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6941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技术领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
技术背景目前的自行车种类繁多,其车体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类别而简化设计成不同的结构, 一些自行车可供使用者在平坦的路面乘骑或运动之用; 一般为前 后两个小轮,前架与后架之间可活动,并可以4艮据在行进过程中的路面情况进 行适当的调整。但此类运动车的底梁支撑不稳定,前架与后架缺少枢纽机构, 并且使用后在放置时占用一定的空间,存在着无法折叠的缺陷。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可折 叠、使用不灵活、稳定性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包括两根铝方杆、横杆连接桥、折叠块、转动铝块、 弹簧及控制按钮,铝方杆的下部连接有转动铝块,铝方杆靠近横杆连接桥的一 端设有凹槽,横杆连接桥上设有若干固定条以及一个控制按钮,横杆连接桥与 两根铝方杆上均设有对应的螺丝孔;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折叠块与横杆连接桥 的控制按钮,折叠块插入两根铝方杆的凹槽中,把六角螺丝穿过横杆连接桥与 两根铝方块的螺丝孔中,将两根铝方块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 连接。当按下控制按钮时,折叠块从凹槽中弹出,两根铝方块即可自由折叠。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运动车折叠横杆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按扭可方便的实现 运动车使用时的伸展状态和闲置时的折叠状态,使用灵活,易于携带;铝方杆 的稳定性好,装置的结构筒单且适用,减少了不必要的摩擦。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l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动车折叠横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动车折叠横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动车折叠橫杆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铝方杆;2、横杆连接桥;3、折叠块;4、转动铝块;5、凹槽;6、弹 簧;7、六角螺丝;8、螺丝孔;9、固定条;10、控制按钮;11、前架;12、后 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动车折叠4黄杆,包括铝方杆l、 横杆连接桥2、折叠块3、转动铝块4、弹簧6及控制按钮10,铝方杆l的下部 连接一个具有减少摩擦作用的转动铝块4,铝方杆1靠近横杆连接桥2的一端 设有凹槽5,横杆连接桥2上设有若干固定条9以及一个控制按钮10,横杆连 接桥2与两根铝方杆1上均设有对应的螺丝孔8;弹簧6的两端分别连接折叠 块3与横杆连接桥2的控制按钮10,折叠块3插入两根铝方杆1的凹槽5中, 把六角螺丝7穿过横杆连接桥2与两根铝方块1的螺丝孔8中,从而实现整个 装置的连接。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运动车折叠横杆,使用时,可将每 个铝方杆1的另外一端分别与运动车的前架11及后架1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并可通过控制按钮10利用弹簧6的伸缩来控制横杆连接桥2下方的折叠块3。 当运动时,两根铝方块l被固定在一条直线上;当按下控制按钮10时,折叠块 3从凹槽中弹出,两根铝方块l即可自由折叠,易于存放。
权利要求1、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包括两根铝方杆(1)横杆连接桥(2)、折叠块(3)、转动铝块(4)、弹簧(6)及控制按钮(10),其特征在于铝方杆(1)的下部连接一个转动铝块(4),铝方杆(1)靠近横杆连接桥(2)的一端设有凹槽(5),横杆连接桥(2)上设有若干固定条(9)及控制按钮(10),横杆连接桥(2)与两根铝方杆(1)上均设有螺丝孔(8);弹簧(6)的两端分别连接折叠块(3)与控制按钮(10),折叠块(3)插入两根铝方杆(1)的凹槽(5)中,六角螺丝(7)穿过横杆连接桥(2)和螺丝孔(8)将两根铝方块(1)连接固定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车折叠横杆,包括两根铝方杆、横杆连接桥、折叠块、转动铝块、弹簧及控制按钮,其特征在于铝方杆的下部连接转动铝块,铝方杆靠近横杆连接桥的一端设有凹槽,横杆连接桥上设有若干固定条以及一个控制按钮,横杆连接桥与两根铝方杆上均设有对应的螺丝孔;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折叠块与横杆连接桥的控制按钮,折叠块插入两根铝方杆的凹槽中,把六角螺丝穿过横杆连接桥与两根铝方块的螺丝孔中,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连接。当按下控制按钮时,折叠块从凹槽中弹出,两根铝方块即可自由折叠。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可折叠,使用灵活,易于携带;铝方杆的稳定性好,装置的结构简单且适用。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023596SQ20072014073
公开日2008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日
发明者徐勇强 申请人:徐勇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