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57779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板车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滑板车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已出现可折叠的滑板车,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折叠方式是以拉钩方 式打开与折叠,如图1所示,现有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处于打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该 折叠机构10包括前管组102、矩形管状的前桥连接管104及分别位于前桥连接管104两 侧的两扇形固定支架106,其中,固定支架106底边固定在底板(图未示)上,且其弧形外 侧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卡槽1064和第二定位卡槽1066,前桥连接管104 —端固定在前管组 102上,另一端通过固定轴1042与位于其两侧的两固定支架106相对转动,前桥连接管104 上开设有六方形移位通槽1044,移位通槽1044内设有作动轴1046,作动轴1046与固定轴 1042之间设有拉簧(图未示),前桥连接管104转动到第一定位卡槽1064位置时,该拉簧 拉动作动轴1046卡入第一定位卡槽1064,当作动轴1046受外力作用往移位通槽1044上端 滑动时,可脱离第一定位卡槽1064,并使四方前桥连接管104转动至第二定位卡槽1066卡 位,从而达到折叠的效果。 然而,上述折叠机构在处于打开位置时,由于移位通槽1044中心线(沿图1的X 方向)与第一定位卡槽1064的中心线均为同一方向,容易因晃动造成作动轴1046往移位 通槽1044上端滑动,从而产生不安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更 具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改良型滑板车折叠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包括
车头体、连接管组、两个扇形固定支架、底板、前轮以及后轮,其中,该车头体设于该底板前
方,该连接管组包括矩形管状的前桥连接管,该两固定支架固定于该底板靠近前端的两侧;
该前桥连接管上端固定于该车头体上,下端通过一固定轴枢接于该两固定支架之间,该前
桥连接管两侧在经过该固定轴轴心的长度方向上还分别开设有移位通槽,该两固定支架曲
线边缘上开设有两相对第一定位卡槽及两相对第二定位卡槽,该移位通槽内穿设有可沿该
移位通槽滑动、且可随该前桥连接管的转动沿该固定支架曲线边缘移动并定位于该第一定
位卡槽或第二定位卡槽中的作动轴,该作动轴与该固定轴之间设有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该
作动轴位于该第一定位卡槽内时其位于该固定支架扇形截面的轴心与该固定轴位于该截
面的轴心具有一连线,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与该连线具有夹角。 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位于与该连线顺时针旋转一锐角后平行或重合的位置。 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位于与该连线逆时针旋转一锐角后平行或重合的位置。 该弹性件为拉簧。 该移位通槽为两侧分别为一长直边、而上下两端分别为转角边的对称六方形结构,所述作动轴包括与该移位通槽配合的该正六方轴部及位于正六方轴部两端且与第一定位卡槽及第二定位卡槽配合的圆轴部。 该连接管组还包括拉钩件,该拉钩件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上方的拉柄及固定于板体下方两侧的连接部,该两连接部与该作动轴连接,该前桥连接管的顶面上开设有分别供该连接部插入且在在其内滑动的长槽。 该作动轴由一快拆定位组轴向定位,且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底部的形状与该作动轴
两端与之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同。 该作动轴位于该第二定位卡槽内时其位于该固定支架扇形截面的轴心与该固定轴位于该截面的轴心具有一连线,该第二定位卡槽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与该连线具有夹角。 该第一定位卡槽具有两平行的切边,该切边为与该第一定位卡槽底部相连接且同固定支架曲线边缘与第一定位卡槽的过渡弧相连接的部分,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为该两切边的对称线。 该第一定位卡槽具有两构成锐角的切边,该切边为与该第一定位卡槽底部相连接且同固定支架曲线边缘与第一定位卡槽的过渡弧相连接的部分,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为两切边延长相交后该锐角的角平分线。 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折叠机构由于当该作动轴位于该第一定位卡槽时,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两轴位于同一截面的轴心连线具有夹角,而供作动轴上下滑动的该移位通槽设置在该前桥连接管两侧经过该固定轴轴心的长度方向上,即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与该移位通槽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具有夹角,使该作动轴在卡入第一定位卡槽时,与该第一定位卡槽的间隙变小,并且随其卡入深度而使间隙被排出,因此,该种结构更加稳固,且通过该快拆定位组进行轴向锁紧后可达到双重保护作用;另外,上述滑板车折叠机构结构也较简单、操作方便,定位也较准确,使滑板车更加持久耐用。

