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398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为改善折叠式婴儿车的便携性能,通常希望能尽量 减小婴儿车折叠后的体积。由于推车车架的各杆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设置不 合理,有些车架满足了折叠后体积较小,但推杆在折叠后无法竖直向上,并且 前后轮无法形成对推车车架的支撑,使用者拿取时较不便。有些实现了推车车 架在折叠后的自立,但推车车架折叠后的体积又较大,不便于运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婴儿车,其推车车架折叠后推把杆的上端部能依然 竖直向上且前轮及后轮形成对推车车架的支撑,并且折叠后体积较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前轮组件、后轮 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通 常是设置在两根杆件之间,并且只要能将车架锁定即可,不限于设置于哪两根 杆件之间,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
第一前轮支架、第二前轮支架、第一后轮支架、第二后轮支架;
第一扶手架,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上部、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的上部、 所述的第一扶手架的前部三个部件中的两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第三 个部件与前述两个转动连接的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轴线 a与轴线a'可以是同一轴线也可以是两根相平行的轴线;
第二扶手架,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上部、 所述的第二扶手架的前部三个部件中的两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第三 个部件与前述两个转动连接的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同样 的,轴线a与轴线a,可以是同一轴线也可以是两根相平行的轴线;
第一推杆,所述的第一扶手架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二扶手架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轴线a、所述的轴线a'相平行,
所述的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一摆杆,所述的第一摆杆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相转动地连接,所述
的第一摆杆的大致中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摆杆,所述的第二摆杆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相转动地连接,所述 的第二摆杆的大致中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连杆,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相转动地连接;
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的横向尺寸减小的前撑架,所述的前撑架是由第 一撑杆、第二撑杆两根杆件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所构成的,所述的第 一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下部通过第一转接件相转动地设置, 所述的第一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摆杆或者所述的第二连杆通过第四转 接件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通过第二 转接件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摆杆或者所述 的第一连杆通过第三转接件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前撑架的作用是使得在推车 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其横向的刚性较强并且不影响推车车架的折叠;
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的横向尺寸减小的后撑架,所述的后撑架设置于 第一后轮支架、第二后轮支架、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之间,或者所述的后撑架 设置于第一后轮支架、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第一摆杆及第二摆杆之间,或者 所述的后撑架仅仅设置在第一后轮支架与第二后轮支架之间,所述的后撑架的 结构不限,只要能达到在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使其横向的刚性较强并且不 影响推车车架折叠的结构都能使用;
推车车架的横向与轴线a的延伸方向相一致,折叠时,先将锁定机构解锁, 再将第一推杆及第二推杆一起向下按,在两推杆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摆杆 及所述第二摆杆转动,所述的第一摆杆的后部及第二摆杆的后部分别向下压, 而第一摆杆前部及第二摆杆的前部分别向上翘起,从而使得所述的第一连杆的 端部及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后端部也同时向上翘起,从而使得第一前轮支架相对 所述第一后轮支架靠拢,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相对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靠拢, 从而使得前撑架与后撑架也折叠,推车车架的上下尺寸减小、前后尺寸减小、 横向尺寸也减小,推车车架便处于折叠位置。
所述的第一推杆与所述的第二推杆之间设置有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的横向尺寸减小的横撑,所述的横撑的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的上部相转动 地连接,所述的横撑的另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所 述的横撑可以是由两根杆件其内端部相转动连接构成的,也可以是三根杆件依 次转动连接构成的。
所述的后撑架是由第三撑杆、第四撑杆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所构 成的,所述的第三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通过第七转接件相转动 地设置,所述的第三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下部或者所述的第二 摆杆通过第六转接件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四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 轮支架通过第八转接件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四撑杆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 一推杆的下部或者所述的第一摆杆通过第五转接件相转动地设置。
所述的第三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设 置,所述的第四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设置。
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撑杆 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转动设置处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的第二前 轮支架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撑杆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的转动设置处 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摆杆上的从所述的第一摆杆与所述的第一连杆的转动连接处向 前延伸形成的延伸段为第一座杆,所述的第二摆杆上的从所述的第二摆杆与所 述的第二连杆的转动连接处向前延伸形成的延伸段为第二座杆为优选,所述的 第一连杆与所述的第二连杆也可作为座位杆。
所述的第一连杆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撑杆与所 述的第一摆杆的转动设置处、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的转动连 接处之间,所述的第二连杆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撑 杆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的转动设置处、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的 转动连接处之间。
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杆 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的转动连接处和所述的第一推杆与所述的第一摆杆的转动连 接处之间;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 二连杆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的转动连接处和所述的第二推杆与所述的第二摆杆的 转动连接处之间。
所述的第一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轴线a与所述的轴线a,相重合为优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推车 车架的各杆件之间的设置合理,推车车架折叠后推把杆的上端部能依然竖直向 上,前轮及后轮形成对推车车架的支撑即折叠后能够自立,使得使用者拿取方 便,并且推车车架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运输。


附图l为本发明的展开立体附图2为本发明的折叠立体附图3为本发明的展开侧视附图4为本发明的折叠侧视图。
其中1、推车车架;2、第一前轮组件;3、第二前轮组件;4、第一后轮 组件;5、第二后轮组件;6、第一前轮支架;7、第二前轮支架;8、第一推杆; 9、第二推杆;10、第一后轮支架;11、第二后轮支架;12、第一扶手架;13、 第二扶手架;14、第一摆杆;15、第二摆杆;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 18、前撑架;19、第一撑杆;20、第二撑杆;21、后撑架;22、第三撑杆;23、 第四撑杆;24、横撑;25、第一横杆;26、第二横杆;27、横杆连接件28、 第一转接件;29、第二转接件;30、第三转接件;31、第四转接件32、第五 转接件;33、第六转接件;34、第七转接件;35、第八转接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 一种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
