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5724发布日期:2020-11-10 11:4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轨道车车体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轨道车辆用车顶侧顶板。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一直是一种快捷和成本相对低廉的交通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轨道车辆的构件也不断发生变化,性能要求也随之逐渐提高。

轨道车辆部件的表面,由于实际需要不得存在起泡、结疤、折叠、夹渣和断面分层等缺陷,同时不能带有划痕和压痕,且表面不能有污渍保持色泽一致;在部件的边缘不能存在飞边和毛刺等缺陷,否则会在工作中产生非常重大的安全隐患。同时由于轨道车辆部件是需要长期工作,因此需要表面具有一定的抗酸碱液腐蚀的能力。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是轨道车辆组成部件之一,也是轨道车辆上重要的部件,在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方面都有所不同。

轨道交通虽然应用地域广大,但针对不同地理环境特征也需要对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进行相应的重新设计,以便在需要的区域长期有效的工作。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满足在低海拔,全年降雨时间长了降雨量大且温度高地区的轨道车辆使用的车顶侧顶板。

一种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包括车顶侧顶板、直边i、弧形边i、直边ii、直边iii、弧形边ii及加强筋;

所述车顶侧顶板为厚度是1.5mm冷弯型钢板,其上通过加工顺次形成直边i、弧形边i、直边ii、直边iii及弧形边ii;

所述直边i通过弧度角与弧形边i连接,弧度角的圆弧半径为3mm;

其中直边i的长度为51.2mm;

其中弧形边i的弧边长度为113.3mm,圆弧半径为350mm;

所述弧形边i还与直边ii连接;

所述直边iii两端分别与直边ii及弧形边ii连接;

直边iii的长度为308.1mm;

所述弧形边ii上通过加工形成加强筋,弧形边ii的弧边长度为177.3mm,圆弧半径为7000mm,加强筋的圆弧半径为6.5mm。

所述车顶侧顶板表面设置有防划伤保护膜。

所述直边i与直边iii平行,且直边i与直边iii所在直线的距离为150.0mm。

所述车顶侧顶板的宽度为22030mm或21955mm。

所述车顶侧顶板的全长扭曲不大于19mm。

所述车顶侧顶板的高度方向弯曲值大于等于23mm,小于等于30mm,只准许上挠,不准许下挠。

所述车顶侧顶板的左右方向弯曲值大于等于4mm,小于等于14mm,不准许反向弯曲。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在低海拔,全年降雨时间长了降雨量大且温度高地区的轨道车辆使用的车顶侧顶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车顶侧顶板、101-直边i、102-弧形边i、103-直边ii、104-直边iii、105-弧形边ii、106-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包括车顶侧顶板1、直边i101、弧形边i102、直边ii103、直边iii104、弧形边ii105及加强筋106;

所述车顶侧顶板1为厚度是1.5mm冷弯型钢板,其上通过加工顺次形成直边i101、弧形边i102、直边ii103、直边iii104及弧形边ii105;

所述直边i101通过弧度角与弧形边i102连接,弧度角的圆弧半径为3mm;

其中直边i101的长度为51.2mm;

其中弧形边i102的弧边长度为113.3mm,圆弧半径为350mm;

所述弧形边i102还与直边ii103连接;

所述直边iii104两端分别与直边ii103及弧形边ii105连接;

直边iii104的长度为308.1mm;

所述弧形边ii105上通过加工形成加强筋106,弧形边ii105的弧边长度为177.3mm,圆弧半径为7000mm,加强筋106的圆弧半径为6.5mm。

所述车顶侧顶板1表面设置有防划伤保护膜。

所述直边i101与直边iii104平行,且直边i101与直边iii104所在直线的距离为150.0mm。

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宽度为22030mm或21955mm。

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全长扭曲不大于19mm。

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高度方向弯曲值大于等于23mm,小于等于30mm,只准许上挠,不准许下挠。

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左右方向弯曲值大于等于4mm,小于等于14mm,不准许反向弯曲。

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各项性能优异,制造后进行处理包膜表面不存在起泡、结疤、折叠、夹渣和断面分层等问题,且经过处理后没有飞边和毛刺等缺陷,符合轨道车辆的技术要求,可以满足特定工作环境下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包括车顶侧顶板(1)、直边i(101)、弧形边i(102)、直边ii(103)、直边iii(104)、弧形边ii(105)及加强筋(106);

所述车顶侧顶板(1)为厚度是1.5mm冷弯型钢板,其上通过加工顺次形成直边i(101)、弧形边i(102)、直边ii(103)、直边iii(104)及弧形边ii(105);

所述直边i(101)通过弧度角与弧形边i(102)连接,弧度角的圆弧半径为3mm;

其中直边i(101)的长度为51.2mm;

其中弧形边i(102)的弧边长度为113.3mm,圆弧半径为350mm;

所述弧形边i(102)还与直边ii(103)连接;

所述直边iii(104)两端分别与直边ii(103)及弧形边ii(105)连接;

直边iii(104)的长度为308.1mm;

所述弧形边ii(105)上通过加工形成加强筋(106),弧形边ii(105)的弧边长度为177.3mm,圆弧半径为7000mm,加强筋(106)的圆弧半径为6.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所述车顶侧顶板(1)表面设置有防划伤保护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所述直边i(101)与直边iii(104)平行,且直边i(101)与直边iii(104)所在直线的距离为15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宽度为22030mm或2195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全长扭曲不大于1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高度方向弯曲值大于等于23mm,小于等于30mm,只准许上挠,不准许下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其特征是:所述车顶侧顶板(1)的左右方向弯曲值大于等于4mm,小于等于14mm,不准许反向弯曲。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冷弯车顶侧顶板,属于铁路轨道车车体构件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轨道车辆用车顶侧顶板;包括车顶侧顶板、直边I、弧形边I、直边II、直边III、弧形边II、加强筋;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在低海拔,全年降雨时间长了降雨量大且温度高地区的轨道车辆使用的车顶侧顶板。

技术研发人员:温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市新金享冷弯型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9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