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8016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款针对上班族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交通工具,尤其是一款折叠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发展,拥挤的交通,经济的压力,生活在城市的上班族,常常坐地铁去上班,但是家到地铁的距离,地铁到公司的距离给上班族带来很多不便。针对上班族,为解决其上班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市场上滑板车的造型单一,造型与功能不能完美结合,电动滑板车重量重,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便携式电动滑板车,该电动滑板车上的车把、车杠、车座可折叠到一条直线上,能够随身携带上公交车、地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便携式电动滑板车,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折叠手把、伸缩车杠、滑板、折叠车座;折叠手把与伸缩车杠顶部连接,伸缩车杠底部设置有前滚轮;伸缩车杠下部与滑板前端活动连接;滑板上方安装有折叠车座,折叠车座通过车座调节机构与滑板活动连接;滑板后端设置有后滚轮。

进一步,所述的折叠手把折叠后卡设在滑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的折叠车座折叠后车座面与滑板面重合;

进一步,所述的伸缩车杠上下伸缩高度可调节;

进一步,所述的伸缩车杠下部设置有旋转杆,旋转杆上横向设置有卡销,滑板前端设置有折叠盘,折叠盘上开设有卡槽,卡槽呈弧形,旋转杆与折叠盘活动铰接,同时通过旋转杆上设置的卡销与折叠盘上设置的卡槽卡设固定,伸缩车杠下部与滑板前端通过上述旋转结构实现折叠;

进一步,所述的车座调节机构包括车座支撑杆、车座斜杆,车座斜杆一端与折叠车座连接,另一端与滑板前部活动铰接,车座斜杆中部开设有插孔,车座支撑杆一端与滑板中部活动铰接,另一端放置在插孔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合理、造型简单、易于操作,整车重量不超过6kg,而且方便上班族携带此电动滑板车上公交车、坐地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折叠车把;2-伸缩车杠;21-旋转杆;22-卡销;3-滑板;31-折叠盘;32-卡槽;4-折叠车座;41-车座支撑杆;42-车座斜杆;43-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便携式电动滑板车,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折叠手把1、伸缩车杠2、滑板3、折叠车座4;

折叠手把1与伸缩车杠2顶部连接,伸缩车杠2底部设置有前滚轮;

伸缩车杠2下部与滑板3前端活动连接;

滑板3上方安装有折叠车座4,折叠车座4通过车座调节机构与滑板3活动连接;

滑板3后端设置有后滚轮。

如图3所示,所述的伸缩车杠2上下伸缩高度可调节;伸缩车杠2下部设置有旋转杆21,旋转杆21上横向设置有卡销22,滑板3前端设置有折叠盘31,折叠盘31上开设有卡槽32,卡槽32呈弧形,旋转杆21与折叠盘31活动铰接,同时通过旋转杆21上设置的卡销22与折叠盘31上设置的卡槽32卡设固定,伸缩车杠2下部与滑板3前端通过上述旋转结构实现折叠。

如图4所示,所述的折叠手把1折叠后卡设在滑板3的两侧;折叠车座4折叠后车座面与滑板面重合;车座调节机构包括车座支撑杆41、车座斜杆42,车座斜杆42一端与折叠车座4连接,另一端与滑板3前部活动铰接,车座斜杆42中部开设有插孔43,车座支撑杆41一端与滑板3中部活动铰接,另一端放置在插孔43内。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