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的运输机轨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008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块化的运输机轨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运输机系统的端对端的轨道部件的改进的安装和连接方法,这类工业运输机系统采用了低允差结构的轨道部件。特别地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块化的轨道结构,这种结构的端头可保证端对端的各轨道部件的滑行面正确地对准。
传统的动力的和滑行的运输机系统都有一条轨道,这条轨道是由端对端的直的、弯曲的、倾斜的和特殊的轨道部件构成的,这些轨道部件通常是在它们的对接端头通过翼缘而连接在一起的。例如,在高架的动力的及滑行的运输机中,动力轨由一根钢质工字梁构成,它安装在一对对置的槽钢件的上方并且与这对槽钢件共同延伸。该工字梁,即通常所指的动力轨,用于支撑驱动缆车和驱动链;对置的槽钢件构成了一条轨道用于支撑滑动缆车及关联的承载的运载装置。在一个典型的安装方式中,这些轨道部件悬挂在厂房上层结构的搭接的各主梁上,例如,运输机按美国专利4635558中公布的方式进行安装。
工字梁和槽钢件分别构成了动力轨和滑行轨,它们都是由热轨钢制成的,其制造允差为±1/8英寸(即±3.175mm)。因此,在接头处轨道部件间滑行面的精确对准通常是困难的,而且一旦对准实现了,要保持轨道部件间的正确对准也是困难的。结果是,传统的安装技术在接头处采用了连接翼缘,一旦对准完成,就先把连接翼缘用螺栓连接在一起以固定住各轨道部件,接着再把连接翼缘焊在一起以防止出现位移(及随之而来的对准失调),否则,在运输机系统的工作过程中由于轨道的振动就会出现位移和对准失调。因此,由于需要调节因大的制造允差而造成的对准失调,直到现在,安装也还是非常费力的,在轨道接头处焊接用螺栓连接在一起的翼缘也是成本很高的。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机系统的轨道部件的轨道部件的轨道连接装置,这种轨道连接装置可保证轨道滑行面的对准,并且是一种牢固的、无焊缝的轨道连接。
作为前述目的的一个推论,通过提供具有互换性的端部连接装置的轨道部件,使得工业运输机系统的轨道结构模块化,这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目标。
本项发明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具有对准装置的轨道部件的端头,在轨道部件的组装过程中,这种端头自动地使得端对端的轨道部件的滑行面正确地对准,从而由大的制造允差而造成的轨道部件外形上的变化将不会造成滑行面的不平顺。
还有,本发明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准装置,如前所述,这种对准装置设置在非常靠近轨道部件的滑行面的位置处,因而防止了形成对准失调条件的滑行面位移,同时又不需要把各段轨道部件焊接在一起。
还有,本发明的另外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与一种连接翼缘协同发挥作用,连接翼缘设置在轨道部件的对接端头处,使得轨道部件之间以端对端的关系进行固定,而又不需要把连接翼缘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说,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准装置,该对准装置在各自的对接端头处采用了管状元件,当管状元件轴向对齐时,滑行面也就正确对准了,在对齐孔中通过管状元件插入一定位销使得各管状元件接合起来就保持了这种对准。
另外,尤其是在动力的和滑行的运输机系统中,本项发明的目的是把对准装置设置在不受运动缆车干扰的位置上,但要非常靠近内侧的滑行面,这些滑行面是由运输机系统的工字梁轨道和槽钢件轨道的翼板提供的。例如,对准装置可设置在工字梁翼板的下侧面上或设置在槽钢翼板的根部。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将随着接续的详细说明而变得明确。


图1是动力的和滑行的运输机系统的一段轨道的一部分的透视图,该示了在与邻接的一段轨道连接之前该段轨道的端头。
图2是图1所示的某段轨道的一个透视图,为从该段轨道的端头处观看并且展现了对准套管和连接翼缘。
图3是一个放大的、分解的、详细的图,该示了两个处于对齐位置的对准套管和使两个对准套管接合起来的定位销。
图4是一个局部的、分解的透视图,它图示了将要连接在一起的轨道部件的对接端头。
图5是一个局部的、比例缩小的相互连接在一起的轨道部件的正视图,并且图示了轨道上的动力的和滑行的运输机。
图6是在图5中用虚线圆圈起的接头处的详图。
