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1906发布日期:2019-11-15 21:0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铁路机车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机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铁路机车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转向架的结构要便于弹簧减振装置的安装,使之具有良好的减振特性,以缓和车辆和线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小振动和冲击,减小动应力,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充分利用轮轨之间的粘着,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放大制动缸所产生的制动力,使车辆具有良好的制动效果,以保证在规定的距离之内停车。

传统的转向架多数难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将各个水平方向的动应力进行缓冲,难以实现水平方向的减震功能,车厢的舒适性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机车转向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铁路机车转向装置,包括铁路机车转向架的主体,主体的前后两侧设有两组轮对,主体的构架上部设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矩形框座,矩形框座内圈四个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横向的导轨,矩形框座内圈设置四棱柱,四棱柱的四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横向的导向管,导向管内均配合安装活动轴,活动轴与对应的导轨之间配合安装滑座,活动轴上套设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导向管外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滑座固定连接,四棱柱顶面中间开设柱形孔,柱形孔内插入插柱,插柱能在柱形孔内转动,插柱的上端与车厢底部固定连接,四棱柱底部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轮架,轮架底部均安装万向轮,万向轮与构架顶面接触配合对四棱柱起到支撑作用。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转向装置,所述的柱形孔底部通过轴承安装转盘,插柱下端与转盘顶部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转向装置,所述的柱形孔内底部与转盘之间通过平面推力轴承连接。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转向装置,所述的插柱靠近下端出通过轴承套装圆环,圆环的外圈与柱形孔内壁接触配合。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转向装置,所述的四棱柱的四个侧面中间靠近上端出均开设螺纹孔,柱形孔内壁对应螺纹孔的位置均开设收纳槽,螺纹孔内配合安装螺杆,螺杆的内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滚轮,滚轮能与圆环上端面接触配合,滚轮能收入到对应的收纳槽内。

如上所述的铁路机车转向装置,所述的螺杆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圆板,圆板外端面靠近外周处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导向孔,导向孔内均配合安装插杆,四棱柱侧面对应插杆的位置均开设插孔,插杆的内端能插入到对应的插孔内部,插杆上均套装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插杆侧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圆板内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插柱与柱形孔的插接方便的实现车厢与主体顶部的连接,车头牵引转向架的主体移动,四棱柱随主体移动,四棱柱通过插柱与柱形孔的插接配合带动车厢前进,当减速时,位于前部的第一弹簧被压缩,反之位于后部的第一弹簧被压缩,位于转弯处外侧的第一弹簧被压缩,在四根第一弹簧的作用、通过导轨与滑座的配合及导向管与活动轴的配合可以实现四棱柱与矩形框座各个方向的动应力的缓冲,从而可以实现车厢在移动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减震功能,可以过滤掉水平方向的震动,保证车厢在行进过程中更加稳定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ⅰ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ⅱ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铁路机车转向装置,如图所示,包括铁路机车转向架的主体1,主体1的前后两侧设有两组轮对2,主体1的构架3上部设有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包括矩形框座4,矩形框座4内圈四个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横向的导轨5,矩形框座4内圈设置四棱柱6,四棱柱6的四个侧面均固定安装横向的导向管7,导向管7内均配合安装活动轴8,活动轴8与对应的导轨5之间配合安装滑座9,活动轴8上套设第一弹簧10,第一弹簧10的一端与对应的导向管7外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0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滑座9固定连接,四棱柱6顶面中间开设柱形孔11,柱形孔11内插入插柱12,插柱12能在柱形孔11内转动,插柱12的上端与车厢13底部固定连接,四棱柱6底部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轮架25,轮架25底部均安装万向轮26,万向轮26与构架3顶面接触配合对四棱柱6起到支撑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通过插柱12与柱形孔11的插接方便的实现车厢13与主体1顶部的连接,车头牵引转向架的主体1移动,四棱柱6随主体1移动,四棱柱6通过插柱12与柱形孔11的插接配合带动车厢13前进,当减速时,位于前部的第一弹簧10被压缩,反之位于后部的第一弹簧10被压缩,位于转弯处外侧的第一弹簧10被压缩,在四根第一弹簧10的作用、通过导轨5与滑座9的配合及导向管7与活动轴8的配合可以实现四棱柱与矩形框座4各个方向的动应力的缓冲,从而可以实现车厢13在移动过程中水平方向的减震功能,可以过滤掉水平方向的震动,保证车厢在行进过程中更加稳定舒适。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柱形孔11底部通过轴承安装转盘14,插柱12下端与转盘14顶部接触配合。转盘14可以转动,可以减少插柱12与柱形孔11内底部之间的磨损。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柱形孔11内底部与转盘14之间通过平面推力轴承连接。该设计可以极大的提高转盘14的承重能力。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插柱12靠近下端出通过轴承套装圆环15,圆环15的外圈与柱形孔11内壁接触配合。通过该设计,可以减少插柱12与柱形孔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少插柱12与柱形孔11内壁的磨损。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四棱柱6的四个侧面中间靠近上端出均开设螺纹孔16,柱形孔11内壁对应螺纹孔16的位置均开设收纳槽17,螺纹孔16内配合安装螺杆19,螺杆19的内端均通过轴承安装滚轮18,滚轮18能与圆环15上端面接触配合,滚轮18能收入到对应的收纳槽17内。初始时,滚轮18位于对应的收纳槽17内部,将插柱12插入到柱形孔11内后,通过转动螺杆19将滚轮18移动到圆环15上部并与其顶部接触配合,此时圆环15被限位与滚轮18的下侧,插柱12不能被移出,可以避免与到颠簸时插柱12从柱形孔11内脱出。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螺杆19的外端均固定安装圆板20,圆板20外端面靠近外周处开设数个均匀分布的导向孔21,导向孔21内均配合安装插杆22,四棱柱6侧面对应插杆22的位置均开设插孔23,插杆22的内端能插入到对应的插孔23内部,插杆22上均套装第二弹簧24,第二弹簧24的一端与对应的插杆22侧部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4的另一端与圆板20内侧固定连接。通过插杆22与对应的插孔23的插接可以避免螺杆19在震动中自行转动,可以保证滚轮18对圆环15的限位。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