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119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装载设备,具体讲是一种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扶梯是一种以运输带方式运送人的运输工具,它不但体积庞大,而且重可达 七、八吨,因此,如何经济、安全、简单、方便地将成品扶梯装入到长12米,高2.35米的 集装箱内以便将扶梯运载到安装地点已成为扶梯生产厂家急需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扶梯生产厂家将成品扶梯进行装箱的一般方法是采用两部四轮小车来将成品 扶梯移入集装箱内,所述四轮小车包括一个支撑底板及连接在支撑底板下的四个轮子,其具 体移动过程是首先用吊车将扶梯桁架前部吊起后放在其中一部四轮小车上,然后用吊车将 扶梯桁架后部也吊起,此时,扶梯桁架前部在四轮小车的移动下进入到集装箱内;当扶梯桁 架前部进入到集装箱内后,吊车将扶梯桁架后部放在另外一部四轮小车上,在两部四轮小车 同时移动的作用下,成品扶梯完全进入到集装箱内;接着,两个装箱工人分别使用一个千斤 顶先将扶梯桁架前部顶起,拿出四轮小车后再同时卸载千斤顶,从而使扶梯桁架前部斜底面 落在集装箱底面上;最后,装箱工人使用相同方法使扶梯桁架后部斜底面也落在集装箱底面 上。
上述四轮小车在成品扶梯装箱过程中存在以下两个缺陷1、在成品扶梯被移入到集装箱 内后,装箱工人还需要使用千斤顶顶起成品扶梯桁架才能分别将四轮小车从成品扶梯的两头 拿出,这使得四轮小车的使用显得比较麻烦,另外,由于集装箱内的空间比较狭窄,因此不 便于装箱工人在集装箱内使用千斤顶,尤其当千斤顶使用不当时,容易产生扶梯倾斜轧人的 情况;2、常规集装箱箱内的高度一般比较有限,通常为2.35米高,而扶梯的高度通常又比 较高,尤其是高提升分段扶梯,它的高度更高,因此,有的高提升分段扶梯使用的常规集装 箱箱内的高度无法满足装箱工人使用千斤顶顶起扶梯来取四轮小车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 题,许多扶梯生产厂家就不得不租用集装箱高柜进行运载,但是,集装箱高柜的使用却要增 加成品扶梯等距离运费的成本,增加的费用一般为2 3千人民币。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但使用安全、简单、方便,而且能够降低 运费成本的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它包括 车体、车轮和主轴;所述主轴连接在车威两端;所述车轮为两个;所述两个车轮与主轴均为 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车轮之间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可转动地套在主轴上;所述轴套上连接 有一根旋转顶杆。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
1、 在正常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顶杆是顶在扶梯桁架的斜底面上,旋转顶杆的作 用就是顶住扶梯,从而防止成品扶梯从本车体上滑落,而成品扶梯正是通过其自身重力以及 旋转顶杆的顶力作用扣压在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上,当装箱工人使用本实用新型自卸车将成品 扶梯移动到集装箱内后,只需用力将旋转顶杆从扶梯桁架的斜底面上蹬开就可使成品扶梯在 失去旋转顶杆顶力的情况下依靠自身重力落在集装箱箱内底面上,由于装箱工人无需在狭窄 的集装箱内依靠千斤顶再次顶起成品扶梯桁架,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变得既安全,又简 单、方便;
2、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使用不需要依靠千斤顶来顶起成品扶梯,因此它不存在因成品扶梯 被顶起而使集装箱内的高度不能满足扶梯顶起后的高度的要求,换句话说,某些高提升扶梯 生产厂家无需租用集装箱高柜来解决普通集装箱高度不够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成品扶梯 运费的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一个复位弹簧片;所述的轴套上设有 一个弧形槽;所述复位弹簧片的一端与旋转顶杆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片的另一端通过弧形槽 连接在主轴上。复位弹簧片的设置可以使旋转顶杆始终处于上翘状态,从而便于成品扶梯的 加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所述旋转顶杆上可铰接有一根卸载杆。当本实用新型需 要从扶梯桁架斜底面拿出时,装箱工人只需将卸载杆转动90° ,然后用脚稍微用力踩踏卸载 杆就可使旋转顶杆从扶梯桁架斜底面脱离,因此,卸载杆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方便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车体与车轮之间可设一个能够控制车轮滚动方向 的车轮导向控制机构。当本实用新型承载着成品扶梯向集装箱内移动时,由于集装箱内的底 面不是很平整,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移动过程中方向容易发生偏移而使成品扶梯与集装箱箱 壁相碰,而车轮导向控制机构的设置便于装箱工人能够时时调整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方向,防 止成品扶梯与集装箱发生相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车轮的表面呈鼓形。将车轮的表面设计成弧形是 为了便于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转动,从而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方便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在扶梯上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车体,2、车轮,3、主轴,4、轴套,5、旋转顶杆,6、复位弹簧片,7、 弧形槽,8、卸载杆,9、导向块,10、导向连杆,11、调心轴承,12、小转轴,13、导向转 轴,14、控制孔,15、工艺止动块,16、扶梯桁架,17、轴档盖,a、车轮表面。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包括车体l、车轮2和主轴3;所述
