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伸缩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468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倾斜伸缩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能够使倾斜伸缩柱的倾斜保持力显 著地提高。
背景技术
一般地作为具备倾斜伸缩调整机构的转向装置的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
1 (特开2005-7905 )以及专利文献2 (特开2005-125994 )中公开有利用一 个部位的杆来固定倾斜和伸缩的技术。
特別地,分析作为具体例的专利文献l的内容。在引用文献l中,在倾 斜动作中,将轴杆部件23作为支承轴,轴杆部件18和可动支架4沿倾斜长 孔而相对于固定支架3在上下方向上转动。此外,在伸缩动作中,可动支架 4经由可动支架4的伸缩长孔17而相对于轴杆部件18、 23在前后方向上移 动。倾斜动作的旋转轴在伸缩动作时能够滑动,在倾斜动作时不固定。进而, 运转行驶时的轴杆部件23为固定状态但设置为能够滑动。倾斜伸缩的固定 (锁定)由安装在轴部件18处的杆20在一处进行。
在该专利文献1中,若以倾斜的支点为A (旋转中心轴杆部件23)、 以作用点为B (杆紧固位置轴杆部件18)、以使手柄进行倾斜动作的力点 为C,则施加在力点C的力,以较高比例施加在作用点B (杆紧固位置)上。 为此,要增加杆紧固时的倾斜保持力(施加在力点C的力),必须增大作用 点B的紧固杆的扭矩。此外,在专利文献2 (特开2005-125994 )中,也存 在和专利文献1相同的问题。
专利文献l:特开2005-7905
专利文献2:特开2005-12599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技术问题或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
部位,从而实现在运转採作时的倾斜保持力的显著提高。
因此,发明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锐意多次研究的结果,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固定在车 辆上;可动支架,能够相对于该固定支架运动;中间支架,支承该可动支架 为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且能够旋转地轴支在上述固定支架上,并且设置有 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向轴的轴承;锁定轴,将上述固定支架和上述可动支架能 够倾斜以及伸缩地固定在既定位置上;连结轴,保持上述可动支架和中间支 架为能够伸缩,由此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在上述构成中,其特征在 于,上述伸缩调整部为,上述可动支架上形成有横长孔,经由插通在横长孔 中的上述连结轴而与上述中间支架连结,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3的 发明是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在上迷构成中,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缩调整 部为,上述可动支架上形成有横长孔,经由插通在横长孔中的上述连结轴而 与上述中间支架连结,由此解决上迷问题。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在上述的结构中,其特征 在于,上述伸缩调整部为,上述中间支架上形成有橫长孔,利用连结轴而相 对于横长孔进行紧固,由此解决上述问题.此外,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一种 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在上述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支架和上述可
由此解i上述问题。
进而,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在上述的结构中, 其特征在于,上迷锁定轴为锁定螺栓,上述连结轴经由套筒而由紧固螺栓紧 固固定,由此解决上述问题。此外,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一种倾斜伸缩转向 装置,在上述的结构中,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间支架的轴支部位作为倾斜 的支点,由此解决上述问题。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能够获得更高的转动柱的刚性,能够使倾斜伸 缩柱的倾斜保持力显著地提高。进而,在技术方案2以及技术方案3中,实 现和技术方案1相同的效果。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倾 斜保持力。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而构成。在技术方案 6的发明中,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倾斜保持力。此外,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 能够获得更稳定的倾斜保持力。


图1 (A)是本发明的侧视图,(B)是作为(A)的局部截面的要部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要部件的分解側视图.
