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的轮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5107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车用的轮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用的轮辋,具体涉及一种一体注塑成型的轮辋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近年来普及使用的一种交通工具,其车轮驱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轮毂式电机传动结构,另一种是在车轮上设置一圈齿轮圈,电机输出轴上设置一小齿轮,通过小齿轮直接传动齿轮圈来驱动车轮,例如中国专利申请200320119599.8中公开的结构。然而,这种结构需要在驱动轮的一侧增加齿轮圈的固定装置,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安装麻烦。另外,由于齿轮圈设置在车轮内侧,齿轮圈中容易嵌进泥沙等杂物,电动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泥沙的存在会磨损齿轮圈,影响齿轮圈和小齿轮之间的啮合效果。因此,使用这种车轮驱动结构的电动车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重新安装新的齿轮圈,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安装的电动车用的轮辋,以便延长轮辋的使用寿命,降低齿轮圈的更换频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车用的轮辋,包括胎圈座、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两侧的一对轮缘和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内侧的复数个辐条,所述一对轮缘中的至少一个轮缘上设有复数个凸齿,所述复数个凸齿在轮缘的内侧形成齿轮圈结构,所述胎圈座、轮缘、辐条和凸齿为一体注塑成型形成的整体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对轮缘上均设有复数个凸齿,所述复数个凸齿分别在一对轮缘的内侧形成齿轮状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轮缘上设有复数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轮缘的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辐条上设有凹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齿轮圈结构是一体注塑成型的设置在轮缘内侧的,因此无需安装齿轮圈,整个轮辋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安装成本;2、由于胎圈座两侧的一对轮缘上均设有齿轮圈结构,因此当其中一侧的齿轮圈磨损后,可以将整个轮辋翻转,使用另一侧的齿轮圈,延长了轮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轮辋的更换频率;3、由于轮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了复数个凹槽,辐条上设有凹孔,因此减轻了轮辋的重量,节省了原材料的用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其中1、胎圈座;2、轮缘;3、辐条;4、凸齿;5、凹槽;6、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电动车用的轮辋,包括胎圈座1、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1两侧的一对轮缘2和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1内侧的复数个辐条3,所述一对轮缘2上均设有复数个凸齿4,所述复数个凸齿4分别在一对轮缘2的内侧形成齿轮圈结构。
所述胎圈座1、轮缘2、辐条3和凸齿4为一体注塑成型形成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缘2上还设有复数个凹槽5,所述凹槽5沿所述轮缘2的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辐条3上还设有凹孔6。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用的轮辋是一体注塑成型形成的结构,因此无需安装齿轮圈,整个轮辋结构简单,降低了制造安装成本;而且胎圈座两侧的一对轮缘上均设有齿轮圈结构,因此当其中一侧的齿轮圈磨损后,可以将整个轮辋翻转,使用另一侧的齿轮圈,延长了轮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轮辋的更换频率。
由于轮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了复数个凹槽,辐条上设有凹孔,因此减轻了轮辋的重量,节省了原材料的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车用的轮辋,包括胎圈座[1]、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1]两侧的一对轮缘[2]和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1]内侧的复数个辐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轮缘[2]中的至少一个轮缘[2]上设有复数个凸齿[4],所述复数个凸齿[4]在轮缘[2]的内侧形成齿轮圈结构,所述胎圈座[1]、轮缘[2]、辐条[3]和凸齿[4]为一体注塑成型形成的整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轮缘[2]上均设有复数个凸齿[4],所述复数个凸齿[4]分别在一对轮缘[2]的内侧形成齿轮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用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缘[2]上设有复数个凹槽[5],所述凹槽[5]沿所述轮缘[2]的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车用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辐条[3]上设有凹孔[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用的轮辋,包括胎圈座、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两侧的一对轮缘和固定地设置在所述胎圈座内侧的复数个辐条,所述一对轮缘上均设有复数个凸齿,所述复数个凸齿分别在一对轮缘的内侧形成齿轮圈结构,所述胎圈座、轮缘、辐条和凸齿为一体注塑成型形成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车用的轮辋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安装,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齿轮圈的更换频率。
文档编号B62M11/00GK2931282SQ200620074608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9日
发明者崔晓宏 申请人:崔晓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