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38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车架,特别是关于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背景技术
有许多骑士喜欢骑乘摩托车快速地奔驰在公路上,享受速度给予的快 感,而对于拥有炫丽且豪迈的外观,更是骑士们对摩托车的最基本要求, 因此,能够符合提供速度上的快感和豪迈的外观,当属跨骑式的摩托车为 最受骑士们喜爱。
一般的跨骑式摩托车是将摩托车的车架设于摩托车外部,除了增加车 架的强度之外,也增添了几分豪迈的外型,而又依照该摩托车的车架结构, 可将该车架分为隐藏式与裸露式二种,隐藏式的车架具有一头管件、 一连 接该头管件的主管件,及一连接该主管件的后叉连结件。
参阅图1,而裸露式的车架则具有一头管件11、 二间隔地连接该头管
件的主管件12,及一连接该二主管件的后叉连结件(图未示),该二主管件 12相互面对的侧面是呈平坦状,而该头管件11和该二主管件12配合界定 出一容纳引擎的容置空间13。
而无论是隐藏式或是裸露式的车架,其主管件12的剖面皆是设计呈多 边形的凸环,或者如日本特开2000-185683发明专利案所揭露的「车辆用 车架构造及其制造方法」,其车架的主管件12在不同的部份以不同剖面态 样的型态呈现,借由这样的设计,使车架的外型更吸引人喜欢之外,更可 提高整体车架的强度。
然而,受车架外型的限制,以上述的结构,对于提升跨骑式摩托车的 车架虽有帮助,但仍显不足,再者,若为了提升车架的强度,而加大或加 厚车架的体积,又会因为车架的材料成本随着增加,而造成材料上的浪费, 是故,对于提升车架的强度仍有许多可以改善的地方。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能够 增加跨骑式摩托车车架的主管件的刚性强度。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包含一头管件、二主管件, 及一后叉连结件。该二主管件是分别间隔地连接于该头管件,而每一主管 件具有一连接于该头管件的管体,及一由该管体表面形成的凹陷部,其中, 该二凹陷部是彼此相互面对。该后叉连结件连设于该二管体之间,并与该 头管件和该二主管件形成一容置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利用该二凹陷部形成于该主管件表面上,且 彼此相互面对,而使该主管件在外型不改变,且不需额外增加材料的情况 下,能够提高该主管件的刚性强度。


图l是一部份立体图,说明现有的跨骑式摩托车的部份车架;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之一较佳实施 例的主要构造;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主管件细部构造;
图4是一 IV-IV剖面图,说明沿图2线IV-IV之剖面的态样;
图5是一 V-V剖面图,说明沿图2线V-V之剖面的态样;
图6是一 VI-VI剖面图,说明沿图2线VI-VI之剖面的态样;
图7是一 VII-VII剖面图,说明沿图2线VII-VII之剖面的态样;
图8是一侧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后车架件。
2 * 头管件31 * * 管体
21 .首管311 前端部
22 ,补强管312 中央部
221*补强段313 后端部
222 ,前凸出部32 凹陷部
223前焊料道4 后叉连结件
224 ,焊接层41 支撑管体
3 主管件411 连接管
4412 后凸出部
413 后焊料道
414'焊接层42 .桥接块
43 容置空间5 后车架件51座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的一较佳实施例,包含 一头管件2、 二主管件3,及一后叉连结件4。
该头管件2具有一供摩托车的前叉穿设的首管21,及二由该首管21外周面间隔延伸的补强管22。
该二主管件3是分别间隔地插设于该头管件2的补强管22内,其中,每一主管件3具有一连接于该头管件2的补强管22前端的管体31,及一由该管体31表面形成的凹陷部32,而该二凹陷部32是彼此相互面对。
配合参阅图3,每一主管件3的管体31包括一套设于该头管件2的补强管22的前端部311、 一由该前端部311延伸的中央部312,及一由该中央部312延伸的后端部313,其中,该主管件3的凹陷部32是形成于该中央部312的表面,而该二前端部311彼此相互面对的表面是呈平坦状,该二后端部313彼此相互面对的表面也是呈平坦状。
回顾图2,该后叉连结件4是连设于该二管体31之间,并与该头管件2和该二主管件3形成一容置空间43。该容置空间43是供摩托车的引擎设置,而该后叉连结件4是连接于摩托车的后叉上,并具有二分别供对应管体31之后端部313插设的支撑管体41,及一固接于该二支撑管体41的桥接块42。
配合参阅图4,该头管件2的每一补强管22包括一连接该首管21的补强段221、 一形成于该补强段221端部且由其外周面向内逐渐縮拔形成的前凸出部222,该前凸出部222是供对应的该主管件3的管体31的前端部311插设。而该后叉连结件4的每一支撑管体41包括一连接该管体3的后端部313的连接管411、一形成于该连接管411端部且由其外周面向内逐渐縮拔形成的后凸出部412。
