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火车座位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8468发布日期:2020-04-24 22:17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火车座位垃圾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车硬座车厢的桌子,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火车座位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火车客运运送人流量在全国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比较大,同时火车车厢环境问题极大的影响了乘客的舒适度。特别时火车座位垃圾收集问题最大。目前来说硬座火车座位大部分垃圾都只是存放在两排座位间桌子上的铁盘里。这种垃圾收集方式不足之处有:垃圾收集量不多,垃圾收集铁盘在桌面上占用桌子部分位置影响乘客休息及舒适度,垃圾裸露在铁盘里气味散出影响车厢环境,垃圾易洒出,铁盘离走道过远乘务员不易收集垃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垃圾收集量不多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火车座位垃圾收集装置,通过在现有硬座火车的桌子下端面设置外壳形成的容纳腔,在该容纳腔内设置内壳用于放置垃圾,相对于现有的体积小的铁盘,几何倍数的提高了垃圾的存放量,避免了铁盘在桌面上占用桌子部分位置影响乘客休息及舒适度,垃圾裸露在铁盘里气味散出影响车厢环境,垃圾易洒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火车座位垃圾收集装置,包括:

外壳,外壳呈弧形,且该外壳的两端外侧具有翻边,翻边与所述的火车两排座位间的桌子下端面固定连接,外壳与桌子下端面之间形成容纳腔,外壳上设有垃圾投料口以及与外壳转动连接的遮盖或打开垃圾投料口的遮挡板;

上端开口的内壳,内壳插入所述的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的内壳内壁之间滑动配合,内壳上沿的高度低于所述垃圾投料口下沿的高度;

用于将所述的内壳拉出外壳的拉手,在内壳轴向方向上,内壳具有外端板,拉手设置在外端板端面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垃圾投料口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外壳上。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在所述的垃圾投料口下沿之间沿外壳周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滑道。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内壳搭接所述的滑道。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滑道包括沿外壳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件、第二条形件,第一、第二条形件之间具有间隔,在所述的内壳下表面设有用于插入所述间隔的棱,棱的高度小于间隔的深度。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在所述垃圾投料口的上沿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遮挡板上端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固定轴,遮挡板上端的两端均设有孔,固定轴插入孔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同轴线的通孔,遮挡板上端设有贯穿孔,固定杆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上的通孔、贯穿孔、第二连接件上的通孔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上的通孔和第二连接件上的通孔中至少有一个为螺纹孔,固定杆上具有螺纹段,螺纹孔位于该螺纹段。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外壳包括弧形段及位于该弧形段两侧的竖直段,垃圾投料口位于所述的竖直段上,在所述遮挡板的下端设有配重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作为优选,遮挡板的下端的外端面设有弹性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通过在现有硬座火车的桌子下端面设置外壳形成的容纳腔,在该容纳腔内设置内壳用于放置垃圾,相对于现有的体积小的铁盘,几何倍数的提高了垃圾的存放量,避免了铁盘在桌面上占用桌子部分位置影响乘客休息及舒适度,垃圾裸露在铁盘里气味散出影响车厢环境,垃圾易洒出的问题。

2、外壳呈弧形,一方面避免占用两排座位上乘客腿部的放置空间,另一方面在乘客正对方向上不存在尖锐棱角,避免划伤乘客。

3、内壳与外壳之间通过棱卡入间隔的设计,避免需手动调整内壳的位置以避免其遮盖其中某一个垃圾投料口的问题。

4、通过弹性件的设计,避免遮挡板复位时,遮挡板与外壳之间直接撞击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径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图1轴向的剖面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火车座位垃圾收集装置,包括:

外壳2,外壳呈弧形,且该外壳的两端外侧具有翻边6,翻边与所述的火车两排座位间的桌子1下端面固定连接,外壳与桌子下端面之间形成容纳腔3,外壳上设有垃圾投料口4以及与外壳转动连接的遮盖或打开垃圾投料口的遮挡板5;

上端开口的内壳7,内壳插入所述的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的内壳内壁之间滑动配合,内壳上沿的高度低于所述垃圾投料口下沿的高度;

用于将所述的内壳拉出外壳的拉手8,在内壳轴向方向上,内壳具有外端板9,拉手设置在外端板端面上。

本方案通过在现有硬座火车的桌子下端面设置外壳形成的容纳腔,在该容纳腔内设置内壳用于放置垃圾,相对于现有的体积小的铁盘,几何倍数的提高了垃圾的存放量,避免了铁盘在桌面上占用桌子部分位置影响乘客休息及舒适度,垃圾裸露在铁盘里气味散出影响车厢环境,垃圾易洒出的问题。外壳呈弧形,一方面避免占用两排座位上乘客腿部的放置空间,另一方面在乘客正对方向上不存在尖锐棱角,避免划伤乘客。

其中,垃圾投料口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的外壳上,因目前的硬座火车(k字头列车)为两排座位之间设置一个桌子的设计,故采用两个垃圾投料口,且对称设置在外壳上,便于两排座位上的乘客向其内部投放垃圾。

其中,在所述的垃圾投料口下沿之间沿外壳周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滑道,内壳搭接所述的滑道,搭接的设计,一方面便于列车员通过拉手拉出内壳,同时也便于将内壳放置至容纳腔内,该方式存在以缺点,需手动调整内壳的位置以避免其遮盖其中某一个垃圾投料口,对此,产生相应的第二种方案,即滑道包括沿外壳轴向延伸的第一条形件10、第二条形件11,第一、第二条形件之间具有间隔12,在所述的内壳下表面设有用于插入所述间隔的棱13,棱的高度小于间隔的深度,这一设计使得内壳与外壳之间通过棱卡入间隔的设计,避免需手动调整内壳的位置以避免其遮盖其中某一个垃圾投料口的问题,但结构相对复杂,各有优劣。

对于垃圾投料口及其遮挡板的设计,在本方案中,更具体的说,在所述垃圾投料口的上沿一端设有第一连接件14,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件15,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优选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置在上沿内侧,避免带有棱角的物体裸露在外,从而避免划伤乘客。遮挡板上端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具体的转动连接方式有一下两种:一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对的两个端面均设置有固定轴,遮挡板上端的两端均设有孔,固定轴插入孔内。二是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上设有同轴线的通孔,遮挡板上端设有贯穿孔,固定杆16依次穿过第一连接件上的通孔、贯穿孔、第二连接件上的通孔与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上的通孔和第二连接件上的通孔中至少有一个为螺纹孔,固定杆上具有螺纹段,螺纹孔位于该螺纹段,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第一种,结构简单,但因固定轴不可能过长,使用寿命偏低,第二种,结构相对复杂,安装比第一种复杂,但因采用螺纹配合,使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贯穿孔与固定杆配合,使用寿命长。

其中,外壳包括弧形段22及位于该弧形段两侧的竖直段21,垃圾投料口位于所述的竖直段上,在所述遮挡板的下端设有配重件,通过配重件的设计,在推来遮挡板进行投料后,可使得遮挡板在自身重力作用复位遮挡垃圾投料口。

其中,遮挡板的下端的外端面设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设计,避免遮挡板复位时,遮挡板与外壳之间直接撞击产生噪音。

上述实施例的产品在装配时,可通过以下设计,进一步减少气味的散出,如:外壳端部与火车车厢壁密封配合,外壳上端与桌子下端面密封配合,内壳的上边沿与外壳接触配合,外端板上端面与桌子下端面接触配合即可。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且不同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结合使用,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