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车及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

文档序号:402514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搬运车及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搬运车,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效能的可以爬行阶梯的搬运车;本发明还涉及上述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搬运车,适于搬运一货物,该搬运车至少包括一第一传动机构、一第二传动机构及一连接杆。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一连结构件及多个第一滚轮,每一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一连结构件的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而第一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第一连结构件的第二端,其中第一滚轮是共平面的配置。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多个第二连结构件及多个第二滚轮,每一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第二连结构件的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而第二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第二连结构件的第二端,其中第二滚轮是共平面的配置。第二滚轮在第二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对称于第一滚轮在第一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而连接杆的一端连结第一传动机构,连接杆的另一端连结第二传动机构,而第一传动机构可以以连接杆为轴心作旋转,第二传动机构也以连接杆为轴心作旋转,通过连接杆可以承载货物。
上述本发明的搬运车,可以包括四个滚轮,两两对称配置在搬运车的两侧。另外,搬运车亦可以包括六个滚轮,对称配置在搬运车的两侧,每侧具有三个滚轮,而每侧的滚轮的圆心分别位于一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此外,连接杆的一端连结到第一连结构件的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而连接杆的另一端连结到第二连结构件的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其中第一连结构件的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是第一传动机构的形心位置,而第二连结构件的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是第二传动机构的形心位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还提出一种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当一搬运车碰触到一阶梯时,搬运车的至少一滚轮会对阶梯的一垂直面及一水平面形成一摩擦力,定义此与阶梯的垂直面及水平面接触的滚轮为至少一承载滚轮,承载滚轮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并不会做旋转。接着,搬运车可以以承载滚轮为中心作旋转,使搬运车的至少另一滚轮会旋转到阶梯的另一水平面上。
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其中阶梯还具有一导角,导角连接垂直面及水平面,通过导角的设计,可以避免搬运车在攀爬阶梯的时候,卡到阶梯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搬运车可以有效地爬行阶梯,如此在运送货物上,便能够大幅地提高搬运效率,同时亦能够减少搬运的时间。
图中标记分别是100搬运车110第一传动机构112插梢114插梢120第一连杆122第一连结构件124第一端126第二端
130第一连结构件132第一端134第二端136第一滚轮138第一滚轮140第二传动机构150第二连杆152第二连结构件154第一端156第二端160第二连结构件162第一端164第二端170插梢172插梢180连接杆186第二滚轮188第二滚轮190货物192把手196逆时针方向198逆时针方向
200阶梯210垂直面220水平面230水平面240垂直面250水平面290导角292导角300搬运车310滚轮320滚轮330滚轮350传动机构360连结构件362第一端364第二端370连结构件372第一端374第二端380连结构件382第一端384第二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至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搬运车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及图7,一搬运车100适于搬运一货物190,搬运车100包括一第一传动机构110、一第二传动机构140及一连接杆180。第一传动机构110包括一第一连杆120及二个第一滚轮136、138,其中第一连杆120由二个第一连结构件122、130所构成,第一连结构件122具有一第一端124及一第二端126,第二连结构件130具有一第一端132及一第二端134,而第一连结构件122的第一端124与第一连结构件130的第一端132相互连结在一起。通过一插梢112,可以使第一滚轮136装配到第一连结构件122的第二端126上,而第一滚轮136可以以插梢112为中心作旋转。通过一插梢114,可以使第一滚轮138装配到第一连结构件130的第二端134上,而第一滚轮138可以以插梢114为中心作旋转。其中第一滚轮136、138为共平面的配置。
