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7931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轨陆用车辆领域专用于自行车的制动器中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主要是在自行车碟刹器上装置有一微调装置,使得刹车摩擦片相对于刹车盘片的距离可分别的作调整,以保持自行车的刹车可以维持在最佳效果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习用的自行车通常采用鼓式刹车的结构方式来对旋转中的车轮施予一种阻力,也就是说,旋转中的车轮在金属制成的轮鼓和刹车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将会使得车轮逐渐的停止转动;由于此种鼓式刹车的效果并不如预期来得好,而且其在维修上亦因为外层包覆着一金属壳体,致使造成维修人员在调校以及维修上极大的麻烦。为此,业者则产制了利用外露的刹车盘片来替代传统的鼓式刹车;这种刹车盘片在使用时,主要仍是靠两片夹持在刹车盘片两相对侧的摩擦片来对盘片产生摩擦,而产生制动的力量使得转动的轮子停下。虽然这种外露的刹车效果较现有习用的鼓式刹车具有极佳的表现,但是其在调校上却仍然遭到一些不便。
这类外露式的刹车盘片在调校时,通常只能调校单边的刹车效果,亦即,当使用者在正常的利用刹车把手作刹车行程时,而觉得刹车效果并不如预期来得好时,使用者就必须要调整刹车摩擦片和盘片之间的距离,以缩短刹车摩擦片和刹车盘片之间的距离,而使得刹车行程恢复到原始的状态,亦即,在同样的刹车行程下具有良好的刹车效果。然而,在调校刹车摩擦片和刹车盘片的距离时,一般只有单边能够作调校的工作,而在单边作完调整之后,因为两片刹车摩擦片和刹车盘片间的距离极小,故而调校好的单边刹车摩擦片在压迫刹车盘片时,另一片未作调校的刹车摩擦片则将会因为无法调整其和刹车盘片间的距离而减少正常的刹车功效。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自行车刹车器仍存在有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自行车刹车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在本行业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自行车刹车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使其主要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的微调装置,使得使用者除了现有的第一刹车摩擦片的微调装置外,同时亦可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相对于刹车盘片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使其可提供一动作臂能覆盖于左调整座,并在两者之间设有一O形环,如此,借由该O形环可阻绝外界的污染源对于内部结构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设有一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以及一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其中上述的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其包括一固定在自行车叉杆上的一左调整座;一以枢接的结构方式结合于该左调整座一侧的动作臂;一设于该左调整座以及该动作臂之间而使该动作臂在摆动后回复原始状态的弹簧;一设于该左调整座另一侧的动作轴,其上所设置的杆是穿设过该左调整座而与该动作臂相互固接在一起,形成该动作臂枢摆时该动作轴亦会作相对于该左调整座枢转位移的结构;一推动件,其与该动作轴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呈和该第一刹车摩擦片相互抵触在一起的结构,形成动作轴位移时该推动件亦会相对应位移,推动第一刹车摩擦片移向刹车盘片的调整结构;由于该推动件是与该动作轴相互结合在一起,所以当动作轴产生位移时,该推动件亦会产生相对应的位移,而使得第一刹车摩擦片移向自行车的刹车盘片,使得其间的距离得以获得调整;上述的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其包括一固定在该左调整座上的右调整座,其上设有一穿孔,且在穿孔的内面设有内螺纹;一调整盘,其设有对应于该内螺纹的外螺纹;一穿设过该右调整座的穿孔而与该调整盘相互固接的调整钮,形成旋转该调整钮使调整盘作远离右调整座位移,迫使第二刹车摩擦片相对应位移,调整其相对于刹车盘片距离的调整结构,由此,旋转该调整钮则可迫使该调整盘产生远离该右调整座的位移,而此一位移则可迫使与该调整盘相互抵靠在一起的第二刹车摩擦片产生相对应的位移,而可达到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相对于刹车盘片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右调整座设有一凹缘,而该调整盘则设有一与该凹缘相互抵触的凸缘,形成该调整盘仅能朝向单一方向位移的结构,如此该调整盘的位移将被限制于仅能朝向单一方向动作。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调整盘和调整钮设有一固接件,该固接件将调整盘和调整钮相互固接于右调整座穿孔的两相对侧。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调整钮的内面设有至少一个卡缘,而在该右调整座的相对于卡缘的一侧则设有复数个对应于该卡缘的容置槽。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调整钮的内面设有至少一个卡缘,而在该右调整座的相对于卡缘的一侧则设有复数个对应于该卡缘的容置槽。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动作臂还设有一O形环,该O形环设置在该动作臂以及该左调整座之间,如此,则可防止外界污染源对于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内部结构的污染。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动作轴设有复数个弧形槽,且每个弧形槽的深度是由深至浅状,每一弧形槽之内则设有一钢珠,且该钢珠呈在弧形槽内由深至浅之间的位置作移动的结构。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动作臂与左调整座是呈相互覆盖枢设结合为一体的结构。