图4 (A)是本发明的要部的剖视图,(B)是固定支架的主视图,(C) 是中间支架的剖视图,(D)是可动支架的剖视图。
图5 (A)是中间部支架的立体图,(B)是中间支架和可动支架的伸缩 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图1的X-X箭头方向剖视图。
图7 (A)是倾斜操作而成为上升状态的简易側视图,(B)是倾斜操作 而成为下降状态的简易側视图,(C )是利用伸缩操作而向作为在驾驶者側(右 侧)拉伸转向柱的状态的简易側视图,(D )是利用伸缩操作而向发动机侧(左 側)收缩转向柱的状态的简易側视图。
图8 U)是中间部支架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困,(B)是可动支架 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C)是其他的实施方式的中间支架和可动支架 的伸缩结构的剖视图。
图9 (A)是作为本发明的局部截面的要部側面图,(B)是(A)的转向 轴以及中间支架处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l...固定支架
13…倾斜调整孔
2...可动支架
23...伸缩调整孔
3…中间支架
4...锁定轴
41...锁定螺栓
5...连结轴
51...连结螺栓
6…伸缩调整部
61、 62…橫长孔
7…支轴
71...支点101…转向轴
301…轴承
601...套筒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是 与转向柱IO接合或者经由各部件连结的、使转向柱IO进行倾斜、伸缩动作 的结构。本发明的主要的结构包括固定支架l、可动支架2、中间支架3、 在上述固定支架1和可动支架2的既定位置插通并进行固定的锁定轴4、连 结上述可动支架2和中间支架3的连结轴5以及伸缩调整部6、旋转支承上 述固定支架1和上述中间支架3的支轴7、弹簧部件8、操作杆9。
如图1 (A)、图2、图3、图4 (A)以及(B)等所示,上述固定支架1 由左右一对的两支承侧板ll、 11和安装顶部12构成。该安装顶部12是经 由滑座部位14、 14…等安装在车内的既定位置上、仅在碰撞等的冲击发生 时相对于安装位置受到反作用力同时进行滑动并且吸收沖击能量、緩和沖击 从而从事故中保护驾驶者的结构,
如图1(A)、图2以及图4 (D)等所示,上述可动支架2截面呈大致U 字状,在底部22的宽度方向两侧形成有柱支承部21、 21。两柱支承部21、 21支承固定转向柱10,并且上述两柱支承部21、 21利用上述锁定轴4以夹 持状态安装在上述固定支架l的两支承侧板ll、 11间(参照图6).利用倾 斜调整孔13、 13和伸缩调整孔23、 23和锁定轴4来连结上述固定支架1和 可动支架2.上述锁定轴4插通并连结凸轮401、 402.若使上述操作杆9相 对于转向柱10成为水平,则上述凸轮401、 402嵌合,锁定轴4被固定。
如图3所示,上述倾斜调整孔13、 13在上述两支承侧板11、 ll的适当 位置处,形成为纵长孔131。进而,该纵长孔131形成为弧状,即,形成为 以上述支轴7部为中心的半径的圆弧。如图3所示,上述伸缩调整孔23、 23在上述可动支架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侧形成为橫长孔231、 231。若上述 可动支架2相对于上述固定支架1进行倾斜动作,则起到进行伸缩动作的作 用。作为上述纵长孔131的倾斜调整孔13起到进行倾斜调整的作用,作为 上迷橫长孔231的伸缩调整孔23起到进行伸缩调整的作用。
利用伸缩调整部6、 6和连结轴5连结上述可动支架2和上述中间支架 3[参照图1、图5 (B)]。上述倾斜调整部6、 6在上述中间支架3的下方側形成为橫长孔61、 61。在各横长孔61上,能够滑动地卡合有套筒601,在 该套筒601中插通有上述连结轴5。由于上述套筒601的存在,上述可动支 架2和上述中间支架3的碰撞减轻,滑动性提高。上述可动支架2相对于上 述中间支架3起到进行伸缩动作的作用。
在此,有时也如图8(B)所示,上述伸缩调整部6在上述可动支架2 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侧形成为横长孔62、 62,且在上述中间支架3上设置连 结轴5,只要上述可动支架2能够相对于上述中间支架3进行伸缩动作即可, 形成其伸缩调整部6的横长孔62、 62设置在上述中间支架3上还是设置在 上述可动支架2上不受限制。
如图1 (A)以及图4 (A)所示,上述固定支架1和上述中间支架3以 由支轴7旋转支承的方式构成。具体地,支轴7构成倾斜动作时的支点71. 为此,上述中间支架3构成为相对于上述固定支架1在倾斜操作时进行旋转, 但在伸缩操作时,位置不动。
进而,上述可动支架2和上述中间支架3利用经由伸缩调整部6、 6的 连结轴5紧固固定,该连结轴5处是能够进行滑动的部位.如图5 (A)所 示,上述中间支架3由两支承側板31、 31、该两支承側板31、 31间的下側 的底部32、上述两支承侧板31、 31间的端部支架33构成。支承上述转向
33上[参照图9 (B)]。 '