如图7所示,第二传动机构140包括一第二连杆150及二个第二滚轮186、188,其中第二连杆150由二个第二连结构件152、160所构成,第二连结构件152具有一第一端154及一第二端156,第二连结构件160具有一第一端162及一第二端164。第二连结构件152的第一端154与第二连结构件160的第一端162相互连结在一起。通过一插梢170,可以使第二滚轮186装配到第二连结构件152的第二端156上,而第二滚轮186可以以插梢170为中心作旋转。通过一插梢172,可以使第二滚轮188装配到第二连结构件160的第二端164上,而第二滚轮188可以以插梢172为中心作旋转。其中第二滚轮186、188是共平面的配置。此外,第二滚轮186、188在第二传动机构140上的相对排列位置对称于第一滚轮136、138在第一传动机构110上的相对排列位置。
如图7所示,连接杆180的一端连结第一传动机构110,连接杆180的另一端连结第二传动机构140,而第一传动机构110可以以连接杆180为轴心作旋转,第二传动机构140亦可以连接杆180为轴心作旋转。而通过连接杆180可以承载货物190。其中,连接杆180的一端连结到第一连结构件122、130的第一端124、132相互连结之处,而连接杆180的另一端连结到第二连结构件152、160的第一端154、162相互连结之处,其中第一连结构件122、130的第一端124、132相互连结之处是第一传动机构110的形心位置,而第二连结构件152、160的第一端154、162相互连结之处是第二传动机构140的形心位置。
如图1至图6所示,接下来叙述本发明的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请先参照图1及图7,搬运车100上承载有一货物190,而货物190上装配有一把手192,使用者可以通过拉动把手192而移动货物,此时第一滚轮136、138及第二滚轮186、188以逆时针方向198旋转。当第一滚轮136及第二滚轮186碰到阶梯200时,如图2及图7所示,搬运车100的第一滚轮136及第二滚轮186会对阶梯200的一垂直面210及一水平面220形成一摩擦力,定义此与阶梯的垂直面及水平面接触的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为承载滚轮,在此情境下,承载滚轮为第一滚轮136及第二滚轮186。而承载滚轮(第一滚轮136及第二滚轮186)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并不会做旋转。
请参照图3及图7,当使用者再继续往前拉时,搬运车100可以以承载滚轮(第一滚轮136及第二滚轮186)为中心作逆时针方向196旋转,而将搬运车100的第一滚轮138及第二滚轮188拉起。接着,搬运车100的第一滚轮138及第二滚轮188便会旋转到阶梯200的另一水平面230上,而形成如图4所示的样式。
请参照图5及图7,当使用者再继续往前拉时,搬运车100的第一滚轮138及第二滚轮188会对阶梯200的一垂直面240及一水平面230形成一摩擦力,在此情境下,承载滚轮为第一滚轮138及第二滚轮188。搬运车100可以承载滚轮(第一滚轮138及第二滚轮188)为中心作旋转,而将搬运车100的第一滚轮136及第二滚轮186拉起。接着,搬运车100的第一滚轮136及第二滚轮186便会旋转到阶梯200的另一水平面250上,而形成如图6所示的样式。
如图4及图6所示,阶梯200还具有导角290、292,导角290连接垂直面210及水平面230,而导角292连接垂直面240及水平面250,通过导角290、292的设计,可以避免搬运车100在攀爬该阶梯的时候,卡到阶梯200上。
如图1至图6所示,通过本发明的搬运车100及利用本发明的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可以有效率地爬行阶梯200,如此在运送货物190上,便能够大幅地提高搬运效率,同时亦能够减少搬运的时间。
在前述的较佳实施例中,搬运车具有四个滚轮,两两对称配置在搬运车的两侧。然而本发明的搬运车的机构并非局限于上述的方式,亦可以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搬运车的侧面示意图。搬运车300亦可以包括六个滚轮(仅绘示其中的三个),对称配置在搬运车300的两侧,每侧具有三个滚轮310、320、330,而每侧的滚轮310、320、330的圆心分别位在一正三角形的三顶点。在搬运车300的两侧均具有一传动机构350,其两侧的传动机构350为雷同的样式,在此仅以其中一侧为例作说明。每一传动机构350包括三个连结构件360、370、380及三个滚轮310、320、330,每一连结构件360、370、380分别具有一第一端362、372、382及一第二端364、374、384,每一连结构件360、370、380的第一端362、372、382相互连结在一起,而滚轮310、320、330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连结构件360、370、380的第二端364、374、384。其中滚轮310、320、330为共平面的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搬运车可以有效率地爬行阶梯,如此在运送货物上,便能够大幅地提高搬运效率,同时亦能够减少搬运的时间。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但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搬运车,适于搬运一货物,其特征在于该搬运车至少包括一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复数个第一连结构件,每一该些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复数个第一滚轮,该些第一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二端;一第二传动机构,包括复数个第二连结构件,每一该些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复数个第二滚轮,该些第二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二端,该些第二滚轮在该第二