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脚导向件的轮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0078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脚导向件的轮式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脚导向件的轮式车辆,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用于车辆驾驶员的脚导向件的轮式车辆。
背景技术
诸如摩托车、小型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之类的轮式车辆通常具有支撑前后轮的车架、动力单元、车座和其他部件。动力单元可以是发动机。发动机可以与变速器结合而形成发动机单元。在一种布置中,发动机单元布置在垂直并从前向后延伸的车辆纵向中心平面的一侧上。通常,发动机单元位于车辆的左手侧上。发动机单元的排气系统的消声器可以相对于发动机单元布置在车辆的另一侧上。
车座可以是前后二人座,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跨乘在其上。通常,轮式车辆具有分别为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设置的搁脚板。副驾驶员的搁脚板位于主驾驶员的搁脚板之后并与发动机单元相邻。副驾驶员的搁脚板比主驾驶员的搁脚板小,因为大的搁脚板可能与发动机单元或消声器发生干涉。由于较小的尺寸,副驾驶员可能难以在不看见各只脚的情况下而将他或她的脚放在搁脚板上。特别地,副驾驶员趋向于将左手侧上的脚放置在发动机单元的顶表面上的位置处,因为顶表面具有相对较大的面积。
可以安装脚跟保护件到发动机单元的侧表面,来防止副驾驶员的脚跟直接接触发动机单元的侧表面。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P2003-40173A公开了这样一种脚跟保护件。但是,该脚跟保护件不能防止副驾驶员将脚放置在发动机单元的顶表面上。这是因为脚可以向着发动机单元的顶表面越过脚跟保护件。换言之,对于想要的目的,脚跟保护件放置得太低。另一方面,如果脚跟保护件高到足以防止脚被放置在发动机单元的顶表面上,则脚跟导向件自身就与放置在搁脚板上的脚发生干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式车辆,其包括允许副驾驶员在不看见脚的情况下将他或她的脚放置在搁脚板的正常位置上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式车辆,包括具有第一车架部分和第二车架部分的车架。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基本垂直延伸。所述第二车架部分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的顶部基本水平向后延伸。车座由所述第二车架部分支撑。动力单元布置在所述车座之下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撑条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延伸。搁脚板从所述撑条延伸,并且脚导向件从所述撑条、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或者从所述动力单元的顶部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轮式车辆,包括具有第一车架部分和第二车架部分的车架。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基本垂直延伸。所述第二车架部分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的顶部基本水平向后延伸。车座由所述第二车架部分支撑。发动机单元布置在所述车座之下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侧封盖布置来覆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所述发动机单元和所述侧封盖一起界定其间的空间。撑条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向着所述空间延伸。搁脚板从所述撑条延伸。脚导向件布置在所述搁脚板的后面并在所述空间中。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征、元件、步骤、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构造的轻便摩托车的侧视图;图2图示了图1的轻便摩托车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其中虚影部分示出了副驾驶员;图3图示了轻便摩托车主要部分的相似的侧视图,其示出了用于副驾驶员的搁脚板的合适位置;
