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9940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构件,特别涉及摩托车上的车架管与支耳组合。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架由若干根圆管及连接板焊接组成,在车架上圆管的特定部位固定支 耳,以便通过支耳安装发动机、覆盖件、调压器等部件。目前,支耳与车架管的固定方式如图 6所示,支耳1为平板结构,车架管2与支耳1的板面线接触,在接触位置的上、下方形成两 个小夹角,各夹角处进行焊接,使支耳1与车架管2固定在一起。由于支耳1与车架管2之 间的焊接夹角较小(不超过6(T ),容易出现焊接死角,在焊接的时候易发生夹渣现象,使 焊接质量变差,造成支耳1与车架管2之间的连接强度降低,两者固定的牢靠性较差,支耳 容易松动及脱落,从而影响支耳上安装部件的使用性能。另外,支耳为平板,自身刚度不够, 容易发生变形走样,也会影响相关部件的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靠的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包括支耳和车架管,其中支耳
为平板结构,车架管为圆管,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支耳上设置有一条凸筋,该凸筋的长度方
向与车架管的轴线同向,并且凸筋的外表面具有上、下两个斜面,所述车架管与凸筋下斜面
及支耳的板面贴靠,车架管的圆周面与凸筋上斜面之间形成有一个钝角,在该钝角处焊接,
将车架管和支耳固定在一起。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由于支耳上设有带上、下斜面的凸筋,车架管与凸筋下斜面及 支耳的板面贴靠, 一方面车架管与支耳接触的面积增大,两者结合更紧密;另一方面,车架 管的圆周面与凸筋上斜面之间形成钝角,这样易于焊接,并且焊接死角较小,不易产生夹 渣,能确保焊接的质量。支耳与车架管之间连接牢靠,有效防止了支耳松动或脱落,保障了 支耳上安装部件的使用性能。 上述凸筋由支耳朝着车架管的方向冲压形成,凸筋上、下斜面的根部与支耳的板 面相连,凸筋上、下斜面之间通过弧面圆滑过渡。以上结构既能方便加工制作,又能够增加 支耳自身的刚度,防止支耳发生变形或走样。 作为优选,上述凸筋上、下斜面与支耳板面之间的夹角相等,均为130 150° ,凸 筋上斜面与下斜面之间的夹角为80 120° 。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支耳上设置凸筋,既增强了支耳本身的强度,又方便了支 耳与车架管之间焊接加工,使得两者连接牢靠,避免了支耳发生变形、松动或脱落。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支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发明在车架上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背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由支耳1和车架管2构成,其中支耳1为平板 结构,车架管2为圆管。所述支耳1的中部朝着车架管2的方向冲压,形成一条凸筋3,该 凸筋3的长度方向与车架管2的轴线同向。凸筋3的外表面由上斜面3a,下斜面3b,上、下 斜面3a、3b之间的弧面和上、下斜面3a、3b端部的曲面构成,凸筋上、下斜面3a、3b的根部 与支耳1的板面相连,凸筋上、下斜面3a、3b之间通过弧面圆滑过渡,凸筋上、下斜面3a、3b 的端部通过曲面与支耳1的板面相连。所述凸筋上、下斜面3a、3b与支耳1板面之间的夹 角相等,均为130 150°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4r ;凸筋上斜面3a与下斜面3b之间的夹 角为80 120° ,本实施例中优选为99。。所述车架管2的圆周面与凸筋下斜面3b及支 耳1的下板面贴靠,车架管2的圆周面与凸筋上斜面3a之间形成有一个钝角,在该钝角处 进行焊接,将车架管2和支耳1固定在一起。 如图5所示,支耳1可以是点火线圈支架4或者发动机下部固定点支架5或者后 制动主泵固定支架6或者侧覆盖件支架7或者调压器支架8或者后侧覆盖件固定支架9或 者后覆盖件下部支架10,车架管2为车架上相应部位的圆管。所述点火线圈支架4、发动机 下部固定点支架5、后制动主泵固定支架6、侧覆盖件支架7、调压器支架8、后侧覆盖件固定 支架9和后覆盖件下部支架10的形状和布置位置均为现有技术,其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权利要求
一种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包括支耳(1)和车架管(2),其中支耳(1)为平板结构,车架管(2)为圆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耳(1)上设置有一条凸筋(3),该凸筋(3)的长度方向与车架管(2)的轴线同向,并且凸筋(3)的外表面具有上、下两个斜面(3a、3b),所述车架管(2)与凸筋下斜面(3b)及支耳(1)的板面贴靠,车架管(2)的圆周面与凸筋上斜面(3a)之间形成有一个钝角,在该钝角处焊接,将车架管(2)和支耳(1)固定在一起。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3)由支耳(1) 朝着车架管(2)的方向冲压形成,凸筋上、下斜面(3a、3b)的根部与支耳(1)的板面相连, 凸筋上、下斜面(3a、3b)之间通过弧面圆滑过渡。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上、下斜面(3a、 3b)与支耳(1)板面之间的夹角相等,均为130 150° ,凸筋上斜面(3a)与下斜面(3b) 之间的夹角为80 120°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支耳安装结构,包括支耳(1)和车架管(2),其中支耳(1)为平板结构,车架管(2)为圆管,在所述支耳(1)上设置有一条凸筋(3),该凸筋(3)与车架管(2)的轴线同向布置,并且凸筋(3)的外表面具有上、下两个斜面(3a、3b),所述车架管(2)与凸筋下斜面(3b)及支耳(1)的板面贴靠,车架管(2)的圆周面与凸筋上斜面(3a)之间形成有一个钝角,在该钝角处焊接,将车架管(2)和支耳(1)固定在一起。本发明通过在支耳上设置凸筋,既增强了支耳本身的强度,又方便了支耳与车架管之间焊接加工,使得两者连接牢靠,避免了支耳发生变形、松动或脱落。
文档编号B62K11/02GK101716970SQ200910191558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骆思勇 申请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