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轮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49474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后轮盘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托车上的制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摩托车已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尤其在公共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小城市或农村,摩托车几乎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作为摩托车上的主要部件,摩托车刹车历来为摩托车行业所重视,为保障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交通安全,必须有一套制动性能良好的制动器。在现有技术中,有一种制动效果比较好的盘式制动器,它利用一个安装于轮子的制动盘来制动,但是由于结构设计上的原因,目前这种盘式制动器主要应用于摩托车的前轮上,不能用于后轮,这给摩托车的制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影响到盘式制动器的广泛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摩托车后轮盘式制动器,将这种盘式制动器安装于摩托车后轮上后,可有效提高摩托车的制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有一个可以随摩托车后轮一起转动的制动盘,和一个靠近制动盘的固定的制动器下泵,在制动器下泵的活塞杆上连接制动钳,该制动钳可以夹住制动盘,在一个制动器中泵的活塞杆上连接杠杆,制动器中泵利用管路与制动器下泵连接。
另有一个制动器上泵位于制动器中泵的上方,制动器上泵利用管路与制动器中泵连接。
进一步,所述制动盘固定连接于摩托车后轮的中部,制动器下泵安装于摩托车车架上,制动器中泵的活塞杆利用杠杆与摩托车制动踏杆铰接。在管路上连接防抱器,该防抱器安装于摩托车车架上。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可以将制动盘安装于摩托车的后轮,从而有效地提高摩托车的制动性能。在摩托车上安装了防抱器后,可避免因机件失灵而使制动钳将制动盘抱死、不能回复的现象,使制动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摩托车上设置了制动器上泵后,可及时为制动器中泵补充制动液,以保证制动器中泵有良好的制动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摩托车后轮上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可以随摩托车后轮7一起转动的制动盘4固定连接于摩托车后轮7的中部,在靠近制动盘4的摩托车车架11上固定连接制动器下泵5,在制动器下泵5的活塞杆上连接制动钳,该制动钳可以夹住制动盘4,在同样安装于摩托车车架11上的制动器中泵2的活塞杆9上连接杠杆8,杠杆8的另一端与摩托车制动踏杆1铰接,制动器中泵2利用管路10与制动器下泵5连接。
工作时,踩下后制动踏杆1,通过杠杆8的作用,将后制动器中泵2内的活塞向上推动,使制动油路内产生一定的压强,通过管路10传递到后制动器下泵5,推动下泵5的活塞移动,带动制动钳移动,使制动钳夹紧固定在后轮7上的制动盘4,产生摩擦,下泵5的活塞面积比上泵与中泵的活塞面积都大得多,因此下泵5有较大的力夹紧制动盘4,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使后轮转速下降,依靠后轮7与地面间的摩擦产生制动力。
当后制动踏杆1上的制动力撤消时,制动器中泵2的活塞由于管路10中的液压力而反弹出来,管路压力下降,制动器下泵5的活塞因制动盘4对其的反作用力而缩回下泵5内,对制动盘4的摩擦力便撤消,制动结束。另外有一个制动器上泵3位于制动器中泵2的上方的摩托车车架11上,制动器上泵3利用管路12与制动器中泵2连接,该上泵11可作为储油杯给制动器中泵补充制动液。
在管路10上连接防抱器6,该防抱器6安装于摩托车车架11上,防抱器6用于调节管路压力,在通常制动力下,可使后轮7的滑移率控制在20%左右,增加了制动系统的安全性能。
权利要求1.摩托车后轮盘式制动器,其特征是一个可以随摩托车后轮(7)一起转动的制动盘(4),一个靠近制动盘(4)的固定的制动器下泵(5),在制动器下泵(5)的活塞杆上连接制动钳,该制动钳可以夹住制动盘(4),一个制动器中泵(2)的活塞杆(9)上连接杠杆(8),制动器中泵(2)利用管路(10)与制动器下泵(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一个制动器上泵(3)位于制动器中泵(2)的上方,制动器上泵(3)利用管路(12)与制动器中泵(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制动盘(4)固定连接于摩托车后轮(7)的中部,制动器下泵(5)安装于摩托车车架(11)上,制动器中泵(2)的活塞杆(9)利用杠杆(8)与摩托车制动踏杆(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器,其特征是在管路(10)上连接防抱器(6),该防抱器(6)安装于摩托车车架(11)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具体地说是一种摩托车上的制动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有一个可以随摩托车后轮一起转动的制动盘,和一个靠近制动盘的固定的制动器下泵,在制动器下泵的活塞杆上连接制动钳,该制动钳可以夹住制动盘,在一个制动器中泵的活塞杆上连接杠杆,制动器中泵利用管路与制动器下泵连接。另有一个制动器上泵位于制动器中泵的上方,制动器上泵利用管路与制动器中泵连接。将这种盘式制动器安装于摩托车后轮上后,可有效提高摩托车的制动性能。
文档编号B62L1/02GK2626847SQ0325899
公开日2004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8日
发明者倪俊荣 申请人:江苏金捷摩托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