图4图示了图1的轻便摩托车的后视图;图5从左前侧图示了轻便摩托车的车架部分、搁脚板组件和发动机单元的立体图,其中搁脚板主体未在该图中示出,以虚影示出了搁脚板组件的替代撑条;图6图示了包括搁脚板组件和脚导向件在内的图5的车架部分的俯视图,其中搁脚板主体未在该图中示出;图7图示了轻便摩托车的部分侧视图,其示出了安装到车架部分的搁脚板组件和安装到发动机单元的脚导向件;图8图示了图7的搁脚板组件的放大侧视图,其中搁脚板主体未在该图中示出;图9图示了图7的搁脚板组件的俯视图,其中搁脚板主体未在该图中示出;图10图示了示出搁脚板组件和脚导向件的轻便摩托车的立体图,其中搁脚板主体未在该图中示出;和图11图示了轻便摩托车的立体图,其示出了轻便摩托车的左手侧上的下封盖、脚踏板和搁脚板组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考图1-7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构造的轻便摩托车30的整体结构。轻便摩托车30仅仅给出了一种轮式车辆的例子。下述脚导向件结构可以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轮式车辆,例如摩托车和小型摩托车。考虑到这里的说明,这样的应用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很清楚。
如整个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向前”和“前”意味着位于或向着轻便摩托车30最前端这一侧,而术语“向后”和“后”意味着位于或向着与前侧相反的一侧,除非相反地指明或从上下文的使用很清楚的。另外,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水平地”意味着所指的部分、构件或部件在轻便摩托车30直立时大体平行于地面延伸。术语“垂直地”意味着该部分、构件或部件大体与水平延伸的那些垂直地延伸。
参考图1和4-6,轻便摩托车30包括界定出轻便摩托车30基本结构的车架32。图5和6示出了车架32的中间部分和后部。车架32优选地包括一对支架部分34、主车架部分36、子车架部分或下管38、一对车座轨40、一对脚踏板底座(未示出)、下横梁44、上横梁46、中横梁48和横构件49。
支架部分34两者都大体垂直延伸,并通过下横梁44和上横梁46彼此连接。支架部分34支撑动力单元和后轮50。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内燃机和变速器的组合即发动机单元51定义出动力单元。例如电动机可以代替发动机。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后轮50优选地是驱动轮,并且发动机单元51向后轮50提供动力。图示发动机单元51的中心大体布置在当轻便摩托车30直立在地面上时垂直并从前向后延伸的轻便摩托车30的纵向中心平面LCP(图4和6)上。但是,发动机单元51的后部相对于纵向中心平面LCP向左手侧偏移。
如图7中最清楚的,发动机单元51优选地绕着摆动轴66上下摆动或枢轴转动,该摆动轴66在支架部分34的各个底端处横向延伸。发动机单元51的后部优选地经由例如发动机单元51的输出轴来容纳后轮50的轮轴。优选地,悬架68在轻便摩托车30的左手侧上在发动机单元51和车座轨40之间延伸。图7的假想线示意性示出了发动机单元51枢轴运动的上限UL。
主车架部分36优选地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水平部分在右手侧上从支架部分34的顶端向前延伸。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垂直部分从水平部分的前端向上延伸。头管焊接到垂直部分的顶部。头管在其下端处容纳包括一对前叉52的转向轴。前轮的轮轴置于前叉52之间。车把56从转向轴的顶部大体水平延伸。车把56在其各个端部包括握持把手58。驾驶员通过转动车把56来使轻便摩托车30转向。车把56优选地包括控制发动机动力的油门调节设备、以及用制动设备来使前轮54和后轮50停止旋转的制动器手柄。
图示的子车架部分38包括水平部分和垂直部分。水平部分优选地从主车架部分36的水平部分之下的横梁44向前延伸。垂直部分从水平部分的前端向着主车架部分36的垂直部分底部向上延伸。子车架部分38的垂直部分耦合到主车架部分36的垂直部分。
脚踏板底座优选地从支架部分34的各个底端向前延伸,虽然未在图中示出。优选地,从子车架部分38的水平部分横向延伸的支架支撑每个脚踏板底座的前部。
车座轨40优选地通过其中部处的中横梁48,并通过其后端部分处的横构件49而彼此连接。中横梁48优选地包括两个车座支架64。车座轨40支撑车座62。优选地,车座62的中部可拆卸地附装到车座支架64,并且车座62的后端部可拆卸地附装到横构件49。
车座62优选地是前后二人座式的,使得两个驾驶员,即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可以跨坐在车座62上。副驾驶员由图2和3的标号S表示。在图示的优选实施例中,车座62包括用于主驾驶员的前座部分62a和用于副驾驶员S的后座部分62b。后座部分62b优选地布置成稍高于前座部分62a。如图2和3所示,当副驾驶员S跨乘后座部分62b时,他或她的臀部大约位于点H处。