前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中所述的动作臂与左调整座之间设有一防止外界污染源污染的O形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可提供一种能够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的微调装置,其使得使用者除了现有的第一刹车摩擦片的微调装置外,同时亦可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相对于刹车盘片的距离;另其可提供的动作臂能够覆盖于左调整座,并在两者之间设有一O形环,如此,借由该O形环可阻绝外界的污染源对于内部结构的污染。因此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但因为其动作臂与左调整座之间相互覆盖及具有O形环的设置而可完全地防止外界的泥水污染左调整座内部的机构,同时亦可藉由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的设置,而可以使得使用者得以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相对于刹车盘片间的距离;特别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刹车摩擦片的调整,不需要任何工具的辅助即可完成所有的调整工作,使用相当方便,具有非常适于实用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主要是在自行车的碟刹器上装设有一微调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分别对左右刹车摩擦片进行调整其与刹车盘片间的距离,如此而可保持刹车维持在最佳的效果。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而确具产业上的利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中第一刹车摩擦片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中第二刹车摩擦片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组合后的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碟刹器在第一摩擦片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碟刹器在第二摩擦片动作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以驱动第二摩擦片调整钮座落在微调装置上的剖视示意图。
(1) 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11) 动作臂(110)第一穿孔(111) 调整螺栓 (112)调整螺帽(113) O形环 (12) 弹簧(13) 左调整座 (130)第二穿孔(15) 动作轴(151)头部(152) 弧槽 (153)杆(155) 第三穿孔 (156)钢珠(17) 推动件(171)圆盘(173) 被动杆(19) 第一刹车摩擦片(2) 第二摩擦片微调装置(21) 调整钮(211)中空凸柱(213) 卡缘 (23) 右调整座(231) 第四穿孔 (232)内螺纹(233) 凹缘 (235)容置槽(25) 调整盘(251)凸缘(253) 管体 (255)外螺纹(257) 孔(27) 固定件
(29)第二刹车摩擦片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的外观立体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A是和一刹车盘片(70)配合一起呈现。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A,是一种搭配设置于自行车车轮侧的刹车盘片(70)来进行刹车的碟刹器,该碟刹器是装设于刹车盘片(70)侧的叉杆(图中未示出)上。
请参阅图2、图3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中第一刹车摩擦片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中第二刹车摩擦片的调整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包括一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1)和一第二摩擦片微调装置(2),该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1)是为现有习用的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但是为了说明完整起见,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部份仍将其结构以及动作原理作一说明,以便于将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的碟刹器微调装置作一完整的结构说明。
