轨的轮缘润滑装置,该钢轮钢轨的轮缘润滑装置采用提前预喷射的方式,从而能够准确定位所需的喷射位置、降低系统延时、减少误喷射次数,从而显著减少轮缘磨耗、延长车轮使用时间、降低轮轨噪音和运行阻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轮钢轨的轮缘润滑装置,包括定位桩、光电传感器、自动喷射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弯道传感器。

钢轨包括若干个弯道和位于弯道之间的平道;每个弯道均具有弯道左端点和弯道右端点;

定位桩包括均与弯道数量相等的左侧定位桩和右侧定位桩,所有左侧定位桩均设置在钢轨一侧的平道上,所有右侧定位桩均设置在钢轨另一侧的平道上。

每个弯道的左侧均具有一个左侧定位桩,每个弯道的右侧均具有一个右侧定位桩;每个左侧定位桩至相邻弯道左端点的距离与每个右侧定位桩至相邻弯道右端点的距离相等,也即均为喷射前端平道;且喷射前端平道的长度值不小于50m。

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列车车体的两侧,每个光电传感器均能检测对应侧的定位桩。

自动喷射装置设置在钢轮的轮缘处,自动喷射装置包括喷头和与喷头连接的喷管,喷管内充填有润滑油;喷头的前端指向钢轮的轮缘根部。

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钢轮上,用于检测钢轮的温度。

弯道传感器设置在钢轮或列车机架上,用于检测是否有弯道。

光电传感器、自动喷射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弯道传感器均与车辆控制系统VCU相连接。

自动喷射装置在弯道的喷射量大于在喷射前端平道的喷射量。

喷射前端平道的长度值为50-100m。

喷射前端平道的长度值为80m。

光电传感器为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上述定位桩的位置,经过精心校准,避免列车自身定位误差以及弯道传感器的检测喷射延迟。当列车上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定位桩后,将立即进入预喷射阶段,对钢轮的轮缘根部进行喷射,避免在进入弯道已产生磨损后才开始的喷射,从而能够准确定位所需的喷射位置、降低系统延时、减少误喷射次数,从而显著减少轮缘磨耗、延长车轮使用时间、降低轮轨噪音和运行阻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

2.上述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对钢轮的温度的超过设定值时,增加喷射量,进行润滑与冷却。

3.上述弯道传感器的设置,一方面作为定位桩的补充,另一方面,通过对是否为弯道以及弯道倾角的检测,通过对弯道喷射量大于喷射前端平道喷射量的控制,能节省润滑油喷射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钢轮钢轨的轮缘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了定位桩的布设结构示意图。

其中有:

10.钢轮;11.温度传感器;

20.列车机架;21.光电传感器;22.弯道传感器;

31.喷头;32.喷管;

41.左侧定位桩;42.右侧定位桩;

50.钢轨;51.平道;52.弯道;521.弯道左端点;522.弯道右端点。

另外,图2中的L代表喷射前端平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轮钢轨的轮缘润滑装置,包括定位桩、光电传感器21、自动喷射装置、温度传感器11和弯道传感器22。

其中,光电传感器、自动喷射装置、温度传感器和弯道传感器均与车辆控制系统VCU相连接。

如图2所示,钢轨50包括若干个弯道52和位于弯道之间的平道51。

每个弯道均具有弯道左端点521和弯道右端点522。

定位桩包括均与弯道数量相等的左侧定位桩41和右侧定位桩42,所有左侧定位桩均设置在钢轨一侧的平道上,所有右侧定位桩均设置在钢轨另一侧的平道上。

每个弯道的左侧均具有一个左侧定位桩,每个弯道的右侧均具有一个右侧定位桩;每个左侧定位桩至相邻弯道左端点的距离与每个右侧定位桩至相邻弯道右端点的距离相等,也即均为喷射前端平道L;且喷射前端平道的长度值不小于50m,优选为50-100m,进一步优选为80m。

光电传感器设置在列车车体的两侧,每个光电传感器均能检测对应侧的定位桩。进一步,光电传感器优选为红外传感器。

自动喷射装置固定在靠近钢轮10轮缘处的列车机架20上,自动喷射装置包括喷头31和与喷头连接的喷管32,喷管内充填有润滑油;喷头的前端指向钢轮的轮缘根部。

上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钢轮上,用于检测钢轮的温度。

上述弯道传感器设置在钢轮或列车机架上,用于检测是否有弯道。

进一步,自动喷射装置在弯道的喷射量大于在喷射前端平道的喷射量。

当列车沿钢轨从左向右行驶时,位于列车左侧的光电传感器工作,且左侧的光电传感器能对左侧定位桩进行自动检测与识别,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左侧定位桩时,进入喷射前端平道,自动喷射装置启动,开始进行预喷射。当弯道传感器检测到弯道时,将增大喷射量。当列车离开弯道进入平道时,停止喷射,减少润滑油的使用量。

当列车沿钢轨从右向左行驶时,位于列车右侧的光电传感器工作,并对右侧定位桩进行自动检测与识别,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右侧定位桩时,进入喷射前端平道,自动喷射装置启动,开始进行预喷射。当弯道传感器检测到弯道时,将增大喷射量。当列车离开弯道进入平道时,停止喷射,减少润滑油的使用量。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