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载具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321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载具支撑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载具支撑架。
背景技术
按照目前习知的自行车载具支撑结构如图IO所示,其载具架4 0设有一结合座部4 1,该结合座部4 l是结合于自行车座管体5 0,藉由结合座部4 l结合于自行车座管体5 0,使载具架4 O受自 行车座管体5 O支撑,但其具有下列问题存在-
1、 支撑稳定性差其结合支撑组仅以结合座部,与自行车座管 体相结合,而结合支撑组所设载具部处没有车架分力支撑的设置,故 其结合支撑组的承载力不足,因此其支撑稳定性差。
2、 使用便利性不足其结合支撑组仅可结合于自行车座管体后 侧,因此其使用便利性不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为改善习知的自行车载具支撑结构的结合稳定性 差及使用便利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载具支撑 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载具支撑架,所述自 行车载具支撑架包括
一支撑组,该支撑组设有一结合座体和一异形管体,而其结合座 体设有一结合部,另外该异形管体设有一滑动结合部,且该结合座体 所设结合部与自行车座管相结合;
一抵持组,该抵持组设有一滑块体和一抵持体,而该滑块体和抵 持体呈可动式枢接,且该滑块体设有一穿制结合部,该穿制结合部穿
制结合于支撑组的异形管体所设滑动结合部,且该抵持组的抵持体抵
持于自行车的下管体。
最好,所述支撑组的异形管体可结合设置有一载具体。 最好,所述支撑组的异形管体可结合设置有一载具架。 总之,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载具支撑架,其由一支撑组及
一抵持组构成,该支撑组设有一结合座及一异形管体,而结合座及异
形管体呈可动式枢接,另外抵持组设有一滑块体及一抵持体,该滑块
体与抵持体呈可动式枢接,且该滑块体设有一穿制结合部,藉由将支 撑组的结合座结合于自行车的座管体,而抵持组的抵持体抵持于自行 车的下管体,且支撑组的结合座与异形管体可作角度调整,以达到支 撑稳定性佳及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论述如下
1、结合稳定性佳其支撑组结合座体所设置的结合部束合于自 行车的座管体,使自行车的座管体与支撑组呈一垂直方向结合,且其 抵持组抵顶于自行车的下管体,提供一辅助支撑,因此其结合稳定性 佳。2、使用便利性佳其支撑组结合座体所设置的结合部束合于自 行车的座管体,其支撑组的结合座体及异形管体可进行角度的调整, 因此其使用便利性佳。
附闺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状态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作动状态参考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作动状态参考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使用状态参考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使用状态参考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使用状态参考图IO为本实用新型的习知状态参考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支撑组1 0 、结合座体1 1、结合部110、枢接部1 1 1、异 形管体1 2 、滑动结合部12 0、枢接端121、抵持组2 0 、滑块 体2 1、穿制结合部2 1 0、抵持体2 2、载具体3 0、载具架4 0、 结合座部4 1、座管体5 0、下管体5 1、上管体5 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的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
图1~3,
图1 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具支撑架 的立体组合、分解及侧视状态示意图,其包括
一支撑组1 o ,该支撑组1 0设有一结合座体1 1及一异形管体
1 2,而其结合座体1 1设有一结合部1 1 0及一枢接部1 1 1,另 其异形管体1 2设有一滑动结合部1 2 0及一枢接端12 1,而其结
合座体1 1的枢接部1 1 1是与异形管体1 2的枢接端1 2 1枢接妙厶.
5口 口 ;
一抵持组2 0 ,该抵持组2 Q设有一滑块体2 1及一抵持体2
2 ,而该滑块体2 1及抵持体2 2是相互枢接结合,且该滑块体2 1 设有一穿制结合部2 10,该穿制结合部2 1 0是穿制结合于支撑组 1 0的异形管体1 2所设滑动结合部12 0;
藉由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具支撑架。 请结合参见图4~5,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具支撑架 的调整状态参考图,其结合座体l l的枢接部l 1 l是与异形管体l 2的枢接端1 2 1枢接结合,故结合座体1 1可相对于异形管体1 2 做上、下角度的调整,另滑块体2 l及抵持体2 2亦相互枢接结合, 其抵持体2 2可依需求作出摆动的微调,以达到使用便利性佳的功 效。
请结合参见图6~7,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具支撑架 的第一、二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支撑组l 0的结合座体1 l所设结合 部l 1 0,是束合于自行车的座管体5 0,即座管体5 0的前侧,而 抵持组2 0的抵持体2 2抵持于自行车的下管体5 1或上管体5 2 , 且其支撑组1 0的异形管体1 2可结合设有一载具体3 0 ,以达到结合稳定性及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
请结合参见图8,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具支撑架的第 三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支撑组l 0的结合座体1 l所设结合部l 1 0,是束合于自行车的座管体5 0,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调整结合座体 1 l与异形管体l 2上、下的角度,且其支撑组l 0的异形管体1 2 可结合设有一载具体30,以达到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
请结合参见图9,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载具支撑架的第 四使用状态参考图,其支撑组l 0的结合座体1 l所设结合部l 1 0,是束合于自行车的座管体5 0,使用者可依据需求调整结合座体 1 l与异形管体l 2上、下的角度,且其支撑组l 0的异形管体1 2 可结合设有一载具架4 Q ,以达到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结合稳定性佳其支撑组的 结合座体所设结合部系束合于自行车的座管体,使自行车的座管体与 支撑组呈一垂直方向的结合,且其抵持组抵顶于自行车的下管体,提 供一辅助的支撑,故其结合稳定性佳。2、使用便利性佳其支撑组 的结合座体所设结合部是束合于自行车的座管体,其支撑组的结合座 体及异形管体可作角度的调整,故其使用便利性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实用 新型应符合专利申请所需要件,遂依法提出申请。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
意在证明本实 用新型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 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 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 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载具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载具支撑架包括一支撑组,该支撑组设有一结合座体和一异形管体,而其结合座体设有一结合部,另外该异形管体设有一滑动结合部,且该结合座体所设结合部与自行车座管相结合;一抵持组,该抵持组设有一滑块体和一抵持体,而该滑块体及抵持体呈可动式枢接,且该滑块体设有一穿制结合部,该穿制结合部穿制结合于支撑组的异形管体所设滑动结合部,且该抵持组的抵持体抵持于自行车的下管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载具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组的异形管体可结合设置有一载具体。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载具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 支撑组的异形管体可结合设置有一载具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载具支撑架,其支撑组设置有一结合座和一异形管体,而该结合座和异形管体呈可动式枢接,另抵持组设置有一滑块体和一抵持体,该滑块体与抵持体呈可动式枢接,且该滑块体设有一穿制结合部,藉由将支撑组的结合座与自行车的座管体相结合,而使抵持组的抵持体抵持于自行车的下管体,且支撑组的结合座与异形管体可作角度调整,以达到支撑稳定性佳及使用便性佳的功效。
文档编号B62J11/00GK201264670SQ20082012759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巫俊扬, 巫松昀 申请人:猛进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