请参阅图2所示,上述的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1),包括一动作臂(11)、一左调整座(13)、一动作轴(15)及一推动件(17),其中该动作臂(11),其设有一调整螺栓(111),由动作臂(11)中央的第一穿孔(110)穿入并螺合于动作轴(15)的第三穿孔(155)中,使动作臂(11)与左调整座(13)可以枢设结构方式结合为一体,调整螺栓(111)的一端并设有一调整螺帽(112);该左调整座(13),其以数个固定螺杆固定在叉杆之上,且其内亦设有一对应于第一穿孔(110)的第二穿孔(130)。其另设有一弹簧(12),设置在动作臂(11)以及左调整座(13)之间,且其两端分别与动作臂(11)和左调整座(13)相互固接,如此,当动作臂(11)因受到刹车缆线(图中未显示)的牵引而产生动作时,该弹簧(12)则会迫使动作臂(11)回到其原始的位置而完成一动作;该动作轴(15),为呈一伞状,亦即其设有一头部(151)以及一由该头部(151)一侧面延伸出去并可插入于第二穿孔(130)之内的杆(153);在动作轴(15)内设有一穿过杆(153)的第三穿孔(155),且在杆(153)延伸出去的头部(151)的平面处设有复数个弧槽(152),在各弧槽(152)内则设有一钢珠(156)容设于其中,各钢珠(156)可在各弧槽(152)内作往复式的位移;该推动件(17),设有一圆盘(171)以及一由该圆盘(171)一侧延伸出去的被动杆(173),该被动杆(173)是插设入于第三穿孔(155)之内,并且和调整螺栓(111)的自由端相接触。
请参阅图4所示,当上述的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1)组合时,首先将左调整座(13)锁固在叉杆上,而后则将动作臂(11)以枢接的结构方式固定在左调整座(13)之上,其后,在调整螺帽(112)和调整螺栓(111)的一端相互锁合后,则将该调整螺栓(111)插入于动作臂(11)的第一穿孔(110)之内,此时,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改善外界污染源对于内部结构的污染,本实用新型对于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内的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1)所作的改良是在将弹簧(12)置放于左调整座(13)以及动作臂(11)之间时,将一O形环(113)是先行置放在动作臂(11)内所预设的凹槽(114)中,如此,当动作臂(11)和左调整座(13)利用第一穿孔、第二穿孔(110)、(130)的相互覆盖而结合在一起,并利用该O形环(113),则可确实的阻挡外界的尘泥、雨水对于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1)内部结构的侵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动作轴(15)的杆(153)自由端的外部表面是形成设置为一多边形,如此,当动作轴(15)的杆(153)的自由端在插入于第二穿孔(130)之内,并插入于同样是多边形的第一穿孔(110)内部后,该动作轴(15)则可与该动作臂(11)以无相互转动的结构方式结合在一起;最后,则将被动杆(173)插入于第三穿孔(155)之内。由图观之,在将被动杆(173)插入于第三穿孔(155)之内后,其自由端是直接地和调整螺栓(111)在第三穿孔(155)之内相互接触,并且第一刹车摩擦片(19)是直接的与圆盘(171)相接触。
请参阅图4、图5所示,以下将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情形说明如后,其中,当该动作臂(11)受到刹车缆线的牵引而产生枢转动作时,其会带动动作轴(15)而一同作枢转的动作;由图中不难想见,在动作轴(15)作枢转时,钢珠(156)并不会随着动作轴(15)枢转,故钢珠(156)会在弧槽(152)之内作相对的移动;该弧槽(152)的一端具有较深的深度,而另一端则具有较浅的深度;当动作轴(15)不动时,钢珠(156)是位于较深的一端,而当动作轴(15)枢转时,钢珠(156)会由较深的一端移向具有较浅深度的一端;由于此种移动会使得该动作轴(15)被迫向第一刹车摩擦片(19)的方向产生位移,又,因为该推动件(17)是插设在动作轴(15)之内,所以当该动作轴(15)被迫使移动时,该推动件(17)亦会朝向第一刹车摩擦片(19)的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方式则会造成第一刹车摩擦片(19)贴靠至刹车盘片(70)一侧表面,并朝向该刹车盘片(70)施予一制动的力量而造成该刹车盘片(70)的停止转动。
而当欲调整第一刹车摩擦片(19)与刹车盘片(70)之间的距离时,可利用转动调整螺帽(112)使调整杆(111)向被动杆(173)方向推动,即可迫使第一刹车摩擦片(19)向刹车盘片(70)的方向移动,以调整其距离,而可避免第一刹车摩擦片(19)因磨损而无法有效地产生刹车作用。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2)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2),其包括一调整钮(21)、一右调整座(23)、一调整盘(25)以及一固定件(27)所组成,其中该右调整座(23),其中央设有一第四穿孔(231),且在第四穿孔(231)的内壁上形成设有内螺纹(232);另,在右调整座(23)的一侧则设有复数个孔洞(图中未示),藉由这些孔洞,右调整座(23)则可经由固定螺杆穿入而予以固定在左调整座(13)之上(请结合参阅图1、图2所示),而形成彼此固接的结构关系;再者,在右调整座(23)相对于调整盘(25)一侧的第四穿孔(231)的周缘设有一凹缘(233);该调整钮(21),其一侧设有数个可穿入第四穿孔(231)中的中空凸柱(211);该调整盘(25),其设有一对应着右调整座(23)凹缘(233)的凸缘(251)、一具有外螺纹(255)且对应着第四穿孔(231)内壁处所形成的内螺纹(232)的管体(253)以及数个孔(257);该固定件(27),其穿设过调整盘(25)的孔(257)后,而与调整钮(21)上的中空凸柱(211)相接合,使得调整盘(25)和调整钮(21)相互固接在一起。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调整盘(25)和调整钮(21)相互固接在一起之前,该调整盘(25)是先行利用其外螺纹(255)而与右调整座(23)的内螺纹(232)相互螺合在一起,并且使得凸缘(251)和凹缘(233)相互抵触在一起;如此一来,在调整盘(25)与调整钮(21)相互固接在一起的状态下,旋转该调整钮(21)时,在理论上可迫使该调整盘(25)相对于右调整座(23)作移动,然而,由于该调整盘(25)的凸缘(251)一侧是抵靠在右调整座(23)的凹缘(233)上,所以调整盘(25)只能相对于右调整座(23)作单方向的动作;而此单方向动作的方向性则可经由右调整座(23)的内螺纹(232)、调整盘(25)的外螺纹(255)的结构设计,而使得该调整盘(25)只能朝向远离右调整座(23)的方向移动。从图6中可见,该调整盘(25)凸缘(251)的另一侧是抵靠在第二刹车摩擦片(29)上。
