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折叠式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0030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向折叠式挡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道路交通设施。
目前,公知的挡杆是刚性直杆,由电动或手动的拖动机构来起落,用在受费公路、停车场及门卫等的出入口地方,用来指挥交通和车辆管理的。当车辆闯口或不慎撞击挡杆时,两者都受到不同程度损坏,造成车辆损坏,双方都受到经济损失,有时甚至交通中断,给车辆通行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双向折叠的挡杆,除了具有公知的挡杆所具有的功能以外,在车辆于挡杆相撞时能够避免车辆严重受损,且同时又保护挡杆及拖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是这样实现的此挡杆结构分为前臂和后臂两部分组成,在其前后部之间形成凹凸关节,在前臂中间装有销轴,前臂可以以销轴为中心绕着后臂的凸关节前后移动,前臂和后臂连接之关节处园椎坑内放有钢珠,钢珠下面加有弹簧,弹簧下面为弹簧塞,弹簧塞外面为弹簧座,以上之钢球、压簧、弹簧塞、弹簧座以及前后臂的轴线都固定在一条直线上。即,挡杆是一条直杆。使用时,当前臂与车辆相撞时由于锥坑锥面的抗力,钢球克服压簧的压力滚出锥坑,从而前臂的凹关节脱开后臂的凸关节以销轴为转轴,顺着车辆前进的方向转动。关节脱开所需的力量,用弹簧塞移动松紧弹簧来调节。当你不希望挡杆折叠时用弹簧塞将弹簧拼紧,钢球便死坐在园锥坑里,从而挡杆便成为刚体直杆,与通用挡杆无两样。当你用手把前臂与后臂对齐时,钢球便坐进园锥坑完成定位,挡杆又恢复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结构简单,采用转轴与轴节连接,使用灵活方便,由于车辆碰撞不致于引起损坏,安全可靠,可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为双向折叠式挡杆外形结构图;图2为双向折叠式挡杆A-A剖视结构图;图3为双向折叠式挡杆总体外形图。
其结构由
图1,2所示,1为挡杆之后臂(凸关节),2为挡杆之前臂(凹关节),前臂中间,3为转轴,4为转轴端帽,前后臂中间形成凹凸关节,在后臂1内装有弹簧塞5、弹簧7、后臂套管6,顶端为钢球10,8为压球座,9为挡球盖,11为弹簧座,挡杆整体为一直杆,中间2可折叠呈柔性结构,遇到强力可折叠,一般力作用呈一刚性直杆。
权利要求1.一种双向折叠式挡杆,其特征是该挡杆由前臂(2)和后臂(1)两部分组成,在其前后臂(1)和(2)之间形成凸凹关节,在前臂(2)中间装有销轴(3),前臂(2)可以以销轴(3)为中心绕着后臂(1)的凸关节前后移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挡杆,其特征在于前臂(2)和后臂(1)连接之关节处圆椎坑内放有钢球(10),钢球(10)下面加有弹簧(7),弹簧(7)下面为弹簧塞(5),弹簧塞(5)外面弹簧座(11)。
专利摘要本装置属于一种道路交通设施。其结构由前臂和后臂两部分组成,在两臂之间形成凹凸关节,在其前臂中轴加有转轴,在其关节处放有钢球,下面放有弹簧,弹簧塞、弹簧座、整个钢球、弹簧、弹簧座,前后臂为一直线,既是挡杆是一直杆,又可折叠呈柔性结构。优点结构简单,用转轴与轴节连接,使用灵活方便,车辆碰撞也不致于损坏。
文档编号B61L29/00GK2194847SQ9422925
公开日1995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30日
发明者权永春, 郑荣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