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震鞍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51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震鞍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骑乘型人力车的防震装置,特别适用于自行车。
自行车的防震装置通常用鞍座加弹簧的方式实现,有小簧多条,立簧几个,结构较为复杂,小簧在骑乘时常易失落。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设计出一种安装在自行车鞍管内的单簧结构的,又不易失落的防震装置。既可简化鞍座防震结构以降低成本,还可利用通用鞍座增加防震效果,使乘者更感舒适,使自行车磨损更小。
本实用新型是将防震装置安装在鞍管内,即将截留粗部的鞍管作为弹簧体外壳,内有一根防震导向杆,该杆上下两端露在鞍管外,且有螺纹,用固定螺母紧固,固定柱亦拧紧在该杆上部,与固定螺母并紧,防震导向杆自上而下套有防尘盖、垫片、弹簧、弹簧座,外露于鞍管下部处还套有鞍管回力弹簧,防震导向杆的上部有上、中、下三个弹簧弹力调整孔,固定柱与鞍管间有固定鞍座方向的鞍座定向装置,这装置由固定柱、横肩、鞍管、定向螺杆组成,固定柱下方焊有固定柱横肩,鞍管上方焊有鞍管横肩,两块横肩的中心线上均有三个孔,两边的小孔能通过定向螺杆,该杆上端光滑,下端有螺纹,用两颗固定螺母拧紧在鞍管横肩上,横肩的中孔较大,能通过防震导向杆。
本实用新型的防震装置安装在自行车鞍管内,弹簧不易失落。选用弹力合适的单簧,由弹簧弹力调整销子进行调整,可适应不同体重乘者的需要。配上通用鞍座,使乘者舒适,自行车磨损更小;还可改装鞍座,删去其弹簧,使之简化而降低成本。
附图是防震鞍管剖视图1、防震导向杆固定螺母2、固定柱 3、固定柱横肩4、定向螺杆 5、鞍管横肩6、定向螺杆固定螺母 7、防尘盖8、销子 9、垫片10、弹簧弹力调整孔 11、弹簧12、防震导向杆 13、鞍管14、弹簧座 15、鞍管回力弹簧16、防震导向杆固定螺母防震鞍管是将防震弹簧(11)安装在鞍管(13)内,即弹簧体外壳是截留管径粗的部位的鞍管(13),其内有防震导向杆(12),它的两端有螺纹,均有固定螺母(1、16)紧固着;它的中上部有上、中、下三个弹簧弹力调整孔(10),销子(8)插入合适的弹簧弹力调整孔位中,以适应不同体重乘者的弹力需要。防震导向杆上套有防尘盖(7)、垫片(9)、弹簧(11)和弹簧座(14),固定柱(2)拧紧在防震导向杆(12)的上端,其下方焊有横肩(3),鞍管(13)的上端亦焊有横肩(5),两块横肩的中心线上均有三个孔,两边的小孔能通过定向螺杆(4),该杆的上端光滑,下端有螺纹,有两颗固定螺母(6)拧紧在鞍管横肩(5)上。横肩的中孔较大,能通过防震导向杆(12)。鞍管回力弹簧(15)装在防震导向杆(12)下端露在鞍管外的部位,有保护鞍管下端减少磨损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行车防震鞍管,其特征在于防震装置安装在鞍管(13)内,即将截留粗部的鞍管作为弹簧体外壳,内有一根防震导向杆(12),该杆上下两端露在鞍管外,且有螺纹,用固定螺母(1、16)紧固,固定柱(2)亦拧紧在该杆上部,与固定螺母(1)并紧,防震导向杆自上而下套有防尘盖(7)、垫片(9)、弹簧(11)、弹簧座(14),外露于鞍管(13)下部处还套有鞍管回力弹簧(15),防震导向杆的上部有上、中、下三个弹簧弹力调整孔(10),固定柱(2)与鞍管(13)间有固定鞍座方向的鞍座定向装置。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自行车防震鞍管,其特征是鞍管定向装置由固定柱(2)、横肩(3、5)、鞍管(13)、定向螺杆(4)组成,横肩(3)焊于固定柱(2)下端,鞍管横肩(5)焊于鞍管(13)上方,定向螺杆(4)通过两块横肩(3、5)两边的孔,下端用螺母固定,防震导向杆(12)通过横肩(3、5)的中心孔。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乘骑型人力车的防震鞍管,特别适合于自行车的防震之需。它由鞍管、防震导向杆、弹簧、弹力调整销子、定向装置及紧固件等组成。具有乘骑舒适,减少车辆磨损,降低鞍座成本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自行车防震装置。
文档编号B62J1/08GK87203573SQ87203573
公开日1988年1月6日 申请日期1987年3月10日
发明者周雪明 申请人:周雪明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