当该头管件2与该主管件3和该后叉连结件4结合时,每一补强管22的前凸出部222与该管体31的前端部311界定出一前焊料道223,并在该支撑管体41的后凸出部412和该管体31的后端部313界定出一后焊料道413,然后,分别在该前焊料道223和该后焊料道413上皆盖设一焊接层224、 414,借此完成固接;借由该前、后焊料道223、 413的形成,可在焊接时,容纳较多量的焊料,并且能够避免在焊接时,在该头管件2与该主管件3及该后叉连结件4的结合处,形成凸出状的焊料,影响外观。
在图5至图7中,为本实施例的主管件3的中央部32的剖面的分布态样,且是依序由靠近该头管件2的部位向该后叉连结件4分布,借由该等剖面表现出该凹陷部32在该主管件3的位置与该凹陷部外浅内深的凹陷状况。参阅图5,是以图2中的剖面线V-V所形成的剖面显示,在靠近该前端部311的该凹陷部32是略为向该管体31的内部径向凹陷,呈浅凹陷状。参阅图6,是以图2中的剖面线VI-VI所形成的剖面显示,该凹陷部32是更向该管体31的内部径向凹陷,呈深凹陷状,且将该凹陷部32的最低点表现出来。参阅图7,并搭配图2,以图2中的剖面线VII-VII所形成的剖面显示,在靠近该后端部313的该凹陷部32,则是如同在靠近该前端部311般,略为向该管体31的内部径向凹陷,并呈浅凹陷状。
参阅图8,在此一提的是,该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更包括一后车架件5,该后车架件5是接设于该后叉连结件4的桥接块42与该二支撑管体41,且该后车架件5在本实施例中是用来固设摩托车的座垫51。
借由上述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该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具有下列优点
1. 增加主管件3的形心值(centorid):
在不改变该车架和该主管件3的外型下,借由形成于该主管件3表面的该凹陷部32,而使得该主管件3的形心值增加,如此达到提
6高该主管件3的刚性强度。
2. 不需要再增加材料
利用与现有摩托车的主管件相同的材料量,将该凹陷部32形成于本实施例的该主管件3表面,而使得该主管件3在制造时,不需要额外增加多余的材料,就能增加该主管件3的刚性强度。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利用该头管件2的该凹陷部32形成于该主管件3的表面,并使该凹陷部32互相面对,如此,在不改变该车架的外观和不需要额外增加该主管件3的材料之下,就能提升该主管件3的刚性强度,故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头管件;二主管件,分别间隔地连接于该头管件,每一主管件具有一连接于该头管件的管体,及一由该管体表面形成的凹陷部,该二凹陷部彼此相互面对;以及一后叉连结件,连设于该二管体之间,并与该头管件和该二主管件形成一容置空间。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主管 件的管体包括一连接于该头管件的前端部、 一由该前端部延伸的中央部,及 一由该中央部延伸且连接于该后叉连接件的后端部,该凹陷部由该中央部的 表面形成,而该二前端部彼此相互面对的表面呈平坦状,而该二后端部彼此 相互面对的表面呈平坦状。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头管件 具有一首管,及二由该首管外周面间隔延伸且与对应管体的前端部连接的补 强管,该后叉连结件具有二分别供对应管体的后端部插设的支撑管体,及一 固接于该二支撑管体的桥接块。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该头管件 的每一补强管包括一连接该首管的补强段、 一形成于该补强段端部且由其外 周面向内逐渐縮拔形成的前凸出部、 一由该前凸出部和该管体的前端部界定 出的前焊料道,及一盖设于该前焊料道上的焊接层,该后叉连结件的每一支 撑管体包括一连接管、 一形成于该连接管端部且由其外周面向内逐渐缩拔形 成的后凸出部、 一由该后凸出部和该管体的后端部界定出的后焊料道,及一 盖设于该后焊料道上的焊接层。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后 车架件,接设于该后叉连结件的桥接块与该二支撑管体,以供摩托车座垫固 设。
专利摘要一种跨骑式摩托车的车架,包含一头管件、二主管件,及一后叉连结件。该二主管件是分别间隔地连接于该头管件,而每一主管件具有一连接于该头管件的管体,及一由该管体表面形成的凹陷部,其中,该二凹陷部是彼此相互面对,而该后叉连结件连设于该二管体之间且相对于该头管件,并与该头管件和该二主管件形成一容置空间。利用该二凹陷部形成于该主管件表面上,且彼此相互面对,而使该主管件在外型不改变,且不需额外增加材料的情况下,能够提高该主管件的刚性强度。
文档编号B62K11/02GK201264677SQ20082013152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1日
发明者谢俊弘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