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187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自行车作为无污染、低噪声的绿色交通工具,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对改变能源利用结构等方面有着极其深远的社会意义,是目前的主要代步工具之一。而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基本分为二大类,一类车架的主梁、立管、前叉、座管以及后叉焊接构成整体结构,此结构的车架是不可折叠的车架,给存放和携带带来不便。另一类结构的车架为可折叠的车架,在主梁上设有折叠机构,通过对主梁进行折叠,达到前后车轮左右折叠。但不足的是由于在主梁上设有折叠机构,折叠过程是在水平面进行的,因此在折叠和重新打开车架时,需通过对折叠机构进行拆卸或安装,操作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只需推拉下连杆即能方便折叠或打开车架,操作快捷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带有立管的主梁、座管和固定在座管上的后叉,所述主梁的后端侧与座管之间铰接有连杆,且座管位于连杆铰支轴的下侧与主梁的前侧之间铰接有下连杆,下连杆由相互铰接的前连杆和后连杆构成,主梁、座管、连杆以及下连杆构成连杆机构,前连杆和后连杆通过其铰支轴回旋转动叠合,座管绕连杆上铰支轴逆针转动,后叉的后端向前收合。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连杆和下连杆分别将座管和主梁铰接,而下连杆则由前连杆和后连杆两个连杆组成,使主梁、座管、连杆以及下连杆形成一个连杆机构,当把前连杆和后连杆的铰支轴向下拉动时,就能使前连杆和后连杆自动叠合,同时后连杆通过其铰支轴带动座管向前移动,此时只要将座管沿其铰支轴逆针转动,即可使后叉的后端向前收合,将座管和主梁部分重叠,实现对车架折叠;当拉直下连杆的前连杆和后连杆时,同时转动座管,将座管和主梁恢复原位即可骑行,结构合理、紧凑。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车架折叠和打开过程中,无需拆装任何零部件,简化了结构,折叠或打开车架迅速,操作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由于在车把上还加设了折叠机构,使折叠后的车架体积更小,而便于存放和运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车架安装在整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把;2—主梁;3—车把折叠机构;4—立管;5—前叉;6—下连杆;6-1—后连杆;6-2—前连杆;7—曲柄;8—电池;9—后叉;10—座管;10-1—铰支座;10-2—加强板;11—连杆;11-1—减震器;11-2中连杆;12—前轮;13—链传动机构;14—后轮;15—鞍座。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带有立管4的主梁2、座管10和固定在座管10上的后叉9,后叉9通过后轴与后轮14连接,主梁2的下部焊有中接头,中轴安装在中接头上,中轴、传动链以及后轴上的链轮构成链传动机构13,并由装在后轴上的电机驱动,中轴上装有曲柄7,装在座管10后部的电池8为电机提供电源,座管10的上部装有鞍座15,立管4内装前叉5,前叉5的上部装有车把1,其下部与前轮12连接。

图1所示,主梁2的后端与座管10之间铰接有连杆11,为了能提高车架的减震效果,以提高骑行者的舒适性,该连杆11由同轴铰接的减震器11-1和中连杆11-2构成,减震器11-1和中连杆11-2呈八字形,减震器11-1和中连杆11-2同轴端则通过同一个轴销铰接在主梁2的后端,而减震器11-1和中连杆11-2的另一端则通过轴销分别铰接在座管10的两处,该减震器11-1由两端的弹簧座和设置在两弹簧座之间的减震弹簧构成,减震器11-1和中连杆11-2不仅作为主梁2与座管10之间的连接件,而且还起到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杆11还可由同轴铰接的上连杆和中连杆11-2构成,上连杆和中连杆11-2呈八字形,上述的上连杆和中连杆11-2可制成整体结构,也可如
图1所示,为分体组装式结构,上连杆和中连杆11-2通过轴销分别铰接在主梁2的后端和座管10上,在座管10位于连杆11铰支轴的下侧与主梁2的前侧之间也通过轴销分别与下连杆6的两端铰接,而下连杆6由相互铰接的前连杆6-2和后连杆6-1构成,因此连杆11和下连杆6将主梁2以及座管10连接构成一个连杆机构。见图3所示,当前连杆6-2和后连杆6-1通过其铰支轴回旋转动叠合时,座管10绕中连杆11-2上的铰支轴逆针转动,此时后叉9的后端则向前收合,使连接在前叉5上的前轮12和后叉9上的后轮14前后并置。

图1所示,座管10上设有加强板10-2,中连杆11-2和后连杆6-1则分别通过轴销铰接在加强板10-2上,最好中接头也焊接在该加强板上,在座管10的上部设有铰接座10-1,减震器11-1或上连杆通过轴销铰接在该铰接座10-1上。

图1~3所示,在立管4上还装有车把1,为了能进一步对车架进行折叠,车把1上设有折叠机构3,该折叠机构3由上连板、下连板、转轴、快拆手柄、锁轴及调节螺母构成,上连板与车把1的上部连接,而下连板与车把1的另一部分连接,通过快拆手柄将上连板和下连板拆开或连接,对车把1进行折叠和连接。
本实用新型为了能提高后叉9的机械强度,后叉9的管截面为扁椭形,而且在后叉9前部的管壁上还还焊接有加强筋,而后叉9的后端为具有槽口的勾爪状。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包括带有立管(4)的主梁(2)、座管(10)和固定在座管(10)上的后叉(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的后端侧与座管(10)之间铰接有连杆(11),且座管(10)位于连杆(11)铰支轴的下侧与主梁(2)的前侧之间铰接有下连杆(6),下连杆(6)由相互铰接的前连杆(6-2)和后连杆(6-1)构成,主梁(2)、座管(10)、连杆(11)以及下连杆(6)构成连杆机构,前连杆(6-2)和后连杆(6-1)沿其铰支轴回旋转动叠合,座管(10)绕连杆(11)上铰支轴逆针转动,后叉(9)的后端向前收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11)由同轴铰接的减震器(11-1)和中连杆(11-2)构成,且减震器(11-1)和中连杆(11-2)呈八字形分别铰接在主梁(2)的后端和座管(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11)由同轴铰接的上连杆和中连杆(11-2)构成,且上连杆和中连杆(11-2)呈八字形并分别铰接在主梁(2)的后端和座管(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管(10)上设有加强板(10-2),中连杆(11-2)和后连杆(6-1)分别铰接在加强板(10-2)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10)的上部设有铰接座(10-1),减震器(11-1)或上连杆的一端铰接在该铰接座(1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管(4)上还装有车把(1),且车把(1)上设有折叠机构(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叉(9)的管截面为扁椭形,且后叉(9)的后端为具有槽口的勾爪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动自行车折叠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叉(9)前部的管壁上还焊接有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折叠避震车架,包括带有立管的主梁、座管和固定在座管上的后叉,所述主梁的后端侧与座管之间铰接有连杆,且座管位于连杆铰支轴的下侧与主梁的前侧铰接有下连杆,下连杆由相互铰接的前连杆和后连杆构成,主梁、座管、连杆以及下连杆构成一个连杆机构,前连杆和后连杆通过其铰支轴回旋转动叠合,座管绕连杆上铰支轴逆针转动,后叉的后端向前收合。本实用新型只需推拉下连杆即能方便折叠或打开车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操作快捷的特点。
文档编号B62K15/00GK2835059SQ20052007458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7日
发明者徐守成 申请人:徐守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