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8959发布日期:2018-07-07 15:3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



背景技术:

有轨电车作为一种中运量、经济、快速、环境友好、舒适安全的公共交通系统,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既有的有轨电车供电方案主要包括架空接触网供电和无接触网供电两种方式,其中,无接触网供电包括车载储能供电和地面供电。目前,常见的供电方案为触网以及地面方式,而且每条线路全线均需分别布设两套供电系统,因此,需要建设大规模的供电设备及辅助设施,不仅投入成本高,而且后期的运营、维护较为复杂。

超级电容器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结余电池和传统电容器之间的新型储能器件,具有功率密度大、充电速度快、容量高、可逆性好、使用寿命长和易于维护等优点,此外,超级电容器的充放电曲线更接近于电容器而不同于传统电池,可以应用于短时高峰值电流中或者传统电池无法应用的领域中。

目前有轨电车使用超级电容供电方式成为潮流趋势,有轨电车在站台处需做短时间停靠充电,而目前国内已建成的有轨电车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设计结合较为随意,美观程度不高,如何合理将两者进行设计对于有轨电车的设计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已经建成的带有充电桩的有轨电车站台,由于充电桩位于有轨电车站台一侧轨行区内,其比例尺寸较大,影响有轨电车站台的造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通过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与BFRP材料雨蓬结合,并将充电桩与雨篷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集成化,降低了雨篷的高度,提高了旅客的乘车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包括站台及设于该站台上的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

所述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包括盖板、人字型支架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站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人字型支架的一端连接,所述人字型支架的另一端的一支向有轨电车方向展开,另一支向相反方向展开,便于所述盖板与所述人字型支架固定连接从而形成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所述盖板朝向有轨电车一侧的边缘设有第一阶梯状连接部;

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复合材料雨篷,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阶梯连接部,所述第二阶梯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阶梯连接部相匹配,通过粘钢胶粘合,并通过预紧螺栓实现固定连接;

所述复合材料雨篷的底部设有充电桩,所述充电桩与有轨电车顶部的受电弓配合,实现对所述有轨电车的快速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一端部的下边缘设有滴水槽,所述滴水槽为半圆形或矩形凹槽结构,用于将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上的雨水输送至所述站台外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材料雨篷为圆弧形结构,由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桩的顶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复合材料雨篷实现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圆弧状结构,且从所述有轨电车的一侧向另一侧高度逐渐降低,便于雨水排出站台外部。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通过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与BFRP材料雨篷结合,并将充电桩与雨篷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集成化,降低了雨篷的高度,提高了旅客的乘车体验。

(2)本实用新型的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通过雨蓬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将充电桩设在雨篷下方的空间内,对充电轨进行了隐藏式设计,车站雨篷更加协调、美观,适用于有轨电车周边环境复杂且站台使用率较高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使用的BFRP 材料雨篷具有轻质、绝缘、形式多样的功能,结合BFRP材料雨篷的滴水槽设计,可有效防止雨水倒流,从而替代传统瓷绝缘子,使整个雨篷结构更加轻便美观。

(4)本实用新型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使用的 BFRP材料雨篷通过粘钢胶及螺栓预紧实现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充分利用粘钢胶的特性实现雨篷连接处的密封防水性能;充电桩与雨篷可直接通过螺栓机械连接,避免了传统挑出槽钢等方式的复杂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对雨篷造型限制很低,且施工便捷程度更高,极大地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涉及的雨篷布局结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2-BFRP材料雨篷、3-充电桩、4-受电弓、5-设备界限、 6-车辆界限、7-车辆轮廓、8-粘钢胶、9-预紧螺栓、10-滴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玄武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Basalt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 BFRP),BFRP材料属于一种绝缘性能优异的新型复合材料,可以替代现有充电桩用于绝缘的瓷绝缘子,并且以轻质、高强以及形式多样的特点使得其作为雨篷设计时较容易与车站造型创意相结合。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包括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 BFRP材料雨篷2、充电桩3以及受电弓4。其中,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1包括圆弧状的盖板、人字型的支架和桩基,桩基为方形或圆柱状结构,其一端与站台地基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人字型支架的一端连接,人字型支架的另一端展开,一侧伸向有轨电车,另一侧伸向相反的方向,从而形成“倒”人字型结构,便于盖板安装于该人字型结构上,从而形成雨篷。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涉及的雨篷布局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该盖板伸向有轨电车的一端部,设有一个阶梯状的连接部,BFRP材料雨篷2与该盖板端部相对应的一边设有与该阶梯状连接部相反的阶梯状连接部,从而与盖板端部的阶梯状连接部相匹配,盖板端部的阶梯状连接部上设有粘钢胶8,用于将盖板与BFRP材料雨篷2沾合在一起,并通过预紧螺栓9实现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BFRP材料雨篷2的另一端部下边缘设有滴水槽10,便于落入BFRP材料雨篷2的雨水顺利流至站台外排出。

BFRP材料雨篷2的底部,与有轨电车的顶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充电桩 3,该充电桩3的顶部通过螺栓实现与BFRP材料雨篷2的固定连接,充电桩3的底部与受电弓4配合,实现对有轨电车的快速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通过钢或混凝土结构雨篷与BFRP材料雨篷结合,并将充电桩与雨篷结构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站台雨篷与充电桩的集成化,降低了雨篷的高度,提高了旅客的乘车体验。而且,通过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对充电轨进行了隐藏式设计,车站雨篷更加协调、美观,适用于有轨电车周边环境复杂且站台使用率较高的情况。

此外,本实用新型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使用的 BFRP材料雨篷具有轻质、绝缘、形式多样的功能,结合BFRP材料雨篷的滴水槽设计,可有效防止雨水倒流,从而替代传统瓷绝缘子,使整个雨篷结构更加轻便美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安装工作原理如下:首先根据造型及接触网要求灵活设计钢或混凝土雨篷1,同时在工厂预制具有滴水槽10的BFRP材料雨篷2;然后进入现场组装阶段,在钢或混凝土雨篷1以及BFRP材料雨篷2的连接端处连续、均匀涂抹粘钢胶8,以确保粘结强度能够充分发挥、同时高标准控制密封防水性能;将涂抹粘钢胶8的两个雨篷实现粘接,并采用预紧螺栓9保证粘钢胶与两者的充分接触,并实现临时固定功能,也进一步确保后期两者的粘连性能;待上述工程完成之后将充电桩3模块通过螺栓机械连接至BFRP材料雨篷2上。从而整个有轨电车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设计安装完成。

在设计安装过程中,充分考虑受电弓4、设备界限5、车辆界限6以及车辆轮廓7这几者之间的距离问题,保证设备和有轨电车站台结构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雨篷结合充电桩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站台,使用的BFRP材料雨篷通过粘钢胶及螺栓预紧实现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充分利用粘钢胶的特性实现雨篷连接处的密封防水性能;充电桩与雨篷可直接通过螺栓机械连接,避免了传统挑出槽钢等方式的复杂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对雨篷造型限制很低,且施工便捷程度更高,极大地缩短了工程建设周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