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所 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
第一前轮支架6,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前轮组件2;
第二前轮支架7,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二前轮组件3;
第一后轮支架10,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的下部设置有第一后轮组件4;
第二后轮支架11,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的下部设置有第二后轮组件5;
第一扶手架12,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上部、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 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扶手架12的前部三个部件绕轴线a相同轴转动地连接;
第二扶手架13,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 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扶手架11的前部三个部件绕轴线a相同轴转动地连接;第一推杆8,所述的第一扶手架12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绕轴线b相 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推杆8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IO之间设置有 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推杆8下端部的弹舌、开设在 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IO上的锁槽,锁定时弹舌插在所述的锁槽内,解锁时弹舌 脱离所述的锁槽;
第二推杆9,所述的第二扶手架13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绕轴线b相 转动地连接,同样的,所述的第二推杆9的下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之 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推杆9下端部的弹舌、 开设在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ll上的锁槽,锁定时弹舌插在所述的锁槽内,解锁 时弹舌脱离所述的锁槽;
第一摆杆14,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绕轴线c相 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大致中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绕轴线 d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摆杆15,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绕轴线c相 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大致中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绕轴线 d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连杆16,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绕轴 线f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绕轴线 e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连杆17,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绕轴 线f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绕轴线e 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轴线a、所述的轴线b、所述的轴线c、所述的轴线d、所述的轴线 e及所述的轴线f相平行;
如附图1、附图2所示,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的横向尺寸减小的前撑 架18,所述的前撑架18是由第一撑杆19、第二撑杆20两根杆件相交叉并在交 叉处相转动连接所构成的,所述的第一撑杆19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 6的下部通过第一转接件28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撑杆9的另一端部与所 述的第二摆杆15通过第四转接件31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撑杆20的一端 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通过第二转接件29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撑杆
20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通过第三转接件30相转动地设置;如附图1、附图2所示,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的横向尺寸减小的后撑 架21,所述的后撑架21是由第三撑杆22、第四撑杆23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 动连接所构成的,所述的第三撑杆22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通过 第七转接件34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三撑杆22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 杆9的下端部通过第六转接件33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四撑杆23的一端部 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通过第八转接件35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四撑杆 2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的下端部通过第五转接件32相转动地设置。 后撑架也可以仅仅设置于第一后轮支架10与第二后轮支架11之间,如外端部 分别与第一后轮支架10相转动连接的并且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一杆件及第二杆 件、外端部分别与第二后轮支架11相转动连接的并且一上一下设置的第三杆件 及第四杆件、第五杆件,第一杆件的内端部及第三杆件的内端部分别与第五杆 件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杆件的内端部及第四杆件的内端部分别与 第五杆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后撑架上设置锁定后撑架的锁定机构。
所述的第一推杆8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之间设置有可折叠的横撑24,所述 的横撑24的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横撑 24的另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横撑24包括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一 横杆25、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橫杆26、横杆 连接件27,所述的第一横杆25的内端部与所述的横杆连接件27的一端部相转 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横杆26的内端部与所述的横杆连接件27的另一端部相 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上端部、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的上端部、所述 的第一扶手架12的前部相同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所述的第二 后轮支架11的上端部、所述的第二扶手架13的前部相同轴转动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杆16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 撑杆19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转动设置处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连杆17与 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撑杆20与所述的第二前轮 支架7的转动设置处的上方。
所述的第一摆杆14上的从所述的第一摆杆14与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转动 连接处向前延伸形成的延伸段为第一座杆,所述的第二摆杆15上的从所述的第 二摆杆15与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转动连接处向前延伸形成的延伸段为第二座杆。
所述的第一连杆16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撑 杆20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转动设置处、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IO与所述的第 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之间,所述的第二连杆17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 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撑杆19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设置处、所述的第 二后轮支架11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连接处之间。
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 一连杆16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和所述的第一推杆8与所述的第 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之间;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 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杆17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连接处和所述 的第二推杆9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连接处之间。
