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099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推车,具体指一种可升降的、以方便物品搬运的手推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具有方便运送物品的功能。而在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内较常见的手推车,其结构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即手推车由车体、位于车体下部的滚轮和固定在车体上的把手组成,车体的底板即为承重板。工作人员在进行图书资料装卸时,由于无法改变车体底板的高度,必须经过多次弯腰动作,才能实现图书资料的装卸工作。显然,这样的作业,增加了工作强度,使工作人员在长时间工作后,引发腰椎不适,严重时引起腰椎病变等职业病。同时由于车体底板的位置较低,在不弯腰放置图书时,很容易将图书资料损坏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为此,人们设计出升降式手推车,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410210Y的《升降台式手推车》就披露了这样一种搬运工具,在该手推车的底架上设置了由传动机构驱动的升降机构,承重板放置在升降机构之上,且升降机构由剪式升降支架、稳定拉杆、支架开合拉杆来实现,传动机构则由摇把、皮带轮、倒顺螺杆和固定在开合拉杆上的螺母组成。使用时,旋转摇把,通过皮带轮的传动,使倒顺螺杆旋转,螺母在倒顺螺杆上的移动,来达到剪式升降支架的开合。因此采用这样的升降式手推车,可对装卸及搬运货物带来很大的方便。但从其结构上分析后可知由于承重板的升降,须操作摇把后才能实现,而无法使承重板随自身的承重量进行自动升降。且随着货物的增加,转动摇把也变得更加吃力,所以工作人员仍无法轻松地作业。再者,采用皮带轮、螺杆、螺母结构,使得整个手推车结构复杂化。
目前,也有采用液压的方式来升降承重板,如中国授权公告号为CN2071149U的《手推液压平台搬运车》就公开了这样的方案,使用时,通过连续踏动踏脚架,使千斤顶的活塞杆前移,通过耳环推动联接轴转动,导致各滚轮在各自的导轨上运动,也可实现该方案中的面板升降。但该搬运车同样存在着面板不能随自身的承重量自动升降的弊端,且还具有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缺陷;同时由于千斤顶的存在,使得面板升降范围小,无法降至车体底板,由此损失了搬运车的部分容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托板能随自身承重量自动升降,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更加方便的手推车。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手推车包括车体、安装在车体下部的车轮、支撑并横向滑动于车体底座上的第一滑杆、第二滑杆以及位于车体底座上的两组升降支架和置于两组升降支架上的托板,其中,所述的各升降支架设计成由中部铰接成一体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形成的剪叉式结构,且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的托板相滑动连接,而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的两端相转动连接,各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则分别与上述第二滑杆两端相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设置有使所述的第一、第二滑杆始终具有相对滑动趋势的拉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的第一滑杆、第二滑杆上分别设有多个相对应、供所述的拉簧两端挂设的安装孔。利用各安装孔,可随时方便地增减拉簧的根数,使托板的升降灵敏度与物品的重量相对应。
所述的托板可以由面板和位于面板下方的上框架拆装而成,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则可以分别与上框架相滑动连接。借助于拆装结构,以便于制作、安装和维修。
在上述方案中,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以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为佳,而在所述上框架中则设有与各第一轴承相对应配合的上横向滑槽。同样,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两端部最好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而在所述的底座上则设有与各第二轴承相对应的下横向滑槽。这样使各支撑杆和各滑杆在滑动过程中,阻力小,能灵活自如地实现各支架的升降。当然,也可在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下端部上安装有滚轮,而在托板和底座上设有供滚轮在其内滚动的上、下导轨,这样的方案也同样能实现上述阻力小,灵活滑动、升降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将车体底座设计成由相互拆卸连接的基架和下框架组成,上述下横向滑槽设在所述的下框架上。这样也能达到便于安装、维修和运输的目的。
非常有益的是,在托板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柱,而在所述车体侧壁上开有供各导向柱伸出的纵向导向槽,采用这样的方案,可有效地防止因物品放置不均匀而出现托板与车体侧壁的碰撞现象。同时为了减小导向柱与纵向导向槽之间的磨擦,在各导向柱上还可以安装有位于对应纵向导向槽中的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以各支撑杆中部的铰接点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使放置在托板上的物品自重所产生的力矩与拉簧拉力力矩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随着物品的增减,托板的高度是自动调节的,这样在作业过程中,无需操作,就可使放置在托板上的物品高度始终自动地处于某个水平面上,从而大大地方便了物品的取、放作业,为使用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同时又因为拉簧是横向放置的,所以无需其它操作件,使手推车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托板升降活动范围大的特点。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手推车包括车体1、两组升降支架2和置于两组升降支架上的托板3,其中,车体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车轮,车体的底座制成框架结构,即由基架11和通过螺栓固定在基架上的下框架12组成。第一滑杆4、第二滑杆5支撑于下框架12上并可沿着下框架滑动。为了减小各滑杆的滑动阻力,在上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两端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而在下框架上则设有与各第二轴承相对应的下横向滑槽121,通过各轴承在各自横向滑槽内的运动,来提高各滑杆的滑动灵活度。