车体1通过轴孔连接在主轴3的两端,所述主轴3两端的车体1上设有轴档盖17;所述车轮 2为两个;所述车轮2的表面a成弧形,换句话说,车轮2的表面与地面是点接触的。所述 两个车轮2均通过一个调心轴承11与主轴3配合,从而实现与主轴3的可转动连接;所述两 个车轮2之间设有一个轴套4;所述轴套4可转动地套在主轴3上;所述轴套4上焊接有一 根旋转顶杆5;所述旋转顶杆5上通过一个小转轴12铰接一根卸载杆8;轴套4上设有一个
弧形槽7,所述旋转顶杆5连接有一个复位弹簧片6,所述复位弹簧片6未与旋转顶杆5连接 的一端通过弧形槽7连接在主轴3上。所述轴套4除了对两个车轮2起间隔定位作用外,还 可使与其焊接的旋转顶杆5绕主轴3作上、下转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与车轮2之间设有一个能够控制车轮2滚动方向的车轮 导向控制机构,所述车轮导向控制机构包括导向块9以及与导向块9连接的导向连杆10;所
述导向连杆10通过导向转轴13与车体1铰接;所述导向块9与车轮2连接;所述导向连杆
10的一端还设有一个可以与其他工具配合使用的控制孔14,从而使装箱工人可以更加方便、 省力的来控制导向连杆10。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装箱工人首先用吊车将七、八吨重的成品扶梯
吊至集装箱口,然后使成品扶梯桁架16前部缓慢得落下,为了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成品 扶梯桁架16前部设有工艺止动块15,当成品扶梯桁架16前部落到本实用新型的车体1上时, 成品扶梯桁架16前部利用工艺止动块15和旋转顶杆5的配合和自身的重量扣压在本实用新 型上,扶梯桁架16前部有两个本实用新型自卸车来承载成品扶梯桁架16前部的重力;接着, 装箱工人通过控制导向连杆10使成品扶梯桁架16前部缓缓地按正确方向向集装箱内行驶七 至八米;然后,再用吊车将成品扶梯桁架16后部缓缓落下,与前面步骤一样,成品扶梯桁架 16后部也设有相应的工艺止动块15,当成品扶梯桁架16后部落到本实用新型的车体1上时, 成品扶梯桁架16后部利用工艺止动块15和旋转顶杆5的配合和自身的重量扣压在本实用新 型上,扶梯桁架16后部也同样有两个本实用新型自卸车来承载成品扶梯桁架16后部的重力; 然后,装箱工人通过控制导向连杆10使成品扶梯桁架16后部缓缓地按正确方向使整个成品 扶梯移入向集装箱内的正确位置;最后,装箱工人转出卸载杆8,并用脚踩踏卸载杆8,从而 使旋转顶杆5从扶梯桁架16斜底面上的工艺止动块15上脱出,此时,本实用新型就在扶梯 桁架16斜底面的压力作用下向后移动,而扶梯桁架16则自由下落大约20毫米后至集装箱箱 底。 '
权利要求1、一种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包括车体(1)、车轮(2)和主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3)连接在车体(1)两端;所述车轮(2)为两个;所述两个车轮(2)与主轴(3)均为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车轮(2)之间设有轴套(4);所述轴套(4)可转动地套在主轴(3)上;所述轴套(4)上连接有一根旋转顶杆(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复位弹簧片 (6);所述的轴套(4)上设有一个弧形槽(7);所述复位弹簧片(6)的一端与旋转顶杆(5)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片(6)的另一端通过弧形槽(7)连接在主轴(3)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顶杆(5) 上铰接有一根卸载杆(8)。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与车轮(2) 之间设有一个能够控制车轮(2)滚动方向的车轮导向控制机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能够控制车轮(2) 滚动方向的车轮导向控制机构包括导向块(9)以及与导向块(9)连接的导向连杆(10);所 述导向连杆(10)与车体(1)铰接;所述导向块(9)与车轮(2)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2) 的表面呈鼓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品扶梯装箱自卸车,包括车体(1)、车轮(2)和主轴(3);所述主轴(3)连接在车体(1)两端;所述车轮(2)为两个;所述两个车轮(2)与主轴(3)均为可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车轮(2)之间设有轴套(4);所述轴套(4)可转动地套在主轴(3)上;所述轴套(4)上连接有一根旋转顶杆(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不但使用安全、简单、方便,而且能够降低运费成本。
文档编号B62B1/00GK201249789SQ20082012179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永和 申请人:宁波宏大电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