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 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大致中部相转动 地连接。
所述的第三撑杆22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的大致中部相转动 地设置,所述的第四撑杆23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的大致中部相 转动地设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前轮组件、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第一前轮支架(6)、第二前轮支架(7)、第一后轮支架(10)、第二后轮支架(11);第一扶手架(12),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上部、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的上部、所述的第一扶手架(12)的前部三个部件中的两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第三个部件与前述两个转动连接的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第二扶手架(13),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上部、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的上部、所述的第二扶手架(11)的前部三个部件中的两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第三个部件与前述两个转动连接的部件中的一个部件绕轴线a’相转动地连接;第一推杆(8),所述的第一扶手架(12)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相转动地连接;第二推杆(9),所述的第二扶手架(13)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轴线a、所述的轴线a’相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还包括第一摆杆(14),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大致中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相转动地连接;第二摆杆(15),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大致中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相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杆(16),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相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杆(17),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相转动地连接;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1)的横向尺寸减小的前撑架(18),所述的前撑架(18)是由第一撑杆(19)、第二撑杆(20)两根杆件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所构成的,所述的第一撑杆(19)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下部通过第一转接件(28)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撑杆(19)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或者所述的第二连杆(17)通过第四转接件(31)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撑杆(20)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通过第二转接件(29)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二撑杆(20)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或者所述的第一连杆(16)通过第三转接件(30)相转动地设置;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1)的横向尺寸减小的后撑架(21),所述的后撑架(21)设置于第一后轮支架(10)、第二后轮支架(11)、第一推杆(8)及第二推杆(9)之间,或者所述的后撑架(21)设置于第一后轮支架(10)、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第一摆杆(14)及第二摆杆(15)之间,或者所述的后撑架(21)仅仅设置在第一后轮支架(10)与第二后轮支架(11)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推杆(8)与 所述的第二推杆(9)之间设置有可折叠的并允许推车车架(1)的横向尺寸减 小的横撑(24),所述的横撑(24)的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的上部 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横撑(24)的另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的上部 相转动地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撑架(21)是由 第三撑杆(22)、第四撑杆(23)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接所构成的,所述 的第三撑杆(22)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通过第七转接件(34) 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三撑杆(22)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9)的下 部或者所述的第二摆杆(15)通过第六转接件(33)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 四撑杆(23)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通过第八转接件(35)相 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四撑杆(23)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8)的下部 或者所述的第一摆杆(14)通过第五转接件(32)相转动地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撑杆(22)的 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四撑 杆(23)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设置。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6)与 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撑杆(19)与所述的第 一前轮支架(6)的转动设置处的上方,所述的第二连杆(17)与所述的第二前 轮支架(7)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撑杆(20)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 的转动设置处的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摆杆(14)上 的从所述的第一摆杆(14)与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转动连接处向前延伸形 成的延伸段为第一座杆,所述的第二摆杆(15)上的从所述的第二摆杆(15) 与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转动连接处向前延伸形成的延伸段为第二座杆。
7、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6)与 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撑杆(20)与所述的第一 摆杆(14)的转动设置处、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 的转动连接处之间,所述的第二连杆(17)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连 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撑杆(19)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设置处、所述 的第二后轮支架(11)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连接处之间。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10) 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6)与所述的第 一摆杆(14)的转动连接处和所述的第一推杆(8)与所述的第一摆杆(14)的 转动连接处之间;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11)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 连接处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杆(17)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连接处和所 述的第二推杆(9)与所述的第二摆杆(15)的转动连接处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16)的 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杆(17)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大致中部相转动地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线a与所述的 轴线a,相重合。
全文摘要
一种婴儿车,推车车架包括第一前轮支架;第二前轮支架;第一后轮支架;第二后轮支架;第一扶手架;第二扶手架;与第一扶手架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推杆;与第二扶手架的后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推杆;分别与第一推杆及第一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摆杆;分别与第二推杆及第二后轮支架相转动连接的第二摆杆;设置于第一前轮支架与第一摆杆之间的第一连杆;设置于第二前轮支架与第二摆杆之间的第二连杆;设置于两前轮支架与两摆杆之间的呈X形交叉的前撑架;后撑架。推车车架的各杆件之间的设置合理,因此推车车架折叠后推把杆的上端部能依然竖直向上且前轮及后轮形成对推车车架的支撑,使用者拿取方便,且体积较小,便于运输。
文档编号B62B7/08GK101284542SQ20081009680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5日
发明者王俊马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