在上述中间支架3的两支承側板31上形成有上述弹簧部件8的一端(下 端)所卡止的固定钩34[参照图1 (A)]。该固定钩34是其他部件利用焊接 等而相对于上述支承侧板31安装[参照图8 (A)]的。上述弹簧部件8的另 一端(上端)卡止在上述固定支架1的安装顶部12的适当位置处的卡止部 上。上述弹簧部件8,具体地,设置有拉伸螺旋弹簧81,但只要构成为向上 方拉伸上述中间支架3即可,扭转弹簧等也M够的,并不限定结构。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在倾斜操作时,使转向盘W (手柄)配合驾驶者 的体型而上下运动。在此时,利用上述操作杆9解除锁定轴4的固定状态[在 图1 (A)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使转向柱10上升或者下降。具体地,以支 轴7作为支点,适当地旋转转向柱IO、可动支架2以及中间支架3,利用操 作杆9固定该锁定轴4 [在图1 U )中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外,在伸缩操作时,使转向盘W (手柄)配合驾驶者的体型前后运动。 在此时,解除操作杆9,使转向柱IO前后运动.具体地,使支轴7作为支点,并且使可动支架2经由上述伸缩调整孔23以及伸缩调整部6而相对于 固定支架1以及中间支架3进行前后运动,在期望的位置利用操作杆9将锁 定轴4固定。由这样的操作,完成倾斜操作以及伸缩操作.这样的倾斜操作 以及伸缩搮作,在配合驾驶者的体型而调整到良好的手柄位置时,能够复合 地动作而进行。
接着,对在运转行驶时的动作进行说明.即,有结束倾斜操作以及伸缩 操作而为通常的运转行驶时的情况。将在该情况下力的作用结构在图1 U) 以及图7等中表示.首先,转向柱10以及转向盘W进行倾斜操作或者伸缩 操作时的支点(旋转中心)是支轴7处。其次,有时有驾驶者握有转向盘W, 且只施加手腕的负重的情况、和施加某种程度的体重的情况.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向杆紧固位置施加力的情况下,相对于转向轴101, 从转向柱10向倾斜方向施加力。为此,支承该力的结构成为维持倾斜保持 力的要素的一部分。在本发明中,支承转向轴101的轴承301安装在中间支 架3的端部支架33上,因此在倾斜方向上对转向轴101施加的力,除了按 转向柱IO、可动支架2、固定支架l、车体的顺序被支承外,还按轴301、 中间支架3、固定支架l、车体的顺序以及按转向柱10、可动支架2、中间 支架3、固定支架1、车体的顺序被支承。因而,相对于无中间支架的以往 技术,设置有固定有轴承301的中间支架3的本发明的结构,具有更高的倾 斜保持力。
权利要求
1. 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固定在车辆上;可动支架,能够相对于该固定支架运动;中间支架,支承该可动支架为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能够旋转地轴支在上述固定支架上,并且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向轴的轴承;锁定轴,将上述固定支架和上述可动支架能够倾斜以及伸缩地在既定位置上进行固定;和连结轴,能够伸缩地保持上述可动支架和中间支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迷的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伸缩调整 部和能够滑动地卡合保持在该伸缩调整部上的上述连结轴连结上述可动支 架和中间支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缩调整 部为,在上述可动支架上形成有横长孔,经由插通在该橫长孔中的上述连结 轴而与上述中间支架连结。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迷伸缩调整 部为,在上述中间支架上形成有横长孔,利用连结轴而相对于横长孔进行紧 固。
5. 如权利要求1、 2、 3或者4的任意一项所迷的倾斜伸缩转向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支架和上述可动支架经由倾斜调整孔以及伸缩调整孔而 在既定位置处由上迷锁定轴固定。
6. 如权利要求1、 2、 3、 4或者5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倾斜伸缩转向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述锁定轴为锁定螺栓,上述连结轴经由套筒而由紧固螺栓紧 固固定。
7. 如权利要求1、 2、 3、 4、 5或者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倾斜伸缩转向装 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中间支架的轴支部位作为倾斜的支点。
全文摘要
一种倾斜伸缩转向装置,使倾斜伸缩柱的倾斜保持力显著提高。包括固定在车辆上的固定支架(1)、能够相对于该固定支架(1)运动的可动支架(2)、支承该可动支架(2)为能够在轴方向上移动,且能够旋转地轴支在上述固定支架(1)上,并且设置有旋转自如地支承转向轴(101)的轴承(301)的中间支架(3)、将上述固定支架(1)和上述可动支架(2)能够倾斜以及伸缩地在既定位置上固定的锁定轴(4)、将上述可动支架(2)和中间支架(3)能够伸缩地固定的连结轴(5)。
文档编号B62D1/18GK101417668SQ20081021274
公开日2009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7日
发明者上野治, 古桥孝裕, 大泽俊仁, 竹泽直之, 高草木稔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