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塑料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63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塑料车身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或其它运输机械,具体属于运输车辆的车身
背景技术
现有轿车、客车、面包车、旅行车等各类汽车的车身和农用车、拖拉机驾驶室,壳体和覆盖件都是采用钢质钣金件冲压制作,然后焊接或铆接组装成型,需要配备大型冲压设备、大量冲压模具、复杂的拼焊工艺装备和昂贵的涂装设备等,是整车制造过程中投资最大的工序环节。由于制造工艺过程复杂,加工周期长,表面精度和配合精度不易达到要求,有时需要抹腻子掩盖表面缺陷,还要耗费大量的钢材和能源才能满足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构思的车身结构形式,使车身设计制造技术有新的改进,以塑料外壳取代钢板外壳,节省焊接、冲压、涂装等设备,提高制造配合精度和外观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减轻车身重量,节约能源。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设计制作一种新型塑料车身结构,由骨架与外壳结合形成的车身部件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由金属骨架构成车身部件的内支架(A),车身部件的外壳(B)是由内片(E)、外片(F)合并形成的夹层构件,夹层构件中留有充分的空间,将内支架(A)包容在内,并在夹层构件的空间中填充泡沫塑料(C),再将整体外壳(B)固定成型,构成车身部件,最后将车身各部件连接组装为整体车身。内支架(A)结构可整体制作,也可分体制作、组合装配,可采用铝合金材料,也可采用其它高强度轻质金属材料制作。车身部件外壳(B)的内片(E)、外片(F)分别采用高强度硬质塑料制作,将内支架(A)和填充的泡沫塑料(C)封闭在内部,合并组成车身部件。车身底部的部件承重内支架(A)可加粗作车梁用。泡沫塑料(C)可采用固体材料制作,也可采用流体材料制作,固体材料制作是先将固体泡沫塑料(C)填充在车身部件外壳(B)的内片(E)中,再用外片(F)封闭起来,流体材料制作是先将车身部件的外壳(B)封闭成型,再向其中注入流体材料,定型后凝固为固体塑料泡沫塑料(C),并将内片(E)和外片(F)与中间填充注入的泡沫塑料(C)粘接、凝固为整体外壳(B)。车身部件中的薄壁外壳(B)可直接用塑料制作成型,也可以不在夹层构件中间设内支架(A),只填充泡沫塑料(C)。制作时可将选定的颜色加入塑料原料直接调色,不必再涂漆。
按照上述构思,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多种型式的车身,如轿车、货车、面包车、旅行车、特种车等,座椅可设一排、也可设多排;可带顶篷,也可不带顶蓬;可设两门,也可设四门。在制作过程中,关键是车身内支架(A)的制作和塑料外壳(B)的制作及内支架(A)与外壳(B)合并注入填充泡沫塑料(C)成型。车身部件的内支架(A)是车身部件外壳(B)的骨架和支撑,可以整体制作,也可分体制作、组合成型,对外壳(B)起到加强和支撑作用。大部分车型的车身采取分体制作,将车身分解为顶盖(1)、底座(3)等几大主要部件,分别制作,特别是底座(3),因为要承受座椅和人体重量,要将内支架(A)设计加粗,按照受力分析将受力部位加强,充分起到骨架支撑作用。车身部件的塑料外壳(B),要用大型注塑机和成型模具分别制作。向封闭外壳(B)内注入流体材料泡沫塑料(C)使用专用注塑机。只要更换模具,即可改变外壳(B)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制作不同的外壳(B)模具,获得各种不同的车型车身部件,方便、快捷。
车身各部件制作完成后,再用紧固件连接起来组装为整体车身。车身底座(3)安装在底盘大架子上,再将内部组件,如座椅、操纵机构、转向机构,电气仪表系统、灯具、顶衬、门衬等装饰安装齐全。在门、窗上装好玻璃(D)和锁具,塑料车身即告完成。
本发明与传统金属车身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工艺简便、强度高、耐腐蚀、隔震、隔音、保暖、隔热、配合精度高,密封性好、外型平滑美观、重量轻、投资少、节省材料和能源、制造成本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各类汽车车身的制作。