图1为现有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处于打开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机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板车折叠机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折叠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0022]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折叠机构100包括车头体20、连接管组30、底板40、两个固定支架50、前轮60及后轮70。 车头体20设于底板40前方,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T形管组22、竖管组24及前叉组26,前轮60设在前叉组26下方。连接管组30包括前桥连接管32、拉钩件34、中空的作动轴36、固定轴37、快拆定位组38及弹性件39。 前桥连接管32大致为矩形管状,其具有一倾斜顶面及两平行的侧面。前桥连接管
432上端焊接于车头体20的竖管组24上,该两侧面位于下端处分别开设有一连接孔322,且该两侧面在经过固定轴37轴心的长度方向还开设有相对应的移位通槽324,移位通槽324为两侧分别为一长直边、而上下两端分别为两转角边的对称六方形结构。前桥连接管32的顶面上开设有两长槽326。 拉钩件34包括板体342、位于板体342上方的拉柄344及固定于板体342下方两侧的连接部346。两连接部346分别用于插设在前桥连接管32的两长槽326中。两连接部346上还开设有容纳作动轴36的轴孔3462。作动轴36包括与移位通槽324配合的正六方轴部及位于该正六方轴部两端的圆轴部,该作动轴36位于两连接部346之间,且其两端的圆轴部分别穿过连接部346上的轴孔3462以及对应的移位通槽324。通过拉动拉柄344可使两连接部346在两长槽326中滑动。 底板40为一平板,其后端设有后轮70及挡泥板80。 固定支架50为扇形,其具有两直边52和一曲线边缘54,两个固定支架50分别通过其一直边52分别焊接于底板40顶面靠近前端处的两侧。固定支架50在靠近两直边52相交处开设有与前桥连接管32的连接孔322对应的枢接孔56。固定支架50的曲线边缘54靠近两端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卡槽57及第二定位卡槽58,作动轴36的圆轴部可与曲线边缘54靠近两端的第一定位卡槽57或者第二定位卡槽58配合。第一定位卡槽57的底部的形状与作动轴36两端与之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同,因此,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卡槽57的底部为与作动轴36的圆轴部配合的半圆弧状。如图4所示,当作动轴36位于第一定位卡槽57时,作动轴36位于固定支架50扇形截面的轴心A点与固定轴37位于该截面的轴心B点具有一连线301,第一定位卡槽57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501与连线301具有一夹角,且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501位于与连线301顺时针(以左视滑板车折叠机构100的顺时针方向为准,如图4所示)旋转一锐角后平行或重合的位置,即连线301顺时针旋转该锐角后,与直线501平行(当直线501不在所述截面时)或重合(当直线501位于所述截面时)。上述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定义如下1.若第一定位卡槽57两切边(切边为与第一定位卡槽57底部相连接且同固定支架50曲线边缘54与第一定位卡槽57的过渡弧相连接部分)平行,则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为两切边的对称线;2.若第一定位卡槽57两切边(切边为与第一定位卡槽57底部相连接且同固定支架50曲线边缘54与第一定位卡槽57的过渡弧相连接部分)成锐角,则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为两切边延长相交后该锐角的角平分线。[0028] 组装时,首先通过固定轴37顺次穿过其中一固定支架50的枢接孔56、前桥连接管32两侧面的连接孔322及另一固定支架50的枢接孔56,并通过锁紧件(图未标)使其轴向定位,从而将前桥连接管32与固定支架50枢接。随后,将由快拆定位组38的芯轴382的一端套入的作动轴36依次穿过其中一固定支架50的第一定位卡槽57、前桥连接管32其中一侧面的移位通槽324、拉钩件34的两连接部346的轴孔3462、前桥连接管32另一侧面的移位通槽324并由另一固定支架50的第一定位卡槽57穿出,之后通过快拆定位组38将其轴向定位。组合后在作动轴36及固定轴37之间设置弹性件39,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弹性件39为一两端分别定位在作动轴36及固定轴37上的拉簧,用于在前桥连接管32的移位通槽324转动到第一定位卡槽57或第二定位卡槽58时令作动轴36自动滑入相应卡槽卡口定位。 当打开滑板车时,向上拉动拉钩件34的拉柄344,使弹性件39被拉伸从而使作动轴36沿前桥连接管32的移位通槽324上方滑动,同时使作动轴36与快拆定位组38从第二定位卡槽58滑出,此时可继续拉动拉柄344使前桥连接管32绕固定支架50转动,当转动至固定支架50的第一定位卡槽57时,因弹性件39的弹性回复力,而使作动轴36与快拆定位组38沿前桥连接管32的移位通槽324往第一定位卡槽57运动,因第一定位卡槽57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501与连线301具有一夹角,即直线501与移位通槽324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具有夹角,使作动轴36在卡入第一定位卡槽57时,与第一定位卡槽57的间隙变小,并且随其卡入深度而使间隙被排出,因此,该种结构更加稳固,另外,通过快拆定位组38进行轴向锁紧后可达到双重保护作用。 