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02650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部件,更具体的说是一种婴儿车的靠 背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婴儿在婴儿车上坐、卧的不同需要,婴儿车的靠背都要 可调节角度,现有的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是通过在扶手处设置控制 机构,在靠背上设置调节机构,这样机构整个靠背调节机构就很复杂, 操作不方便。现有婴儿车的靠背就靠调节机构的调节部位两点支撑, 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够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稳 定性和安全性不够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安全 的婴儿车靠背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包括车体座,在车体座上设有一对 扶手支杆,其特征在于在两扶手支杆之间设有能相对扶手支杆摆动 的靠背,靠背的侧边通过两连杆与车体座或扶手支杆铰接,靠背上设 有与车体座上的限位杆配合控制靠背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控制机构p
如上所述的一种嬰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角度
调节控制机构包括连接在靠背上的壳座,在壳座内设有凹槽,在凹槽 内设有拉动块,拉动块一端连接有拨动件,拨动件穿设在设置在壳座 上的固定轴上并可绕固定轴转动,拨动件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拉动块 上,另一端插在滑块的滑槽内,滑块上设有卡台与限位杆上的卡位配 合限位,壳座上设有限制靠背后翻的限位耳板P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座 上设有横向槽,横向槽内设置有在其内横向滑动的两个滑块,滑块内 设置有横向孔,横向孔内设有横向复位弹簧,横向复位弹簧的两端分 别顶住两滑块使滑块向两边复位。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座 上设有纵向凹槽,在纵向凹槽内设有纵向复位弹簧,纵向复位弹簧一 端顶在凹槽槽壁上,另一端顶在拉动块耳板凹槽内使拉动块纵向复 位i)如上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动 块的一端设有凹槽,在凹槽的槽壁上设有销轴孔,拨动件设有铰接孔 的一端插设在凹槽内,销轴穿过销轴孔和铰接孔将拉动块和拨动件铰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1、 本实用新型在靠背和车体之间设置靠背调节装置,调节滑块自 动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 本实用新型靠背的侧边与车体座的扶手杆以及两连杆构成四杆 机构且靠背调节控制机构与车体座上的台阶形成靠背支撑,稳
定性和安全性更高,靠背不易晃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后视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控制机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角度调节控制机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包括车体座l,在车体座l上设有 一对扶手支杆101,扶手支杆101固定连接在车体座1上,在两扶手 支杆101之间设有能相对扶手支杆101摆动的靠背2,靠背2的侧边 201通过两连杆3、 4与车体座1或扶手支杆101铰接,形成四杆机 构,靠背2上设有与车体座1上的限位杆102配合控制靠背2倾斜角 度的角度调节控制机构6。角度调节控制机构6包括连接在靠背2上的壳座7,在壳座7内 设有凹槽701,在凹槽701内设有拉动块8,拉动块8—端连接有拨 动件9,拨动件9穿设在壳座7上的固定轴702上并可绕固定轴702 转动,拨动件9 一端通过销轴10铰接在拉动块8上,另一端插在滑 块11的滑槽1101内,滑块11上设有卡台1102与限位杆102上的卡 位103配合限位,壳座7上设有限制靠背后翻的限位耳板703。壳座 7上设有横向槽704,橫向槽704内设置有在其内横向滑动的两个滑块ll,滑块ll内设置有横向孔1103,横向孔1103内设有横向复位 弹簧12,横向复位弹簧12的两端分别顶住两滑块11使滑块11向两 边复位。壳座7上设有纵向凹槽705,在纵向凹槽705内设有纵向复 位弹簧13,纵向复位弹簧13—端顶在凹槽705槽壁上,另一端顶在 拉动块8耳板凹槽801内使拉动块8纵向复位。