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2126发布日期:2018-09-29 04:42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轴驱动器和一种轨道底盘的底盘。



背景技术:

在具有纵向传动装置、中心传动装置或者分别具有一个外置的纵向传动装置、也就是所谓的双轴驱动器的轨道车辆中,在行驶马达的转子轴的各个端部上安装有轴线传动装置作为车轮组或车轮的驱动器,由此得到多部分的壳体结构。

纵向传动装置的行驶马达的壳体迄今为止仅仅包括一个支承罩,其中,传动装置分别具有一个专有的、带有传动装置盖的壳体,并且因此使得双轴驱动器的整个建构体由多个分部、尤其是壳体分部构成,正如例如可以从ep0718170a1中得知的那样。



技术实现要素:

由此出发,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构造方式上简化这类双轴驱动器,并且为轨道车辆创造一种相应的底盘.

所设目的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种至少具有一个布置在两个主动轴线之间的行驶马达的双轴驱动器而得到,该行驶马达的旋转轴线横向于、尤其是垂直于该主动轴线地延伸,其中,借助行驶马达的驱动轴分别可以经由传动装置驱动车轮组轴,其中,该整个双轴驱动器布置在具有两个壳体部段的壳体单元内。

所设目的的解决方案也通过一种具有至少两个平行的双轴驱动器的、轨道车辆的底盘来得到,该双轴驱动器通过至少一个纵向支架以机械的方式相互连接。

根据本发明,现在在两个主动轴线之间仅还设置有一个壳体单元,其现在包含行驶马达的、轴承的、连接器的组成部分以及两个传动装置,从而相对于通常的双轴驱动器减少了生产及安装成本还有重量。

以有利的方式,在此,传动装置实施为双曲面锥齿轮传动装置或者实施为普通的角传动装置。这些紧凑的传动装置尤其适合于这类双轴驱动器,因为在那里,能够在最狭窄的空间内近似理想地使力配合转换方向。现在,为了将两个壳体部段力配合地相互连接起来,在碰撞部位上实施有凸缘面,这两个壳体部段都可以连接到该凸缘面上。

有利地,这些凸缘面垂直于行驶马达的转子的驱动轴地延伸,或者与主动轴线平行。借此简化了这类凸缘面的生产。

为了确保行驶马达的定子叠片组具有连续的壳体,凸缘面被设置在定子叠片组外侧、尤其是轴向外侧。借此还简化了叠片组在为此设置的壳体部段中的热压配合。作用于定子叠片组的转矩在双轴驱动器运行期间由此被更好地承受。在此,还保持了各个壳体部段的可拆卸性。

在具有至少一个双轴驱动器的轨道车辆的底盘中,现在就在重量比较小并且成本降低的情况下为这类底盘实现了紧凑的构造。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原理性地示出的实施例更详尽地示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的其他有利构造方案;在此示出

图1用纵剖面图示出了布置在中心的凸缘,

图2用纵剖面图示出了布置在中心以外的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双轴驱动器的纵剖面图,其不仅适合用作中心传动装置而且还适合用作外置的纵向驱动器,尤其适用于低车架车辆。在此,在两个主动轴14之间布置有行驶马达3,其具有定子叠片组4和包围转子轴7的转子叠片组5。可围绕着旋转轴线6旋转的转子轴7在此被支承在轴承9上。该定子叠片组4抗扭地安置在壳体单元15内。该壳体单元15被划分成两个壳体部段16和17,它们可以在凸缘面10处相互连接。在所示例子中,凸缘的凸缘面10位于定子叠片组4的区域内。

在此在壳体部段16、17中的分别是行驶马达3的各个部件、连接器8、用于传动装置18的轴承单元23和行驶马达3。在至少其中一个壳体部段16、17中,此外还可以布置有制动器、尤其是在连接器8和行驶马达3之间。在壳体部段16、17上或内部,能够可选地设置有用于冷却气流的气体引导装置、还有位于壳体部段16、17的套筒上的冷却剂入口11或冷却剂出口12。

在根据图2所示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凸缘的凸缘面10位于定子叠片组4的轴向外侧。借此该定子叠片组4具有在一个壳体部段中的连续的支座。这就简化了壳体部段16、17的可拆卸性。借此,例如能够将行驶马达3的绕组系统的电接头特别方便地、可触及到地布置在定子叠片组4的一侧上。

在此,在壳体部段16中此外还布置有行驶马达3、连接器8、用于传动装置18和行驶马达3的轴承单元23,并且还可选地布置有制动器。在另一个壳体部段17中布置有连接器8和用于传动装置18的轴承单元23。在此,在壳体部段16、17上或中分别可以选择性地设置有用于冷却气流的气体引导装置、还有在壳体部段16、17的套筒上设置有冷却剂入口11或冷却剂出口12。

在壳体单元15上、尤其是在壳体部段16和17中,因此分别在壳体部段16、17的壁部中设置有空气入口11和/或空气出口12。同样地,在壳体单元15的内部布置有各一个连接器8,不仅连到一个主动轴线14而且还连到另一个主动轴线14。整个壳体单元15经由弹簧13被放置在一个未详尽示出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内。

各个壳体部段16、17同样也分别将轴承装置23容纳到壳体部段16、17的与之相应的轴承座内,它们优选地位于传动装置18和连接器8之间。

从行驶马达3的角度看,各个壳体部段16、17在轴向上伸出越过主动轴线14。在此,不仅按照图1而且按照图2,该壳体部段16、17以140度直至达到180度包围住它们各自的主动轴线。换句话说:凸缘21的凸缘面的想象的延长线穿过各自的主动轴线14。

即使小于180度的夹角也使得安装能够比较简单。

该壳体部段16、17分别由传动装置盖20封闭,该传动装置盖借助凸缘连接21固定在各自的壳体部段16、17上。该传动装置盖20各自具有一个维护开口22。

经由主动轴线14借助传动装置18分别驱动一个车轮或者具有两个车轮的车轮组。这些车轮或这些车轮组的主动轴线在此基本上是垂直于行驶马达3的旋转轴线6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至少具有布置在两个主动轴线(14)之间的行驶马达(3)的双轴驱动器,该行驶马达的旋转轴线(6)横向于、尤其是垂直于主动轴线(14)地延伸,其中,借助行驶马达(3)的驱动轴(7)可以分别经由传动装置(18)驱动车轮组轴,其中,整个双轴驱动器都布置在具有两个壳体部段(16、17)的壳体单元(15)中。

技术研发人员:贝恩德·普凡施密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门子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1.11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