图1是本发明整体效果图;图2是本发明车身部件结构分体图;图3是本发明底座(3)的外形结构图;图4是图3的G-G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顶盖(1)的外形结构图;图6是图5的H-H剖面图7是本发明左车门(5)的外形结构图;图8是图7的J-J剖面图。
图中,1-顶盖,2-前挡板,3-底座,4-后档板,5-左车门,6-右车门;A-内支架,B-外壳,C-泡沫塑料,D-玻璃,E-内片,F-外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按照上述构思,制作一种微型轿车车身,将车身分解为顶盖(1)、底座(3)、右车门(6)、左车门(5),前挡板(2)、后档板(4)六大部件,选取铝合金材料制成车身各部分的内支架(A),内支架(A)根据不同车身部件的实际需要设计制作,有重点地加强受力部位的支撑,特别是在底座(3)上装设车梁。车型设计好后,要根据车身型各部件外壳(B)的形状设计制作模具,然后用注塑机和模具制作车身各部件的塑料外壳(B),并选定所需要的颜色加入塑料原料中,注塑车身部件外壳(B)的硬质塑料内片(E)和外片(F),然后将内片(E)和外片(F)套装铝合金内支架(A)封闭成型外壳(B),用高压(或低压)塑料浇注机向外壳(B)内注入聚氨酯泡沫塑料(C)液体或流体材料。泡沫塑料(C)凝固成型时将内片(E)、外片(F)与中间的泡沫塑料(C)和内支架(A)紧紧粘接凝固为整体部件,同时用定型模具将外壳(B)固定整体定型。最后将车身各部件用紧固件和连接件连接固定,即组装成整体车身。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塑料车身结构,由骨架与外壳结合形成的车身部件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由金属骨架构成车身部件的内支架(A),车身部件的外壳(B)是由内片(E)、外片(F)合并形成的夹层构件,夹层构件中留有充分的空间,将内支架(A)包容在内,并在夹层构件的空间中填充泡沫塑料(C),再将整体外壳(B)固定成型,构成车身部件,最后将车身各部件连接组装为整体车身。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支架(A)结构可整体制作,也可分体制作、组合装配,可采用铝合金材料,也可采用其它高强度轻质金属材料。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身部件外壳(B)的内片(E)、外片(F)分别采用硬质塑料制作,将内支架(A)和填充的泡沫塑料(C)封闭在内部,合并组成车身部件。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身底部的部件承重内支架(A)可加粗作车梁用。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泡沫塑料(C)可采用固体材料制作,也可采用流体材料制作,固定材料制作是先将固体泡沫塑料(C)填充在车身部件外壳(B)的内片(E)中,再用外片(F)封闭起来,流体材料制作是先将车身部件的外壳(B)封闭成型,再向其中注入流体材料,定型后凝固为固体泡沫塑料(C),并将内片(E)和外片(F)与中间填充的泡沫塑料(C)粘接、凝固为整体外壳。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塑料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身部件中的薄壁外壳(B)可直接用塑料制作成型,也可不在夹层构件中间设内支架(A),只填充泡沫塑料(C)。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塑料车身结构,由金属内支架(A)与塑料外壳(B)结合形成的车身部件连接固定组成,外壳的内片(E)和外片(F)合并形成夹层构件中的空间,将内支架(A)包容在内,空间中填充泡沫塑料(C),固定成型构成车身部件,再将各个车身部件组装为整体车身。可将选定的颜色加入塑料原料中直接调色注塑。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节省设备和金属材料,具有强度高、耐腐蚀、重量轻、耗能少、成本低、隔震、隔音、隔热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车身。
文档编号B62D29/00GK1356231SQ01142849
公开日2002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刘成强, 林连华, 池建美, 孙刚, 朱训栋 申请人: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