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的前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291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用的前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前大灯,它是相对于一个光源设置多个透镜的。
背景技术
以前,能小型化·轻量化、又能使光量增多的车辆用的前大灯有所谓的聚光灯式的。这种聚光灯式的前大灯是在灯体内的后部设有反射镜和灯泡(光源)、而且在灯体的前端部设有透镜、由上述透镜将光会聚后进行照射的。最近几年,实际上已将一种相对于一个灯泡、设置多个上述透镜而由此使其效率进一步提高的聚光灯式前大灯应用到汽车上。
本发明人考虑过如下所述的方案,即、将如上所说的相对于一个光源、具有多个透镜的前大灯安装在摩托车上。但是,由于摩托车的结构是在车身前部设有前叉,因而会产生如下所述的问题,即、为了避免灯泡和前叉发生干涉,无论怎样排列灯泡设置的位置和多个透镜的位置,都会使车身前端部的体积增大;由前大灯的设置而使车身前面的投影面积增大,由此使空气动力学方面的阻力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相对于一个光源设置多个透镜的前大灯避免与前叉发生干涉、同时能紧凑地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摩托车用前大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摩托车用的前大灯是如下所述的结构,即、具有与一个光源相对应的多个透镜的灯体设置在前叉的前方、而且成对地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光源配设在比连接上述各个灯体的多个透镜的假想线的中点还偏外的车身外侧上。
前大灯的灯体是光源的周边部分向后方突出。本发明的前大灯的灯体做成上述后方突出部位于车身外侧地,随着从这后方突出部向车身内侧而逐渐朝前方延伸。这样,由于能将上述灯体的后部沿着前叉的大致回旋轨迹而形成,因而本发明的前大灯能将灯体后部、从前方接近前叉地安装在车身上。
本发明摩托车用前大灯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在上述摩托车用前大灯中,各个灯体的光源是设置在比前叉的最外侧车身部位还偏外的车身外侧位置上。
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用前大灯,则在灯体后部形成的后方突出部将位于前叉的侧方,能使灯体后部进一步接近前叉。
本发明摩托车用前大灯的再一个实施例是在上述摩托车用前大灯中,各个灯体的多个透镜是并排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这些透镜中的车身外侧的透镜设置在比车身内侧透镜还上侧的位置上、而且光源配设在比车身内侧透镜还上侧的位置上。
为了将前叉形成使其具有主销后倾角而向后上方倾斜,在前叉前方形成的空间就越高越朝后方延伸。由于本发明前大灯的位于光源后方的后方突出部处于比车身内侧透镜还上侧的位置,因而能使这个后方突出部靠近上述空间地与前叉接近。
本发明摩托车用前大灯的再一个实施例是在上述摩托车用前大灯中,各个灯体的多个透镜是并排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这些透镜中的车身外侧透镜设置在比车身内侧透镜还后方的车身后方上。
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摩托车用前大灯,则由于能将灯体的前部做成随着向侧方而逐渐处于后方位置的式样,因而能将前大灯形成空气阻力较小的式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摩托车用的前大灯还可以是如下所述的结构,即、具有与一个光源相对应的多个透镜的灯体设置在前叉的前方、上述透镜是配设在高度相互不同的位置上,而且,光源配设在比连接上述灯体的多个透镜的假想线的中点还上侧的位置上。
为了将前叉形成使其具有主销后倾角而向后上方倾斜,在前叉前方形成的空间就越高越朝后方延伸。由于本发明前大灯的与光源相对应的部位上形成的后方突出部是相对地位于上侧,因而能使这个后方突出部靠近上述空间而与前叉接近。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装有本发明的前大灯的摩托车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大灯3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前大灯的平面图。
图4是前大灯的正面图。
图5是前大灯的横断面图。
图6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正面图。
发明的实施方式下面,参照着图1~图5、对本发明摩托车用的前大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装有本发明的前大灯的摩托车侧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前大灯的侧视图、图3是上述前大灯的平面图、图4上述前大灯的正面图、该图是表示将灯体和透镜罩卸下之后的状态。图5是前大灯的横断面图。
在这些图中,符号1表示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摩托车。这个摩托车1是所谓道路型,即、车身前部由车身前方的罩子2覆盖,在上述车身前方的罩子2的内部设置着本发明的前大灯3。符号4表示这个摩托车1的前轮,5表示前叉、6表示用于操纵方向的手柄、7表示车架、8表示发动机、9表示燃料箱、10表示座位、11表示后轮。