主车架部分36的垂直部分与子车架部分38的水平和垂直部分优选地在纵向中心平面LCP上并沿着该平面延伸。主车架部分36的水平部分从支架部分34延伸到纵向中心平面LCP。各个支架部分34、车座轨40和脚踏板底座彼此横向隔开,以在纵向平面LCP的两侧上基本对称布置。就是说,图示优选实施例中的轻便摩托车30相对于纵向中心平面LCP大体上对称。车架32的这些部件优选地彼此焊接,或者通过例如螺栓螺母的合适紧固件接合起来。
车架32包括各种横截面形状。例如,图示的支架部分34优选地具有字母L或U的横截面形状。图示的主车架部分36和子车架部分38以及头管优选地具有大体圆形的横截面形状或大体矩形的横截面形状。图示的车座轨40优选地具有大体U形的横截面构造。
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发动机单元51的前部向前延伸通过支架部分34,并布置在主车架部分36的水平部分和子车架部分38的水平部分之间,如图2和3的虚线所示。此外,例如空气滤清器的发动机单元51的部件也可以布置在该空间中。
此外,发动机单元51包括优选由金属制成的顶封盖74。优选地,优选由树脂制成的附加封盖76设置在顶封盖74上方。此外,设置排气系统来排出发动机单元51的废气。排放系统的消声器78(图4)优选地布置在轻便摩托车30的右手侧,以与发动机单元51的后部相对。
参考图1-4,设置多个封盖来覆盖车架32。图示优选实施例中的封盖包括中间封盖82、护腿板84、前封盖86、一对侧封盖88、一对下封盖90和底封盖92。还设置一对脚踏板94来支撑主驾驶员的双脚。
中间封盖82覆盖主车架部分36的水平部分的顶表面和各个车座轨40的前部。护腿板84覆盖主车架部分36的垂直部分的后表面。前封盖86覆盖主车架部分36的垂直部分的前表面。主车架部分36的垂直部分置于护腿板84和前封盖86之间。
侧封盖88沿着车座轨40延伸并大体平行于车座轨40,以覆盖车座轨40的各个侧表面。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每个侧封盖88被构造成界定出侧封盖88的底部和发动机单元51的顶部之间的空间98。换言之,侧封盖88不覆盖后轮50或悬架68。应该注意,术语“空间98”不仅指侧封盖88的底部和发动机单元51的顶部之间所界定的空间,而且还指在轻便摩托车30的两侧上从侧封盖88的底部和发动机单元51的顶部之间所界定的空间向外横向延伸的虚拟空间。如图3所示,空间98布置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横向延伸的平面99之后。每个侧封盖88优选地向外突出,以与纵向中心平面LCP隔开。
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中间封盖82和侧封盖88优选地在上横梁46和中横梁48之间界定出开口。头盔存储箱优选地布置在开口之下。于是驾驶员可以通过移开车座62将他或她的头盔通过开口存放在存储箱中。头盔存储箱可以附装到车座轨40。
前封盖86优选地包括一对凹入,其在纵向中心平面LCP的两侧上向前布置在其前部中。头灯组件97插入各个凹入中,从而位于前封盖86的最前端。
下封盖90在轻便摩托车30的两侧上的中间封盖82之下基本垂直延伸,以覆盖支架部分34的各个侧表面、子车架部分38、发动机单元51的前部和发动机单元51的部件。底封盖92在脚踏板94之下基本水平延伸,以覆盖支架部分34的各个底表面、子车架部分38、发动机单元51的前部和发动机单元51的部件。中间封盖82、护腿板84、前封盖86、侧封盖88、下封盖90和底封盖92覆盖轻便摩托车30的整个车架32。
脚踏板94在下封盖90之下延伸,并在脚踏板底座上向外横向延伸。脚踏板94是主驾驶员的搁脚板。每个脚踏板94包括水平表面94a(图11)并附装到每个脚踏板底座的顶表面。
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轻便摩托车30除了覆盖车架32的上述封盖之外还包括前挡泥板100和后挡泥板102。前挡泥板100覆盖前轮54的顶部,并且后挡泥板102覆盖后轮50的后顶部。
封盖82、84、86、88、90、92、脚踏板94和挡泥板100、102优选地由树脂制成。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例如中间封盖82、护腿板84和脚踏板94的一些封盖优选地由例如PP(聚丙烯)树脂制成,以提供所期望的强度量。例如前封盖86和侧封盖88的一些其他封盖优选地由例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制成,以保持吸引人的外观。这是因为ABS树脂可以涂敷。一般而言,PP树脂比ABS树脂强度更好。
继续参考图1-7并且还参考图8-11,将描述搁脚板组件110和脚导向件112。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搁脚板组件110布置在轻便摩托车30的两侧上。各个搁脚板组件110彼此类似地构造。于是,将仅仅描述左手侧上的搁脚板组件110来代表两个搁脚板组件110,除非相反地指明或从上下文使用很清楚的。但是应该注意,右手侧上的搁脚板组件110相对于左手侧上的搁脚板组件110线性对称。
