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878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物料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车,通常用于放置电镀工件等物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物料车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上的多层网筐物料架,各层网筐物料架堆放于车体的底座上,该物料车通常应用于生产车间内,电镀工件等物品即放置于各层网筐物料架上。但现有的物料车在推动或运送时只能单独地排列并各自单独前进,既占较大空间,又使得工作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车,其可多个堆叠在一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料车,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的车体上的多层网筐物料架,所述的车体包括底座、与所述的底座相固定连接的立杆,所述的网筐物料架与立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前轮及后轮,所述的底座在高度方向由后部至前部逐渐降低,且所述的底座的宽度由后部至前部逐渐变窄。
所述的底座整体呈梯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该物料车的底座的纵向位势为前低后高,且其底座后宽前窄,故将网筐物料架相对立杆转动并叠起后,可将后侧物料车的底座插入前侧物料车的底座的下侧,以使得多个物料车堆叠在一起,在运送时可成批操作,既可缩小所占空间,又可提高运送效率。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俯视图;附图4为多个物料车不用时的存放示意图;其中1、车体;2、底座;3、网筐物料架;4、立杆;5、前轮;6、后轮;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一附图2,一种物料车,包括车体1、设置于所述的车体1上的多层网筐物料架3,所述的车体1包括底座2、与所述的底座2相固定连接的立杆4,所述的网筐物料架3与立杆4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2的纵向位势由后部至前部逐渐降低,且所述的底座2的宽度由后部至前部逐渐变窄。在附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2整体呈梯形。底座2的前部下侧设置有前轮5,底座2的后部下侧设置有后轮6,前轮5、后轮6在地面滚动,使得物料车的运送操作简单而轻便。
在实际应用中,在不使用时,所述的多层网筐物料架3层层叠压于底座2上,如附图4所示。电镀工件等物体可分层放置于各层网筐物料架3上。转动网筐物料架3,使其朝立杆4运动而被叠起来,便可将后侧物料车的底座2插入前侧物料车的底座2的下侧,后侧物料车的底座2的梯形前部位于前侧物料车的底座2的梯形后部内侧,如此,多个物料车即可成批地堆叠在一起,运送物料车时可整批操作,既节省了物料车所占空间,又缩短了运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物料车,包括车体(1)、设置于所述的车体(1)上的多层网筐物料架(3),所述的车体(1)包括底座(2)、与所述的底座(2)相固定连接的立杆(4),所述的网筐物料架(3)与立杆(4)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2)的下方设置有前轮(5)及后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在高度方向由后部至前部逐渐降低,且所述的底座(2)的宽度由后部至前部逐渐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2)整体呈梯形。
专利摘要一种物料车,包括车体、设置于所述的车体上的多层网筐物料架,所述的车体包括底座、与所述的底座相固定连接的立杆,所述的网筐物料架与立杆相转动连接,所述的底座的纵向位势由后部至前部逐渐降低,且所述的底座的宽度由后部至前部逐渐变窄。将网筐物料架相对立杆转动并叠起后,可将后侧物料车的底座插入前侧物料车的底座的下侧,以使得多个物料车堆叠在一起,在运送时可成批操作,既可缩小所占空间,又可提高运送效率。
文档编号B62B3/00GK2818268SQ200520074718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8日
发明者王金闵 申请人:以琳五金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