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是一种自行车减震器普通自行车减震装置是设置在自行车座垫下的弹簧减震器,此种减震装置在道路条件较差或长途骑车会使人感到不舒适而容易疲劳。
本发明的任务是在不改变原有自行车的外形,不取消原有减震装置的条件下,增加一种新的减震器,使自行车具有双重减震作用,从而增加骑车人的舒适感。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减震器安装在座垫下自行车三角架的竖管内,减震器的外套管插入自行车三角架竖管上部,由原自行车上座垫支管的紧固装置按同样方式固定,减震器的内套管上端连接自行车座垫,下部套入外套管内,内套管下端封闭,並在中心处钻有孔,车有螺纹,同中心螺杆上部连接,外套管下端亦封闭,其中心处也钻有孔,使中心螺杆由孔穿出。穿在外套管中的中心螺杆上套有一个弹簧,弹簧下端放置在外套管内空腔下方台阶上,上端支承着调节螺母,亦可以不要调节螺母直接支承内套管下端。当骑车人的重力由内套管传入,通过连接螺丝使中心螺杆向下移动,同时压缩弹簧,产生反弹力,当反弹力达一定值时,又推动中心螺杆向上移动,这样在骑车人的外力作用下,使弹簧产生上、下往复变形,从而使中心螺杆也产生上、下往复运动,达到了减震的目的。为了使中心螺杆不因向上的力而使螺杆和内套管拔出外套管之外,在中心螺杆穿出外套管的部份车有螺纹並用双螺母连接。同时为了使自行车座垫不能随意发生转动,在中心螺杆穿过外套管的部份相互配合可以是齿套式,花键式,最好选用“十”字形花键槽,使中心螺杆同外套管之间只能上下滑移,不能发生转动。另外为了使不同重量的骑车人都会感到舒适,在中心螺杆上部弹簧之上设一螺母,可调整弹簧的弹力,同时可以更换不同弹力的弹簧,仍适应不同体重的人的需要。
下面结合附图加以说明附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具体结构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减震器安装位置图。
附图3是附图1减震器沿A-A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本发明的减震器由内套管〔1〕、外套管〔2〕、园柱弹簧〔3〕、中心螺杆〔4〕、调整螺母〔5〕、螺丝垫板〔6〕、两个连接螺母〔7〕和注油孔〔8〕所组成。
内套管〔1〕,置于外套管〔2〕之内上端连接普通自行车座垫,下端封闭,其封闭端中心钻有孔,孔壁车有螺纹使中心螺杆〔4〕连接其中,外套管〔2〕置于自行车三角架竖管内,由原自行车座垫支管紧固装置按同样方式紧固。外套管〔2〕上端开口,下端封闭,中心钻有孔,使中心螺杆〔4〕由孔穿出。中心螺杆〔4〕上部车有螺纹同内套管〔1〕的封闭端孔连接,中部拉有“十”字形花键槽,使中心螺杆〔4〕同外套管〔2〕的封闭端成“十”字形花键结合如附图3可以防止座垫发生随意转动。中心螺杆〔4〕的未端车有螺纹並套上两个螺母〔7〕,可以防止中心螺杆〔4〕和内套管〔1〕向上拔出,在内套管〔1〕和外套管〔2〕之间安置了一园柱弹簧〔3〕,中心螺杆〔4〕穿入其园柱弹簧〔3〕之中,在园柱弹簧〔3〕之上,中心螺杆〔4〕的上部,套有调整螺母〔5〕,可用于调整弹簧的弹力。在内套管〔1〕的壁上钻有一小孔〔8〕,由内套管〔1〕内注入润滑液,通过小孔〔8〕溢出可使内、外套管之间减小摩擦磨损。
本发明的减震器,装在自用自行车上使用后,使骑车人有较原自行车更好的减震舒适感。
本发明的减震器,结构简单,采用标准化零部件,制作容易,成本低廉,适宜于自行车座垫生产工厂批量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设置在自行车座垫之下的弹簧减震器,其特征是减震器是安装在自行车三角架之竖管内,减震器的内套管[1]上部连接自行车座垫,下部套入减震器外套管[2]之内,内、外套管的下端均封闭,其中心处均钻有孔,中心螺杆[4]的上部同内套管[1]的封闭端中心孔连接,下端穿出外套管[2]的封闭端中心孔,穿在外套管中的中心螺杆上套有一个弹簧,弹簧下端放置在外套管内空腔下方台阶上,上端支承着调节螺母,亦可直接支承内套管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中心螺杆〔4〕的上部和下端均车有螺纹,上端与内套管〔1〕的封闭端中心孔用螺纹连接,下端套上两个螺母〔7〕,可防止中心螺杆〔4〕和内套管〔1〕向上拔出,其中心螺杆〔4〕的中间部份拉有键槽,在通过外套管〔2〕端部中心孔的部份组成键槽结合。
3.按照权利要求
1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在内套管〔1〕上部钻有可供注入润滑液的小孔〔8〕。
4.按照权利要求
1,2或3所述的减震器,其特征是中心螺杆〔4〕中间部份与外套管〔2〕下端孔的配合可以是齿套式。花键式,特别是“十”字形花键式。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减震器,普通自行车座垫减震,在道路条件较差或长途骑车时会使人不舒适而容易疲劳。本减震器,安装在自行车三角架竖管内,由内、外套管、中心螺杆和弹簧等部件组成。当骑车人的重力通过内套管传给中心螺杆使其向下移动而压缩弹簧,在弹簧反弹时又使中心螺杆向上移动,这样上下往复运动而减震,加上原座垫减震,起到了双重减震作用,增加了骑车人的舒适感。
文档编号B62J1/02GK87200087SQ87200087
公开日1987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6日
发明者陈晓刚 申请人:陈晓刚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