请参阅图6,并同时参阅图3、图4所示,在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2)组装完毕后,旋转调整钮(21)可带动调整盘(25)在右调整座(23)内作单方向的移动,而如前所述,当该调整盘(25)作相对于远离右调整座(23)的动作时,抵靠在调整盘(25)的第二刹车摩擦片(29)则会被迫产生相对的移动,而第二刹车摩擦片(29)的移动则会造成其与刹车盘片(70)间相对距离的改变,而达到调整的目的。
请再参阅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以驱动第二摩擦片调整钮座落在微调装置上的剖视示意图,其中,在调整钮(21)的内侧设有二相对的卡缘(213),而在该右调整座(23)相对于调整钮(21)的一侧则设有相对于该卡缘(213)的复数个容置槽(235),如此,当该调整钮(21)在旋转时,其卡缘(213)则会和该容置槽(235)相卡合,并在该卡缘(213)和容置槽(235)相脱离时产生一声响,可藉由这不断的声响来告知使用者调整盘(25)在调整钮(21)旋转时前进了多少;且在调整至适当的位置时,可让卡缘(213)卡在容置槽(235)中,以获得一份适切的定位作用,让调整钮(21)在使用时不会脱离定位。
由以上可知,本实用新型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不但因为其动作臂(11)与左调整座(13)之间相互覆盖及O形环(113)的设置而可完全地防止外界的泥水污染左调整座(13)内部的机构,同时,亦可藉由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的设置,而可使得使用者得以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29)相对于刹车盘片(70)间的距离。尤有甚者,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刹车摩擦片(29)的调整,不需要任何工具的辅助即可完成所有的调整工作,可谓使用相当方便,非常适于实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设有一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以及一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其中上述的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其包括一固定在自行车叉杆上的一左调整座;一以枢接的结构方式结合于该左调整座一侧的动作臂;一设于该左调整座以及该动作臂之间而使该动作臂在摆动后回复原始状态的弹簧;一设于该左调整座另一侧的动作轴,其上所设置的杆是穿设过该左调整座而与该动作臂相互固接在一起,形成该动作臂枢摆时该动作轴亦会作相对于该左调整座枢转位移的结构;一推动件,其与该动作轴相互结合在一起,而呈和该第一刹车摩擦片相互抵触在一起的结构,形成动作轴位移时该推动件亦会相对应位移,推动第一刹车摩擦片移向刹车盘片的调整结构;上述的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其包括一固定在该左调整座上的右调整座,其上设有一穿孔,且在穿孔的内面设有内螺纹;一调整盘,其设有对应于该内螺纹的外螺纹;一穿设过该右调整座的穿孔而与该调整盘相互固接的调整钮,形成旋转该调整钮使调整盘作远离右调整座位移,迫使第二刹车摩擦片相对应位移,调整其相对于刹车盘片距离的调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右调整座设有一凹缘,而该调整盘则设有一与该凹缘相互抵触的凸缘,形成该调整盘仅能朝向单一方向位移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调整盘和调整钮还设有一固接件,该固接件将该调整盘和调整钮相互固接于该右调整座穿孔的两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调整钮的内面设有至少一个卡缘,而在该右调整座的相对于卡缘的一侧则设有复数个对应于该卡缘的容置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调整钮的内面设有至少一个卡缘,而在该右调整座的相对于卡缘的一侧则设有复数个对应于该卡缘的容置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动作臂还设有一O形环,该O形环设置在该动作臂以及该左调整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动作轴设有复数个弧形槽,且每个弧形槽的深度是由深至浅状,每一弧形槽之内则设置有一钢珠,且该钢珠呈在弧形槽内由深至浅之间的位置移动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动作臂与左调整座是呈相互覆盖枢设结合为一体的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动作臂与左调整座之间设有一防止外界污染源污染的O形环。
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碟刹器微调装置,设有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及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第一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包括固定在车叉杆上的左调整座;枢接于左调整座一侧的动作臂;设于左调整座与动作臂间的弹簧;设于左调整座另侧动作轴,其上杆穿过左调整座与动作臂固接;推动件与动作轴相结合,与第一刹车摩擦片相抵触;第二刹车摩擦片微调装置包括固定在左调整座的右调整座,穿孔内面设有内螺纹;调整盘设有外螺纹;穿设右调整座穿孔与调整盘相固接的调整钮。旋转调整钮使调整盘作远离右调整座位移,使第二刹车摩擦片对应位移,而调整第二刹车摩擦片相对刹车盘片距离。使用者可分别对左右刹车摩擦片进行调整与刹车盘片间距离,而可保持刹车维持在最佳效果。
文档编号B62L1/02GK2525028SQ0220130
公开日2002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7日
发明者蔡明达 申请人:金达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