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对称于该些第一滚轮在该第一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一连接杆,该连接杆的一端连结该第一传动机构,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结该第二传动机构,而该第一传动机构可以以该连接杆为轴心作旋转,该第二传动机构亦以该连接杆为轴心作旋转,通过该连接杆可以承载该货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二个第一连结构件,每一该些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二个第一滚轮,该些第一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二端,而该些第一滚轮为共平面的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二个第二连结构件,每一该些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二个第二滚轮,该些第二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二端,该些第二滚轮为共平面的配置,而该些第二滚轮在该第二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对称于该些第一滚轮在该第一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三个第一连结构件,每一该些第一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三个第一滚轮,该些第一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二端,而该些第一滚轮为共平面的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滚轮的圆心分别位于一正三角形的三顶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传动机构,包括三个第二连结构件,每一该些第二连结构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每一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三个第二滚轮,该些第二滚轮分别配置在对应的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二端,该些第二滚轮为共平面的配置,而该些第二滚轮在该第二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相同于该些第一滚轮在该第一传动机构上的相对排列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二滚轮的圆心分别位在一正三角形的三顶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连接杆的一端连结到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而该连接杆的另一端连结到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是该第一传动机构的形心位置,而该些第二连结构件的该些第一端相互连结之处是该第二传动机构的形心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搬运车,其特征在于可以攀爬一阶梯,该阶梯具有一垂直面、一水平面及一导角,该导角连接该垂直面及该水平面,通过导角的设计,可以避免该搬运车在攀爬该阶梯的时候,卡到该阶梯上。
11.一种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当一搬运车碰触到一阶梯时,该搬运车的至少一滚轮会对该阶梯的一垂直面及一水平面形成一摩擦力,定义此与该阶梯的该垂直面及该水平面接触的该滚轮为至少一承载滚轮,该承载滚轮受到该摩擦力的影响并不会做旋转;该搬运车以该承载滚轮为中心作旋转,使该搬运车的至少另一滚轮会旋转到该阶梯的另一水平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搬运车包括四个滚轮,两两对称配置在该搬运车的两侧,而每侧的该些滚轮为共平面的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搬运车包括六个滚轮,对称配置在该搬运车的两侧,每侧具有三个滚轮,而每侧的该些滚轮为共平面的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侧的该些滚轮的圆心分别位于一正三角形的三顶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搬运车攀爬楼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阶梯还具有一导角,该导角连接该垂直面及该水平面,通过导角的设计,可以避免该搬运车在攀爬该阶梯的时候,卡到该阶梯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搬运车,包括二传动机构及一连接杆,而传动机构分别位于搬运车的两侧。每一传动机构分别包括多个连结构件及多个滚轮,每一传动机构的每一连结构件分别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其中在每一传动机构上,每一连结构件的第一端相互连结在一起,而滚轮分别配置在连结构件的第二端。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连结至传动机构,而每一传动机构可以以连接杆为轴心作旋转,通过连接杆可以承载货物。
文档编号B62B3/00GK1468770SQ0212635
公开日2004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18日
发明者许秀娥, 林春燕, 曾仁寿 申请人:力捷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