可以理解,第二定位卡槽58的形状也可同第一定位卡槽57 —样,设置成当作动轴36旋转至第二定位卡槽58时,其位于固定支架50扇形截面的轴心与固定轴37位于该截面的轴心的连线与第二定位卡槽58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成夹角。 同样可以理解,也可如图5所示,将第一定位卡槽设置成使其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501a位于与连线301a(当作动轴位于第一定位卡槽时,作动轴位于固定支架扇形截面的轴心与固定轴位于该截面的轴心的连线)逆时针(以左视滑板车折叠机构的逆时针方向为准,如图5所示)旋转一锐角后平行或重合的位置,即连线301a逆时针旋转该锐角后,与直线501a平行(当直线501a不在所述截面时)或重合(当直线501a位于所述截面时)。[0032]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也较准确,使滑板车更加持久耐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包括车头体、连接管组、两个扇形固定支架、底板、前轮以及后轮,其中,该车头体设于该底板前方,该连接管组包括矩形管状的前桥连接管,该两固定支架固定于该底板靠近前端的两侧;该前桥连接管上端固定于该车头体上,下端通过一固定轴枢接于该两固定支架之间,该前桥连接管两侧在经过该固定轴轴心的长度方向上还分别开设有移位通槽,该两固定支架曲线边缘上开设有两相对第一定位卡槽及两相对第二定位卡槽,该移位通槽内穿设有可沿该移位通槽滑动、且可随该前桥连接管的转动沿该固定支架曲线边缘移动并定位于该第一定位卡槽或第二定位卡槽中的作动轴,该作动轴与该固定轴之间设有弹性件,其特征在于该作动轴位于该第一定位卡槽内时其位于该固定支架扇形截面的轴心与该固定轴位于该截面的轴心具有一连线,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与该连线具有夹角。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位于与该连线顺时针旋转一锐角后平行或重合的位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位于与该连线逆时针旋转一锐角后平行或重合的位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为拉簧。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移位通槽为两侧分别为一长直边、而上下两端分别为转角边的对称六方形结构,所述作动轴包括与该移位通槽配合的该正六方轴部及位于正六方轴部两端且与第一定位卡槽及第二定位卡槽配合的圆轴部。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管组还包括拉钩件,该拉钩件包括板体、位于板体上方的拉柄及固定于板体下方两侧的连接部,该两连接部与该作动轴连接,该前桥连接管的顶面上开设有分别供该连接部插入且在在其内滑动的长槽。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作动轴由一快拆定位组轴向定位,且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底部的形状与该作动轴两端与之配合部分的形状相同。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作动轴位于该第二定位卡槽内时其位于该固定支架扇形截面的轴心与该固定轴位于该截面的轴心具有一连线,该第二定位卡槽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与该连线具有夹角。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卡槽具有两平行的切边,该切边为与该第一定位卡槽底部相连接且同固定支架曲线边缘与第一定位卡槽的过渡弧相连接的部分,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为该两切边的对称线。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位卡槽具有两构成锐角的切边,该切边为与该第一定位卡槽底部相连接且同固定支架曲线边缘与第一定位卡槽的过渡弧相连接的部分,该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为两切边延长相交后该锐角的角平分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折叠机构。该滑板车折叠机构包括车头体、前桥连接管、两个扇形固定支架、底板、前轮以及后轮,其中,该两固定支架固定于该底板靠近前端的两侧;该前桥连接管下端通过一固定轴枢接于该两固定支架之间,该前桥连接管两侧上还分别开设有可供一作动轴在内滑动的移位通槽,该作动轴可随该前桥连接管的转动定位于开设在该固定支架曲线边缘的第一定位卡槽或第二定位卡槽,该作动轴与该固定轴之间设有弹性件,该作动轴位于该第一定位卡槽内时其位于该固定支架扇形截面的轴心与该固定轴位于该截面的轴心具有一连线,该第一定位卡槽的切槽方向所在的直线与该连线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的滑板车折叠机构具有结构稳定等优点。
文档编号B62K17/00GK201538397SQ20092020544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5日
发明者廖学湖 申请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