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6734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折叠的休闲运动型电动自行车,属于电动自行车 制造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由于无需人力驱动且速度适中、体积小, 深受大众的亲睐。其不足之处 一是笨重,不美观;二不可以折叠,存放占地
面积大。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既轻巧,又可折叠存放 的电动自行车。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1、电动车车把轴由上轴、下轴构成,是本 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车把轴的上轴、下轴通过锁紧装置 将上轴、下轴锁扣连接,不仅可以确保电动车的正行驾驶,而且不用时,打开 锁紧装置,又可将车把折叠。2、车架梁由斜向纵梁和横梁构成,斜向纵梁与横 梁交界处开有轴孔且与后轮支架上的轴孔采用销轴铰接,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之二。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使后轮支架及后轮支架上的轮等其它配件随后 轮支架折叠,从而达到紧凑、减少占用场地的目的。3、斜向纵梁采用锁扣与后 轮支架构成锁扣连接,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之三。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关闭锁 扣,可以确保后轮支架与车架梁成整体结构;打开锁扣,可以确保后轮支架及 其配件随后轮支架折叠。4、将蓄电池的设计在车架梁上,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特 征之一。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蓄电池安装在靠近车把的车架梁上,稳定好,且 不阻妨车子的折叠。
技术方案所述的电动车车把轴由上轴、下轴构成,上轴、下轴通过锁紧装置将上轴、下轴锁扣连接且可开锁折叠;所述的车架梁由斜向纵梁和横梁构成
且斜向纵梁与横梁交界处开有轴孔且与后轮支架上的轴孔采用销轴铰接且可转 动,斜向纵梁采用锁扣与后轮支架构成锁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 一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安全可
靠;二是节能环保、便于操作;三是方便折叠,减少了存放所占用的面积。


图1是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俯视图。
图2是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主视图。
图3是车架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车把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折叠后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h参照图1 4。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它包括电动自动行车1, 电动自行车的制作系现有技术,在此不作叙述。所述的电动车车把轴5由上轴、 下轴构成,上轴、下轴通过锁紧装置6将上轴、下轴锁扣连接且可开锁折叠, 锁紧装置6由上扣10、下扣13、锁扣11和销轴12构成,上扣10和下扣13采 用销轴12铰接,锁扣12与下扣13或与上扣10连接且用于将上扣10或将下扣 13锁定,上扣10与车把的上轴连接、下扣与车把轴的下轴13连接;所述的车 架梁4由斜向纵梁4-2和横梁4-1构成且斜向纵梁4-2与横梁4-1交界处开有 轴孔9且与后轮支架8上的轴孔9采用销轴铰接且可转动,斜向纵梁4-2采用 锁扣7与后轮支架8构成锁扣连接。脚踏轴3安装在前轮上方的轴上。蓄电池2 安装在车架梁4上。其折叠方法参照附图5。打开车把上的锁紧装置6,车把 可以绕着车把轴往逆时针方向折叠。后轮支架8和车架梁4之间用转轴连接, 打开锁扣7时后轮支架8可以绕着转轴逆时针转动。
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 这些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 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它包括电动自动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车车把轴由上轴、下轴构成,上轴、下轴通过锁紧装置将上轴、下轴锁扣连接且可开锁折叠;所述的车架梁由斜向纵梁和横梁构成且斜向纵梁与横梁交界处开有轴孔且与后轮支架上的轴孔采用销轴铰接且可转动,斜向纵梁采用锁扣与后轮支架构成锁扣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是所述的锁紧装置由 上扣、下扣、锁扣和销轴构成,上扣和下扣采用销轴铰接,锁扣与下扣或上扣 连接且用于将上扣或下扣锁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的休闲运动型可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所述的电动车车把轴由上轴、下轴构成,上轴、下轴通过锁紧装置将上轴、下轴锁扣连接且可开锁折叠;所述的车架梁由斜向纵梁和横梁构成且斜向纵梁与横梁交界处开有轴孔,与后轮支架上的轴孔采用销轴铰接且可转动,斜向纵梁采用锁扣与后轮支架构成锁扣连接。优点一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制造、安全可靠;二是节能环保、便于操作;三是方便折叠,减少了存放所占用的面积。
文档编号B62K15/00GK201151443SQ20072018432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1日
发明者庄德峰, 荣 潘 申请人:浙江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