图1图示了高架动力的和滑行的运输机的一段轨道10的一部分,轨道10和第二段轨道10’(如图4和图5所示)具有技术上已知的并且在前述的第No.4635558号专利中进行了详细说明的形状。轨道10和10’代表了统一长度(大约30英尺或9米)的大跨度轨道,各段轨道以端对端的关系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某一具体运输机系统的动力轨和滑行轨。
在轨道10的传统零件中,应该理解轨道10’由同样的零件组成,包括一条工字梁式的动力轨12、一条滑行缆车的轨道14和一块扼板16,该板16把滑行轨14悬挂于动力轨12的下方,这些传统零件中还包括一条加强承载梁18,它是在第No.4635558号专利中公布的那种型式的承载梁。应当理解,这里的附图都是局部的,因此,沿着每段轨道纵向间隔地排列着许多扼板16。
动力轨12为运输机系统的驱动缆车20(如图5所示)提供了轨道,驱动缆车20携带着一条运输机链22,拨爪24从运输机链22上下垂以用通常的方式与滑行轨14上的滑行缆车26相配合。图5图示了一根承受载荷的承载梁28,该承载梁28从前面的滑行缆车26延伸到后面的滑行缆车26。
工字梁动力轨12具有上翼板30、垂直腹板32和下翼板34,后者提供了一种水平延伸的轨道翼板,它在腹板32的两侧提供了上侧面35,驱动缆车20的小轮36(如图5所示)在上侧面35上运动。相似地,滑行轨14的一对对置的下侧翼板38为滑行缆车26的小轮40(如图5所示)提供了滑行面39。翼板38是一对正对的槽钢件42的下翼板,这一对槽钢件42构成了滑行轨14。
当轨道10和10’以端对端的关系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续的轨道时,在相邻二轨道的对接端头处,连接装置必须使得各段轨道牢固相连,同时要保持滑行面35和35’、39和39’正确地、共面地对准。任何对准失调都会导致不平顺,当缆车通过对准失调的接头时都会遇到撞击。在本发明中,通过采用对准元件、将要说明的连接插塞、以及连接翼缘而保证了正确的对准,连接翼缘用螺栓连接起来形成了无焊缝的接头。
按照本发明的教导,套管44设置在工字梁12的下翼板34的朝下的外侧面46上,并且焊接在该翼板的洽好在腹板下方的中心位置上。套管44具有一个轴向的通孔48(如图3所示),该通孔48沿纵向延伸并与轨道纵向对准。相似地,轨道10’具有一个同样的套管44’,该套管44’设置在工字梁12’的对接端头处,当套管44和44’相互对齐并且轨道端头处于接合状态时,一个弹性定位销50容纳在这两个套管中。这个状态在图6中进行了说明,在图6中可以看到定位销50已部分地处于插入状态。
相似地,一对套管52分别设置在槽钢件42的外侧面54上,位置在翼板38的根部,在这图2中可以看得最清楚。这些套管52也是被焊接在其位置上,这们的轴线处于平行状态并且与轨道的纵向线对准。在这里所示的接头处,套管52与轨道10’上的相应的套管52’通过弹性定位销56而接合起来,接合的方式与上述的套管44和44’的接合方式相同。如图所示,套管44和52、定位销50和56除了尺寸以外是相同的,它们都设置在轨道10和10’的相对置的端头上,这一点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应当理解,在制造轨道部件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套管44和52的布置。如上文所讨论的那样,由于大的制造允差,工字梁12和槽钢件42在横断面的尺寸方面可能有明显的差别。因而,套管44和52在每段轨道上的设置位置要保证与滑行面35和39的相对位置相同,从而,任何一对制成的轨道部件,当处于端对端的关系时,当各对对准套管都对齐时,都将处于正确的对准状态。
另外,在工字梁12端头的上翼板30上焊接了一个角形件60,应当理解,在轨道10的相对应的另一端头处也用相同的方法焊接了一个同样的角形件,这在图中没有表示出来。一对角形件62分别焊接在各自的槽钢件42上,焊接位置洽好在套管52的上部,角形件64焊接在加强承载梁18的端头上。这些角形件提供了连接翼缘,连接翼缘以通常的方式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如图6所示,就是以螺栓/螺母组合件66进行连接,把一对要对接的角形件62和62’相互连接在一起。
由于采用端部的这种连接型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轨道结构。每一段轨道10、10’等等在装配过程中均可互换,因为所有的端部连接装置都是有互换性的。一旦两段轨道,如这里所说的轨道10和10’,处在了端对端的关系状态,把定位销50和56插入轴向对准的套管44-44’和52-52’,就能自动地保证滑行面35和35’、39和39’将同样地处于正确的对准状态。通过把套管设置在外侧面46和54上,外侧面46和54非常邻近滑行面而又不与缆车进行运行中的接触,各滑行面得到了有效的保持,并且可以抵抗任何导致对准失调的可能。
一旦定位销50和56就位,连接连接翼缘60、62和64的螺栓66就可以紧固,连接作业就完成了。应当理解,螺栓孔(如图2中所见的标号70处)要相对于螺栓特意地扩大一点儿以在螺栓紧固形成永久性连接之前允许已对准的套管进行正确定位和插入定位销。
权利要求