搁脚板组件110布置成支撑副驾驶员S的各只脚。如图7最清楚示出,每个搁脚板组件110优选地包括撑条116和搁脚板主体118。
撑条116优选地具有相对长而窄的形状。撑条116斜向上并向后延伸。优选地,前部116a向上延伸,中部116b从前部116a向上并向后延伸,并且后部116c从中部116b向后延伸。于是,中部116b被布置成高于前部116a,并且后部116c被布置成高于中部116b。此外,第二部分116b的至少一部分和整个第三部分116c优选地布置在空间98中。
撑条116优选地在前部116a处包括两个螺栓孔119。螺栓孔119在垂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螺栓孔119之一位于撑条116的底部。撑条116通过拧紧到螺栓孔119中的两个螺栓120而被附装到每个支架部分34的侧表面。
搁脚板主体118优选地铰链安装到撑条116的中部116b。如图3所示,每个搁脚板主体118优选地布置在平面99之后并布置在空间98中。图示的搁脚板主体118优选具有大体矩形形状。橡胶材料优选地覆盖搁脚板主体118。搁脚板主体118的一端包括延伸穿过其的枢轴轴122。优选地,一对支杆124从撑条116的侧表面向外延伸,并基本平行于撑条116的周缘。每个支杆124具有开口126。枢轴轴122插入开口126中。于是搁脚板主体118可以相对于撑条116枢轴转动。就是说,搁脚板主体118可以在伸展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搁脚板主体118在伸展位置中向外横向延伸,以支撑副驾驶员S的每只脚。优选地,使用限位器来将搁脚板主体118保持在伸展位置。另一方面,搁脚板主体118在缩回位置中沿着撑条116的侧表面向上并向后延伸。为了方便读者,在图4中,轻便摩托车30右手侧上的搁脚板主体118示为处于伸展位置,而轻便摩托车30左手侧上的搁脚板主体118示为处于缩回位置。
每个撑条116优选地在后部116c中提供凹入128,以容纳处于缩回位置的搁脚板主体118。凹入128使得搁脚板组件110能够更紧凑。
撑条116经由其他构件间接安装到车架32的支架部分34。因为图示的撑条116直接安装到支架部分34,所以不需要特别用于撑条116的支架。在一种替代构造中,撑条116可以从车座轨40延伸,如标号116A所示。此替代撑条116优选地具有大体V形的构造并在两个部分安装到车座轨40。搁脚板主体118可以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到每个替代撑条116的谷底部分处。
所图示的后部116c还界定了向后延伸的导向突起130。优选地,导向突起130从撑条116的最后端延伸。导向突起130优选地具有喙形构造。导向突起130可以比撑条116的其余部分更细。如下面更详细所述,导向突起130与脚导向件112一起引导副驾驶员S的每只脚,以使得脚可以放在合适的位置。
在一种变化方案中,导向突起130可以与撑条116分开设置,并且可以直接从支架部分34或车座轨40延伸。换言之,导向突起130不一定要与撑条116一体。
此外,脚跟保护件137与树脂封盖76一体形成,从而位于发动机单元51的侧表面处。脚跟保护件137防止副驾驶员的脚跟直接接触发动机单元51的侧表面。
当副驾驶员S跨乘在后座部分62b上时,副驾驶员S将搁脚板主体118移动到伸展位置,以将他或她的脚放到搁脚板主体118上。当副驾驶员S跨乘在后座部分62b上时,副驾驶员S的每只脚都位于图3中由阴影线所示的区域A中。区域A为副驾驶员S提供了放置他或她的双脚的最舒适位置,因为区域A离位于点H处的副驾驶员臀部既不太远也不太近。当副驾驶员S从后座部分62b下来时,驾驶员S将搁脚板主体118移动到缩回位置,即将搁脚板主体118放入凹入128中。
如图4所示,在缩回位置中,搁脚板主体118比垂直延伸的平面136更靠近纵向中心平面LCP,并抵靠每个侧封盖88与纵向中心平面LCP隔开最远的部分。搁脚板主体118在伸展位置中位于平面136之外。该布置是有利的,因为搁脚板主体118在置于缩回位置中时不会很麻烦,并且副驾驶员S可以在搁脚板主体位于伸展位置中时将他或她的双脚相对容易地放到搁脚板主体118上。
参考图5、6和9-11,每个撑条116优选地在螺栓孔119之间的前部116a处包括脚踏板部分138。如图11最清楚示出的,脚踏板部分138包括水平表面138a,该表面恰好布置在每个脚踏板94的水平表面94a之后,以使得脚踏板部分138界定了脚踏板94的后部。换言之,脚踏板部分138的水平表面138a与脚踏板94的水平表面94a大体平齐。脚踏板部分138的周缘优选地向着前部116a的后端向后变窄。脚踏板部分138是有用的,因为主驾驶员可以使用比每个脚踏板94的区域更宽的区域。
在图示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搁脚板主体118位于最合适的位置,而不会被同一侧的侧封盖88妨碍。于是,搁脚板组件110为副驾驶员S提供了在其上放置他或她的双脚的舒适位置。此外,副驾驶员S的双脚可靠地保持在合适位置,因为搁脚板组件110离副驾驶员S不是太远。此外,所图示的搁脚板主体118布置得高于螺栓119,该螺栓119将搁脚板组件110紧固到车架32的各个支架部分34。利用此布置,螺栓119被隐藏起来,同时搁脚板主体118被布置在合适高度。
