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01563发布日期:2022-08-27 05:05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涉及地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2.在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中,地铁站台与列车往往存在着一定的间隙,这一距离为列车运行提升了较大的安全系数,但是乘客由于不小心可能踩踏进入到间隙的内部,这就会造成乘客受伤的情况发生,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包括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经由螺栓穿过与站台上的螺孔相旋合,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位置连接固定有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框架与调节丝杆相连接固定,所述调节丝杆上转动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与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安装在翻转板的中间位置,所述翻转板的上侧与固定框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杆的外侧套装有润滑结构,所述润滑结构的一侧与固定框架的框壁相贴合。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内壁的下侧位置设置有下触点开关,所述下触点开关的上侧位置设置有上触点开关,所述上触点开关、下触点开关以及移动座处于同一轴线上。
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与翻转板之间的位置连接固定有弧形弹簧,所述弧形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框架相固定,所述弧形弹簧的另一端与翻转板的表面相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稳定杆且稳定杆相互平行进行设置,所述稳定杆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座,且所述移动座与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边缘与翻转板的表面相贴合。
9.进一步地,所述润滑结构包括升降框,所述升降框的两侧开设有升降螺孔且升降螺孔旋合在调节丝杆上,所述升降框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四角开设有限位螺孔,所述限位螺孔经由螺栓穿过与升降框相固定,所述升降框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框,所述润滑框的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润滑框的内部卡接有润滑海绵,且润滑海绵的表面与调节丝杆的表面相贴合。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固定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设备,通过驱动设备的转动带动调节丝杆进行旋动,进而使得移动座的位置发生改变,而与移动座通过支撑杆相固定的固定座带动翻转板沿固定框架发生相对转动,进而达到将翻转板旋转90
°
的目的,而乘客脚部可以踏在翻转板上,实现对站台间缝的填补;
11.而位于调节丝杆两侧的稳定杆则可以起到保持翻转板位置的目的,防止翻转板在受到踩踏后发生相对滑动,并且通过稳定杆的设计可以防止移动座施加的作用力过大造成调节丝杆损坏的情况出现;
12.润滑油浸入到润滑海绵的内部,而润滑海绵的边缘与调节丝杆的表面相贴合,可以起到润滑调节丝杆的目的,并且润滑海绵通过润滑框进行卡接,通过该设计可以在润滑海绵磨损严重后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中稳定杆的安装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中润滑结构的剖面图;
17.图中:1-固定框架、2-翻转板、3-固定座、4-支撑杆、5-限位块、6-调节丝杆、7-下触点开关、8-移动座、9-弧形弹簧、10-上触点开关、11-稳定杆、12-润滑结构、121-固定板、122-限位螺孔、123-升降框、124-升降螺孔、125-卡槽、126-润滑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站台间隙防踏空装置,包括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经由螺栓穿过与站台上的螺孔相旋合,所述固定框架1的底部位置连接固定有驱动设备,所述驱动设备的输出端穿过固定框架1与调节丝杆6相连接固定,所述调节丝杆6上转动连接有移动座8,所述移动座8与支撑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固定座3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3安装在翻转板2的中间位置,所述翻转板2的上侧与固定框架1转动连接,所述调节丝杆6的外侧套装有润滑结构12,所述润滑结构12的一侧与固定框架1的框壁相贴合。
20.所述固定框架1内壁的下侧位置设置有下触点开关7,所述下触点开关7的上侧位置设置有上触点开关10,所述上触点开关10、下触点开关7以及移动座8处于同一轴线上,上触点开关10以及下触点开关7通过与驱动设备相连接,通过该设计可以限制移动座8移动的范围。
21.所述固定框架1与翻转板2之间的位置连接固定有弧形弹簧9,所述弧形弹簧9的一端与固定框架1相固定,所述弧形弹簧9的另一端与翻转板2的表面相固定,该设计可以起到保持翻转板2位置的目的。
22.请参阅图2,所述固定框架1内部的两侧设置有稳定杆11且稳定杆11相互平行进行设置,所述稳定杆11上滑动连接有移动座8,且所述移动座8与支撑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与固定座3转动连接,通过稳定杆11的设计可以防止移动座8施加的作用力过大造成调节丝杆6损坏的情况出现。
23.所述固定框架1的底部位置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边缘与翻转板2的表面
相贴合,通过该设计可以起到限制翻转板2位置的目的。
24.请参阅图3,所述润滑结构12包括升降框123,所述升降框123的两侧开设有升降螺孔124且升降螺孔124旋合在调节丝杆6上,所述升降框123的一侧连接固定有固定板121且固定板121的四角开设有限位螺孔122,所述限位螺孔122经由螺栓穿过与升降框123相固定,所述升降框123的底部设置有润滑框126,所述润滑框126的两侧开设有卡槽125,所述润滑框126的内部卡接有润滑海绵,且润滑海绵的表面与调节丝杆6的表面相贴合,润滑油浸入到润滑海绵的内部,而润滑海绵的边缘与调节丝杆6的表面相贴合,可以起到润滑调节丝杆6的目的,并且润滑海绵通过润滑框126进行卡接,通过该设计可以在润滑海绵磨损严重后进行更换。
25.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将固定框架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对各零部件进行安装组合,接下来启动驱动设备,通过驱动设备的转动带动调节丝杆6进行旋动,进而使得移动座8的位置发生改变,而与移动座8通过支撑杆4相固定的固定座3带动翻转板2沿固定框架1发生相对转动,进而达到将翻转板2旋转90
°
的目的,而乘客脚部可以踏在翻转板2上,实现对站台间缝的填补,而位于调节丝杆6两侧的稳定杆11则可以起到保持翻转板2位置的目的,防止翻转板2在受到踩踏后发生相对滑动,并且通过稳定杆11的设计可以防止移动座8施加的作用力过大造成调节丝杆6损坏的情况出现,润滑油浸入到润滑海绵的内部,而润滑海绵的边缘与调节丝杆6的表面相贴合,可以起到润滑调节丝杆6的目的,并且润滑海绵通过润滑框126进行卡接,通过该设计可以在润滑海绵磨损严重后进行更换,而上触点开关10以及下触点开关7通过与驱动设备相连接,通过该设计可以限制移动座8移动的范围。
2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