如以前公知的那样,上述前叉5的结构是将内管5b嵌合地插入在左右一对外管5a下端部里的望远镜式结构,如图4所示,在由上部撑架12和下部撑架13将上述左右一对外管5a连接的状态下、借助转向轴15、使上述前叉5能自由回转地支持在前管14(参照图1、图2和图4)上。而且使这个前叉5具有主销后倾角地向后上方倾斜。
前大灯3是聚光灯式结构,如图2~图5所示、它是由如下所述的构件构成,即、具有向车身前方开口形状的灯体21、设置在这个灯体21内部的反射镜22和透镜座23、支持在上述透镜座23上的两个透镜24、25、用于将上述灯体21的前侧开口部封闭的由透明材料构成的透镜罩26和安装在上述灯体21上的作为光源的灯泡27等。前大灯3处在前叉5的前方、成对地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这个前大灯3的支持结构是做成借助撑杆(图中没有表示)而将上述灯体21安装在车架7的上述前管14上的。
上述灯体21是做成随着从前端部的开口向后方延伸、它的横向幅度逐渐地变窄,在上述灯体21的后端部设有向后方突出的后方突出部21a。即、如图3所示,灯体21的后部是做成从上述后方突出部21a开始、随着向车身内侧而逐渐地向前方延伸的。
上述灯泡27是设置在上述后方突出部21a内。而且在上述后方突出部21a上、能自由卸下地安装着帽盖21b,用于对替换灯泡的替换口(图中没有表示)进行开关。
上述反射镜22做成向车身前方开口的吊钟状、而且在内表面形成反射面,由安装在开口部的透镜座23和前大灯方向调节用的3根螺栓28将其支持在上述灯体21上。上述反射面做成能将灯泡27的光反射到两个透镜24、25方向上。
如图3所示,在封闭反射镜22的开口部的部分上、上述透镜座23设有两个筒状的透镜安装座29、30;它们是设置成沿着车身的左右方向并列而且向车身前方突出的状态。在这两个透镜安装座29、30的前端部安装着透镜24、25。如图5所示,先从前侧、将透镜座板31装在透镜24、25外周部的凸缘24a、25a上,然后用固定用螺栓32(参照图4)、将上述透镜座板31安紧在透镜座23上,由此就能将上述透镜24、25固定在透镜安装座29、30上。
将上述两个透镜安装座29、30中的靠车身内侧的透镜安装座30做成比另一个透镜安装座29更向前方突出。因此在两个透镜24、25中、车身外侧的透镜24与车身内侧的透镜25相比、处在车身的较后方位置上。由于如上所述地形成透镜座23,因而收容透镜座23的灯体21的前部也就如图3所示地形成向侧方而逐渐处于后方的样子。
而且,如图4所示地、将车身外侧的透镜安装座29做成位于车身内侧的透镜安装座30的上方。因此,两个透镜24、25中、车身外侧的透镜24处在比车身内侧透镜25上侧的位置。在图4中、设在车身外侧的透镜24侧方的符号33表示的是指示灯。
上述灯泡27是使用以前公知的那些具有灯丝的灯泡或者由放电而发光的灯泡,由图中没有表示的灯座将其保持在上述反射镜22上。如图2~图5所示、设置灯泡27的位置是在比连接两个透镜24、25之间的假想线L的中点C还偏车身外侧和上侧的位置上,在图4所示的正视图中,设定在上述假想线L的上方位置。而且,在前大灯3安装在车身上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灯泡27被配设在比前叉5的车身最外侧部位5c还外侧的位置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灯泡27是在车身外侧的透镜24的后方,从前方看、是设置在与车身外侧的透镜24的中心重合的位置上。
保持上述灯泡27的灯泡座是安装在灯体21的上述后方突出部21a内侧,借助将上述帽盖21b从灯体21卸下就能使其露出。从前方看、上述后方突出部21a是形成圆筒状,灯泡27位于这圆筒的中央。
借助上述透镜罩26从前方覆盖两个透镜24、25而形成前大灯3的前面,这个透镜罩26的前面26a是随着向侧方而逐渐处于后方倾斜地、沿着车身前方的罩子2的表面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透镜罩26的前端部邻近罩子2的前大灯用开口2a(参照图1)内,将透镜罩26的前面26a做成与罩子2平滑地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前大灯3,由于成对地在车宽方向的两侧设置灯体21、而灯泡27设置在比连接上述灯体21上的两个透镜24、25假想线L的中点C还偏车身外侧上,因而上述灯体21被做成如下所述的样子,即、与灯泡27相对应的后部所形成的后方突出部21a位于车身外侧,是随着从这个后方突出部21a向车身内侧而逐渐向前方延伸。这样,这个前大灯3能大致沿着图3中的双点划线R所示的前叉5的回旋轨迹而形成灯体21的后部,能使灯体21的后部从前方接近前叉5而安装在车身上。
如图3所示、由于这个前大灯3是将灯泡27设置在比前叉5的车身最外侧部位5c还外侧的位置上,因而灯体21的后方突出部21a就能位于前叉5的侧方、使灯体21的后部能进一步接近前叉5。
为了将前叉5形成有主销后倾角而使其向后上方倾斜,在前叉5前方形成的空间S就增高地向后方延伸。由于本实施方式的前大灯3是将各个灯体21的两个透镜24、25排列在车身的左右方向,将这两个透镜24、25中的车身外侧的透镜24设置在车身内侧的透镜25的上方,而且从正面看、将灯泡27配设在上述假想线L的上方,因而灯泡27后方的后方突出部21a处于比车身内侧的透镜25还上侧的位置。其结果、能使上述后方突出部21a邻近上述空间S而接近前叉5。
又因为这个前大灯3的结构是各个灯体21的两个透镜24、25并排地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而且这两个透镜24、25中、车身外侧的透镜24设置在比车身内侧的透镜25还靠车身后方,所以能将灯体21的前部形成随着向侧方而逐渐地位于后方的式样,能将前大灯3的前面做成空气阻力较小的式样。