各组升降支架2则设计成由中部铰接成一体的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所形成的剪叉式结构,为了使各组支架的升降运动更加平稳,各组升降支架的铰接用同一个中轴23来实现。同时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分别与托板3相滑动连接。在这里,考虑到安装、维修的方便,托板由上框架32和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在上框架上的面板31组成,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则分别与该上框架相滑动连接。为了使各支撑杆也能相对于上框架灵活滑动,在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还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而在上框架中则设有与各第一轴承相对应配合的上横向滑槽321。各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分别套在第一滑杆4的两端上,以实现转动连接。各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部则以同样的方式分别套在第二滑杆5两端上,使各第二支撑杆也能相对于第二滑杆转动。
上述第一滑杆4、第二滑杆5之间依次并列地挂设有三根拉簧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杆、第二滑杆上分别加工有对应的安装孔,各拉簧6的两端分别横向挂设在各自安装孔中,使第一、第二滑杆始终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使各拉簧自然状态下,托板的高度与车体侧壁的高度大致相持平。
考虑到物品的轻重不同,在上述第一、第二滑杆上加工有多个备用安装孔7,根据需要,可随时通过备用安装孔来增减拉簧的根数,从而可方便地调节拉簧的作用力,确保托板按需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框架32各侧邻近两端的部位处还分别设有导向柱322,各导向柱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轴承安装有滑轮8,而在车体侧壁上则开有供各滑轮滑动的纵向导向槽13,这样可防止因物品放置不均匀,而使托板与车体之间产生摩擦。
当本实施例的手推车被应用于图书馆时,只要将图书9放置在托板上,随着图书的增加,各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向外侧滑动,带动第一、第二滑杆向外侧滑动,拉簧被逐渐拉伸,托板下降,即得到如图1所示的动态平衡状态。显然,在这装书过程中,托板上方的最上层的图书一直保持在同一高度上。反之,卸图书时,随着托板上图书的减小,拉簧逐渐回缩,第一、第二滑杆内移,导致各支撑杆的上、下端分别向内侧滑动,托板升高。因此在整个卸图书过程中,托板上的最上层图书也一直处于同一高度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推车,其包括车体(1)、安装在车体下部的车轮、支撑并横向滑动于车体底座上的第一滑杆(4)、第二滑杆(5)以及位于车体底座上的两组升降支架(2)和置于两组升降支架上的托板(3),其中,所述的各升降支架(2)设计成由中部铰接成一体的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所形成的剪叉式结构,且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的托板相滑动连接,而各第一支撑杆(21)的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杆(4)的两端相转动连接,各第二支撑杆(22)的下端部则分别与上述第二滑杆(5)两端相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杆(4)和第二滑杆(5)之间设置有使所述的第一、第二滑杆始终具有相对滑动趋势的拉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杆(4)、第二滑杆(5)上分别设有多个相对应、供所述的拉簧(6)两端挂设的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板(3)由面板(31)和位于面板下方的上框架(32)拆装而成,所述的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分别与该上框架(32)相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第一、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部分别安装有第一轴承,而在所述上框架(32)中则设有与各第一轴承相对应配合的上横向滑槽(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轴承,而在所述的车体底座上则设有与各第二轴承相对应的下横向滑槽(1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体底座由相互拆卸连接的基架(11)和下框架(12)组成,上述下横向滑槽(121)设在所述的下框架(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1)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柱(322),而在所述车体的侧壁上开有供各导向柱伸出的纵向导向槽(1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导向柱上安装有位于对应纵向导向槽中的滑轮(8)。
全文摘要
一种手推车,其包括车体、第一、第二滑杆以及位于车体底座上的两组升降支架和置于升降支架上的托板,各升降支架设计成由中部铰接成一体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形成的剪叉式结构,其特征在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之间设置有使第一、第二滑杆始终具有相对滑动趋势的拉簧。由于本发明以各支撑杆中部的铰接点为支点,利用杠杆原理,使放置在托板上的物品自重所产生的力矩与拉簧拉力力矩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即随着物品的增减,托板的高度是自动调节的,这样在作业过程中,无需操作,就可使放置在托板上的物品高度始终自动地处于某个水平面上,从而大大地方便了物品的取、放作业,为使用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同时具有结构紧凑、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托板升降活动范围大的特点。
文档编号B62B3/00GK101032974SQ20071006790
公开日2007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5日
发明者徐军, 周宗武, 王松泉, 刘鸿伟 申请人:宁波市远望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