与副驾驶员的脚靠近主驾驶员的腿的传统位置相比,图示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搁脚板主体118的位置稍稍向后移动。因为位置的移动,所以当轻便摩托车30停止并且主驾驶员将他或她的脚放在地面上时,副驾驶员S的脚不会碰到主驾驶员的腿。因此,主驾驶员和副驾驶员S两人都不会不适。
参考图2、6、7和10,除了上述撑条116的导向突起130之外,还优选地设置脚导向件112。应该注意,脚导向件112和导向突起130两者都属于脚导向件。
脚导向件112优选地从树脂封盖76覆盖发动机单元51的顶封盖74的顶表面延伸。优选地,脚导向件112与封盖76一体形成。所图示的脚导向件112优选地具有大体三角棱柱的形状。脚导向件112优选地与导向突起130相邻布置。优选地,从侧面看,顶部从导向突起130连续延伸。所图示的脚导向件112比导向突起130布置得稍靠近纵向中心平面LCP一些。
脚导向件112与导向突起130一起将副驾驶员S左手侧的脚引导到脚的合适位置。这是因为脚导向件112和导向突起130位于搁脚板主体118之后,并阻止脚移动到发动机单元51的顶部。于是,副驾驶员S可以在跨乘在后座部分62b上时保持合适的位置。
脚导向件112可以具有除了大体三角棱柱的形状之外的其他合适形状。此外,导向突起13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可以使用大体矩形或大体柱状的形状。
优选地设置了脚导向件112和导向突起130两者。但是,在某些布置中,脚导向件112或导向突起130独自就足以将副驾驶员S的脚引导到合适的位置。
虽然已经在优选实施例的上下文中公开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到本发明超出具体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具有其他替代实施例,和/或使用本发明及其明显的修改和等同方案。例如,脚踏板不一定是板。在某些布置中,梁式搁脚板可以代替脚踏板。
虽然已经针对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很清楚所公开的本发明可以以多种方式修改,并且可以想到除了具体阐述和如上所述的这些实施例之外的其他许多实施例。因此,所附权利要求意图覆盖落在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本发明的所有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4年6月4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167038和2004年6月15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177586并要求享受其优先权,其整个内容通过引用而被明确包含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包括包括第一车架部分和第二车架部分的车架,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基本垂直延伸,所述第二车架部分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的顶部基本水平向后延伸;由所述第二车架部分支撑的车座;布置在所述车座之下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的动力单元;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和所述第二车架部分中的一个延伸的撑条;从所述撑条延伸的搁脚板;和从所述撑条、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所述第二车架部分和所述动力单元的顶部中的一个延伸的脚导向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撑条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斜向上并向后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从所述撑条向后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从所述撑条的最后端向后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包括从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顶部延伸的突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包括从所述撑条延伸的第一突起和从