(第2实施方式)
上述第1实施方式是表示将灯体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的例子,而本发明的前大灯还可以如图6和图7所示、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设置一个。
图6是表示另一个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正面图。在这些图中,与上述参照着图1~图5进行过说明的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的构件、都标上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
图6和图7所示的前大灯3是配设在前叉5的前方、在车身左右方向的中央部。而且,这个前大灯3做成上下方向较长的式样,两个透镜24、25设置在相互高度不同的位置上,同时将灯泡27设置在上侧透镜24的后方。
灯泡27的位置设定在连接上述两个透镜24、25的假想线L的中点的上侧。这样,在这个前大灯3中,在灯体21的后部、与灯泡27相对应地形成的后方突出部21a就相对地处于上侧位置。
因此,如果采用这样结构的前大灯3,就能使上述后方突出部21a邻近前叉5形成的越向上方越朝后方延伸的空间S、能使其接近前叉5。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大致沿着前叉的回旋轨迹地形成灯体的后部。这样,由于本发明的前大灯能使灯体后部从前方接近前叉地安装在车身上,因而能避免与前叉发生干涉、同时能将其紧凑地安装在摩托车上。
如果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发明,则在灯体后部形成的后方突出部就位于前叉的侧方,能使灯体后部进一步接近前叉。这样,由于能将本发明前大灯的前后方向上的安装空间缩小,因而能使其紧凑地安装在摩托车上。
如果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发明,则由于位于光源后方的后方突出部处在车身内侧的透镜的上侧,因而能使上述后方突出部邻近前叉的前方形成的越向上方越朝后方延伸的空间,能使其接近前叉。这样,能使本发明的前大灯更进一步地接近前叉、能紧凑地安装。
如果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发明,则由于能将灯体前部的车身外侧部位做成随着向侧方而逐渐位于后方,因而能将前大灯的前面做成空气阻力较小的式样。这样,通过装备这个前大灯,能使摩托车的车身前部小型化,而且能减少空气阻力、减少燃料花费。
如果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发明,则由于在与光源相对应的部位上形成的后方突出部相对地位于上侧,因而能使上述后方突出部邻近前叉的前方形成的越向上方越朝后方延伸的空间,能使其接近前叉。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前大灯能使灯体后部从前方接近前叉地安装在车身上,能避免与前叉发生干涉,同时能紧凑地安装在摩托车上。
权利要求
1.摩托车用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一个光源相对应的多个透镜的灯体设置在前叉的前方、而且成对地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光源配设在比连接上述各个灯体的多个透镜之间的假想线的中点还偏外的车身外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用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各个灯体的光源是设置在比前叉的最外侧车身部位还偏外的车身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各个灯体的多个透镜是并排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这些透镜中的车身外侧的透镜设置在比车身内侧透镜还上侧的位置上、而且光源配设在比车身内侧透镜还上侧的位置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用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各个灯体的多个透镜是并排在车身的左右方向上;这些透镜中、车身外侧的透镜设置在比车身内侧透镜还后方的车身后方上。
5.摩托车用的前大灯,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一个光源相对应的多个透镜的灯体设置在前叉的前方、上述透镜是配设在高度相互不同的位置上,而且光源配设在比连接上述灯体的多个透镜之间的假想线的中点还上侧的位置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使相对于一个光源设置多个透镜的前大灯避免与前叉发生干涉、同时能紧凑地安装在摩托车上的摩托车用前大灯。它是在灯体(21)上、与一个光源相对应地设置多个透镜。这灯体(21)是设置在前叉(5)的前方、并成对地设置在车宽方向的两侧。上述各个灯体(21)中的灯泡(27)配设在比连接多个透镜的假想线的中点还靠外的车身外侧上。
文档编号B62J6/02GK1426922SQ0215703
公开日2003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河合秀成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