拉动块8的一端设有凹槽802,在凹槽802的槽壁上设有销轴孔 803,拨动件9设有铰接孔901的一端插设在凹槽802内,销轴10穿 过销轴孔803和铰接孔901将拉动块8和拨动件9铰接。需要将婴儿车的靠背调整向后倾时,只要用手将拉动块8往上 拉,横向复位弹簧12和纵向复位弹簧13同时被压縮,拉动块8上滑 的同时带动拨动件9绕固定轴702转动,拨动件9的另一端拨动滑块 11,使之向中间横向滑动,滑块11脱离限位杆102的上端面,此时, 靠背2就可转动,当靠背2向后转动到滑块11上的卡台1102可以卡 入卡位103时,横向复位弹簧12和纵向复位弹簧13推动滑块复位弹 出,卡台1102被卡位103卡住,同时限位耳板703卡在限位杆102 的上端面,此时靠背2就被固定住。需要将婴儿车的靠背调整向前时,同样用手将拉动块8往上拉, 橫向复位弹簧12和纵向复位弹簧13同时被压縮,拉动块8上滑的同 时带动拨动件9绕固定轴702转动,拨动件9的另一端拨动滑块11, 使之向中间横向滑动,滑块11脱离卡位103,此时靠背2就可转动, 当靠背向前转动到滑块11可以卡入限位杆102的上端面时,横向复 位弹簧12和纵向复位弹簧13推动滑块复位弹出,滑块ll下表面
在限位杆102上端面,靠背2就被固定住,实现了靠背2角度的调整(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包括车体座(1),在车体座(1)上设有一对扶手支杆(101),其特征在于在两扶手支杆(101)之间设有能相对扶手支杆(101)摆动的靠背(2),靠背(2)的侧边(201)通过两连杆(3、4)与车体座(1)或扶手支杆(101)铰接,靠背(2)上设有与车体座(1)上的限位杆(102)配合控制靠背(2)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控制机构(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角度调节控制机构(6)包括连接在靠背(2)上的壳座(7) ,在壳座(7)内设有凹槽(701),在凹槽(701)内设有拉动块(8) ,拉动块(8) —端连接有拨动件(9),拨动件(9)穿设在壳座 (7)上的固定轴(702)上并可绕固定轴(702)转动,拨动件(9)一端通过销轴(10)铰接在拉动块(8)上,另一端插在滑块(11) 的滑槽(1101)内,滑块(11)上设有卡台(1102)与限位杆(102) 上的卡位(103)配合限位,壳座(7)上设有限制靠背后翻的限位耳 板(70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壳座(7)上设有横向槽(704),横向槽(704)内设置 有在其内横向滑动的两个滑块(11),滑块(11)内设置有横向孔(1103),横向孔(1103)内设有横向复位弹簧(12),横向复位弹簧 (12)的两端分别顶住两滑块(11)使滑块(11)向两边复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壳座(7)上设有纵向凹槽(705),在纵向凹槽(705) 内设有纵向复位弹簧(13),纵向复位弹簧(13) —端顶在凹槽(705) 槽壁上,另一端顶在拉动块(8)耳板凹槽(801)内使拉动块(8) 纵向复位。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拉动块(8)的一端设有凹槽(802),在凹槽(802)的 槽壁上设有销轴孔(803),拨动件(9)设有铰接孔(901)的一端插 设在凹槽(802)内,销轴(10)穿过销轴孔(803)和铰接孔(901) 将拉动块(8)和拨动件(9)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车的靠背调节装置,包括车体座,在车体座上设有一对扶手支杆,其技术方案的要点是,在两扶手支杆之间设有能相对扶手支杆摆动的靠背,靠背的侧边通过两连杆与车体座或扶手支杆铰接,靠背上设有与车体座上的限位杆配合控制靠背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控制机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够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安全的婴儿车靠背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设有靠背调节装置,调节滑块自动复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靠背的侧边与车体座的扶手杆以及两连杆构成四杆机构且靠背调节控制机构与车体座上的台阶形成靠背支撑,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靠背不易晃动。
文档编号B62B9/00GK201012701SQ20072004887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5日
发明者何云峰 申请人:中山乐美达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