1.一套运输机系统,其中,一对端对端的轨道部件设有对接端头,每个所述的轨道部件具有一个轨道部分,该轨道部分具有一个内侧的承载的滑行面和一个邻近的外侧面,其中的内侧承载滑行面是为运输机系统的运动部件设置的,外侧面不与所述的运动部件在运行中接触,在每个所述的轨道部件的对接端头处都分别具有一个牢牢附加在其上的对准元件,所述对准元件设置在各自的轨道部分的外侧面上的预定的相对位置处,当对准元件接合在一起时,轨道部件的各滑行面都处于正确的对准状态,定位元件,它们把所述对准元件在所述的相对位置处连接并接合成一体,并使各滑行面保持在正确的对准状态,和连接部件,它们把所述轨道部件在所述的对接端头处相互连接起来,使所述轨道部件处在端对端的关系状态,并通过所述的接合在一起的定位元件保证了各滑行面的所述对准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的所述对准元件提供了当对准元件相互对齐接合在一起时保证各滑行面正确对准的装置,所述定位元件包括一个连接插塞,它在所述的相对位置处与所述的对准元件配合,使对准元件在对齐的状态下接合在一起,并使各滑行面保持正确的对准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的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元件和螺栓组件,连接元件设置在所述轨道部件的各自的对接端处,螺栓组件与所述的连接元件相配合,从而提供了一种无焊缝的连接,把所述的轨道部件以正确的对准状态相互连接起来。
4.一套运输机系统,其中一对端对端的轨道部件设有对接端头,每个所述的轨道部件具有一块轨道翼板,它具有一个面朝上的内侧滑行面和一个邻近的外侧面,其中的内侧面是为运输机系统的运动部件设置的,外侧面不与所述的运动部件在运行中接触,在每个所述的轨道部件的对接端头处都分别具有一个牢牢附加在其上的对准元件,所述的对准元件设置在各自翼板的外侧面上的预定的相对位置处,并且所述的对准元件提供了使得当对准元件相互对齐接合在一起时轨道部件的各滑行面都处于正确的对准状态的装置,一个连接插塞,它在所述的相对位置处与所述的对准元件相配合,使对准元件对齐并接合在一起,并使各滑行面都保持在正确的对准状态,和连接部件,它们把所述轨道部件在所述的对接端头处相互连接起来,使所述轨道部件处在这种端对端的关系状态时,通过所述的定位元件保证了各滑行面的所述对准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元件和螺栓组件,连接元件设置在轨道部件的所述对接端头处,螺栓组件与所述的连接元件相配合,从而提供了一种无焊缝的连接,把所述的轨道部件以正确的对准状态相互连接起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的对准元件是管状的并且具有一个轴向孔,该轴向孔通常纵向地相对于相应的轨道延伸,从而提供了建立所述的对准关系的装置,所述连接插塞包括定位销,当对准元件轴向地相互对准时,定位销容纳在所述的轴向孔中。
7.一套动力的和滑行的运输机系统,其中,动力轨用于承载运输机系统的驱动缆车,滑行轨用于承载运输机系统的滑行缆车,支架使得所述的动力轨和滑行轨保持在垂向布置的相关位置上,所述轨道包括端对端的具有对接端头的轨道部件,每个所述的轨道部件都具有轨道翼板,每块轨道翼板都具有面朝上的内侧滑行面和一个邻近的外侧面,其中的内侧面是为运输机系统的一个缆车而设置的,外侧面不与所述的缆车运行中接触,对准元件牢牢地附加在所述轨道部件的对接端头处,所述对准元件设置在各自翼板的外侧面的预定的相对位置处,并且提供了当相邻轨道部件上的每一对对接元件对齐地接合在一起时能使得轨道部件的各滑行面保证正确的对准关系的装置,连接插塞,它们在所述的相对位置处与相应成对的对接元件相配合,使每对对接元件对齐并接合在一起,并且把各滑行面保持在正确的对准状态,和连接部件,它们在所述的对接端头处把所述的轨道部件相互连接起来,使当轨道部件处于端对端的关系状态时,所述定位元件保持着所述的各滑行面的对准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所述的对准元件都是管状的并且有一个轴向孔,该轴孔通常纵向地相对于相应的轨道延伸,并且提供了建立对准关系的装置,每个所述的连接插塞都包括定位销,定位销容纳在每对对准的所述对准元件的轴向孔中,使每对对准元件对齐并接合在一起,并且使各滑行面保持在正确的对准状态。
全文摘要
工业运输机系统的轨道部件通过对准元件以端对端的关系进行连接,对准元件保证了轨道翼板的内侧滑行面在轨道接头处不会出现不平顺。套管设置在邻近的轨道翼板的外侧面上的轨道的端头处,不与运动的运输机部件在运行中接触。当套管对齐并接合起来形成了连接时,就达到并且保持了正确的对准状态,而不需要在每个连接处把轨道部件焊接在一起。这样就提供了一种模块化的轨道结构,使得运输机轨道系统的安装和维护都较方便。
文档编号B61B10/02GK1107532SQ9411514
公开日1995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1994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9月17日
发明者罗伯特·A·赫恩 申请人:罗伯特·A·赫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