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顶部延伸的第二突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搁脚板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到所述撑条,以可在伸展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撑条包括设置来接纳处于所述缩回位置的所述搁脚板的接纳部分,并且所述脚导向件从所述接纳部分的后部延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搁脚板从所述撑条的侧表面基本横向地延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搁脚板可枢轴转动地安装到所述撑条,以可在伸展位置和缩回位置之间移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第二搁脚板,所述车架被设置为支撑所述第二搁脚板,所述第二搁脚板相对于所述第一搁脚板向前延伸。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位于所述搁脚板之后。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可枢轴转动地支撑所述动力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还包括布置来覆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的侧封盖,所述侧封盖沿着所述第二车架部分延伸,以界定所述侧封盖的底部和所述动力单元的所述顶部之间的空间。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布置在所述空间中。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发动机和与所述发动机耦合的变速器。
16.一种车辆,包括包括第一车架部分和第二车架部分的车架,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基本垂直延伸,所述第二车架部分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的顶部基本水平向后延伸;由所述第二车架部分支撑的车座;布置在所述车座之下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的发动机单元;布置来覆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的侧封盖,所述发动机单元和所述侧封盖一起界定其间的空间;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和所述第二车架部分中的一个向着所述空间延伸的撑条;从所述撑条延伸的搁脚板;和布置在所述搁脚板的后面并在所述空间中的脚导向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从所述撑条延伸。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从所述发动机单元延伸。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撑条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斜向上并向后延伸。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包括从所述发动机单元的顶部延伸的突起。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脚导向件包括从所述撑条延伸的第一突起和从所述发动机单元的顶部延伸的第二突起。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车架部分可枢轴转动地支撑所述发动机单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式车辆,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车架部分的车架。第一车架部分基本垂直延伸。第二车架部分从第一车架部分的顶部基本水平向后延伸。车座由第二车架部分支撑。动力单元布置在车座之下为车辆提供动力。撑条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延伸。搁脚板从所述撑条延伸。脚导向件从所述撑条、从所述第一车架部分或所述第二车架部分、或从所述动力单元的顶部延伸。
文档编号B62K11/10GK1706705SQ200510074998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4日
发明者高桥晴仁, 铃木贵彦 申请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