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9942阅读:3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弯梁摩托车发动机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为摩托车整车的行进提供动力,是摩托车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发动机一 般位于摩托车车架前部的摇篮中,在车架左右主管上固定有后悬挂支架,发动机后部的挂 耳通过螺栓与后悬挂支架连接。由于发动机相对于车架空悬的部位较多,并且车架的振动 频率与发动机的工作频率相接近,当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发动机的振动通过后悬挂支架传 递到车架上,容易引起摩托车整车共振,造成驾驶员的脚部、臀部、手部等部位发麻,驾乘的 舒适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以有效减 小发动机工作振动对整车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主管、托 架左管、托架右管、后悬挂支架和下连接板,在主管上设置后悬挂支架,该后悬挂支架与发 动机的后部连接;在所述发动机的底部固定下连接板,该下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托架左、右
管连接。 本发明通过在发动机的底部增加下连接板,并且发动机通过下连接板与托架左、 右管固定,这样一方面发动机与车架之间增加了连接点,使发动机相对于车架空悬的部位 减少,发动机在车架上安装的牢靠性更好;另一方面,下连接板与车架连接后有足够的连接 强度,相当于在车架上焊接了一块加强板,由此提高了车架的振动频率,使得车架的振动频 率与发动机的工作频率拉开距离,从而降低了发动机工作频率对摩托车整车的影响,避免 了驾驶员的脚部、臀部、手部等部位发麻,大大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 上述下连接板由平板段和侧板段组成,在平板段的两端对称设置侧板段,侧板段 的上端与平板段的端部相连;所述平板段通过四颗竖直设置的螺栓与发动机的底部固定连 接,这四颗竖直设置的螺栓按矩形分布,所述侧板段通过两颗水平设置的螺栓与对应的托 架管连接。以上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容易、拆装便捷,能够进一步确保发动机安装的牢固性 以及下连接板与车架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托架左、右管的下端均固定穿设有两个螺套,所述侧板段与螺套的端面贴
合,两者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固定。螺套为摩托车前搁脚的安装点,下连接板的侧板段
位于螺套与前搁脚之间,三者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这样充分利用了车架上的现有结构,只
需在发动机的底部增加四个安装螺孔、不用对车架进行任何改动就能安装下连接板,并且
不会影响前搁脚及其它零部件的装配,不仅工艺性好,而且最大限度降低了改造成本。 为了方便安装时调整位置、有利于快速对位,上述侧板段上供螺栓穿过的孔位条形孔。
上述螺套为"T"形,该螺套的大头端位于托架管的外侧。螺套与托架管之间通过 螺套外壁上的台阶面限位,能够保证螺套安装稳固。 上述平板段的板面向下冲压,形成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以上结构既增加了下连 接板的结构强度,又避免了与发动机底部形成干涉。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发动机的底部与托架管之间增设下连接板,能够增强发 动机与车架连接的牢靠性,并且提高了车架的振动频率,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工作频率对摩 托车整车的影响,避免了驾驶员的脚部、臀部、手部等部位发麻,大大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 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通用性强等特点。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侧视图。 图5为车架未安装下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车架安装下连接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发明由发动机1、主管2、托架左管3、托架右 管4、后悬挂支架5、下连接板6和螺套7等部件构成,其中两根主管2呈左右对称布置,在 主管2上安装有后悬挂支架5。所述托架左、右管3、4位于主管2的前侧,也呈左右对称布 置,所述主管2,托架左、右管3、4和后悬挂支架5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及连接关系在此不 做赘述。所述发动机1位于主管2,托架左、右管3、4,车头管8和主梁9所围成的摇架内, 发动机1的后部通过螺栓与后悬挂支架5部连接,发动机1与后悬挂支架5之间的连接方 式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1 、图5、图6所示,在托架左管3下端靠近主管2的管身上从左向右穿设有前、 后两个水平布置的螺套7,螺套7为"T"形,该螺套7的大头端贴靠于托架左管3的左侧面, 并且螺套7与托架左管3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托架右管4的下端也设置有两个螺套 7,托架右管4上的螺套7与托架左管3上的螺套7呈左右对称分布。 从图1、图2、图3、图4、图7和图8中可知,下连接板6通过板材冲压成型,由平板 段6a和侧板段6b组成。所述平板段6a的板面向下冲压,形成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6c,以 增加下连接板6的结构强度。在平板段6a上开有四个按矩形分布的圆孔6d,四颗竖直向上 穿设的螺栓穿过平板段6a上的四个圆孔6d,并伸入发动机1底部的螺孔中,将发动机1与 下连接板6固定在一起。在所述平板段6a的两端对称设置侧板段6b,侧板段6b的上端与 平板段6a的端部相连,侧板段6b与平板段6a之间形成略大于90。的夹角。所述平板段6a 左端的侧板段6b与左边两个螺套7的端面贴合,两颗水平设置的螺栓穿过侧板段6b上的
4两个条形孔6e,并伸入对应的螺套7中,将左边的侧板段6b与托架左管3固定在一起。所 述平板段6a右端的侧板段6b与托架右管4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左边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权利要求
一种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1)、主管(2)、托架左管(3)和托架右管(4),在主管(2)上设置有后悬挂支架(5),该后悬挂支架(5)与发动机(1)的后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动机(1)的底部固定有下连接板(6),该下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与托架左、右管(3、4)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板(6) 由平板段(6a)和侧板段(6b)组成,在平板段(6a)的两端对称设置侧板段(6b),侧板段 (6b)的上端与平板段(6a)的端部相连;所述平板段(6a)通过四颗竖直设置的螺栓与发动 机(1)的底部固定连接,这四颗竖直设置的螺栓按矩形分布,所述侧板段(6b)通过两颗水 平设置的螺栓与对应的托架管(3或4)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左、右 管(3、4)的下端均固定穿设有两个螺套(7),所述侧板段(6b)与螺套(7)的端面贴合,两者 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螺栓固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段(6b) 上供螺栓穿过的孔(6e)为条形孔。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7)为 "T"形,该螺套(7)的大头端位于托架管(3或4)的外侧。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段(6a) 的板面向下冲压,形成有纵横交错的加强筋(6c)。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弯梁摩托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包括发动机(1)、主管(2)、托架左管(3)和托架右管(4),在主管(2)上设置有后悬挂支架(5),该后悬挂支架(5)与发动机(1)的后部连接,在所述发动机(1)的底部固定有下连接板(6),该下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与托架左、右管(3、4)连接。本发明通过在发动机的底部与托架管之间增设下连接板,能够增强发动机与车架连接的牢靠性,并且提高了车架的振动频率,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工作频率对摩托车整车的影响,避免了驾驶员的脚部、臀部、手部等部位发麻,大大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可靠性好、通用性强等特点。
文档编号B62K11/00GK101716971SQ2009101917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4日
发明者吴志畅, 朱琦, 赵德勇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