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6032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滑板车,属于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电动滑板车折叠机构设计不够理想,导致携带不便,以及行驶过程中避震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在车前轮和车头管之间设置了避震机构,保证行驶过程中的避震性好,本实用新型在车身踏板和车头部之间设置了连接管,连接管内设有折叠机构,折叠机构和车身踏板之间的支架台配合,可很好的将电动滑板车折叠以及打开,便于人们使用。
【专利说明】
_种电动滑板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背景技术】
[0002]滑板车是作为一种娱乐代步工具,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现有的普通滑板车由把手、车身和车轮构成,使用滑板车时需要使用者一只脚踏在滑板车上,通过另一只脚蹬地来推动滑板车行走,现有的滑板车娱乐健身性质较高,长距离行走费时费力,无法很好的用来代步。为了解决滑板车的续航动力问题,开发了电动滑板车,电动滑板车通过电机来提供动力促使滑板车行走,使用者可在滑板车上骑行。
[0003]目前的电动滑板车虽然动力强劲,但是由于防盗等技术手段限制,无法在室外长时间放置,需要安放在室内安全地区,而现有的滑板车占用空间较大,不易携带和安放,需要开发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来方便人们携带和使用。【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滑板车,该电动滑板车结构设计合理,可折叠携带安放,便于人们更好的使用电动滑板车来代步。
[0005]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身踏板,其轴向水平设置,内部设有电池,控制器以及排线通道;
[0006]车头管,包括空心的车外管和同轴插接在车外管内的升降管;
[0007]车把手,包括一横杆和套接在横杆中部的控制部,所述车把手通过控制部与升降管套接固定;
[0008]车前轮,车轮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车前轮通过叉手与车头管连接,在叉手上方设有避震机构;
[0009]车后轮,通过连接臂与车身踏板固定,所述车后轮上设有碟刹机构和挡泥板;
[0010]连接管,连接车头管和车身踏板,内部设有折叠机构,通过折叠机构可将车头管折叠设置在车身踏板上方。
[0011]作为优选,所述车身踏板靠近车后轮一端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电池和控制器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车身踏板靠近车前轮一端固连有两个支架台,所述两个支架台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支架台的下端靠近中部位置处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架台的前端呈近似锐角状,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形成有第一棱角和第二棱角,所述第一棱角位于第二棱角的上方且第一棱角的长度小于第二棱角的长度。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呈弯曲状,在连接管的凸出面上设有出线孔和充电接口;所述连接管的宽度小于两个支架台之间的间隙,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两个支架台之间且连接管与车身踏板的接触面为平面,在连接管与车身踏板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在车身踏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和第一穿线孔对应设置。
[0013]作为优选,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所述折叠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环与设置在连接管内的第二转轴铰接,第二连接环通过连接板连接在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在第一连接环的另一侧设有一压板,所述压板和第二连接环呈钝角状设置,所述压板通过连接口伸出到连接管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环上插接固定有限位杆,在连接管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弧形的连接槽,所述限位杆的两端部分别穿过上述连接槽嵌设在支架台的卡槽内,当压板下压带动整个折叠机构转动时,所述限位杆可在连接槽内滑动且限位杆的两端部能滑出所述卡槽。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面上形成有一圆锥形凸起,所述圆锥形凸起内部空心形成有第一通道,在圆锥形凸起下方的连接管部分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一通道的直径。
[0015]作为优选,所述叉手的叉柄贯穿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通过避震机构与车外管的下端部相连,在第二通道内设有防尘弹性件,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台阶面上卡接有卡环,所述防尘弹性件和卡环均套装在所述叉柄上,所述防尘弹性件的一端卡接在卡环内,所述防尘弹性件的另一端作用在叉臂的上端面上。
[0016]作为优选,所述避震机构包括顶杆和避震弹簧,顶杆的上端设有顶片,所述顶片顶靠在车外管的下端部,在叉柄上设有插接口,所述顶杆插接在上述插接口且顶杆能在插接口内上下移动,所述避震弹簧套接在顶杆上,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顶片和叉柄的上端面。
[0017]作为优选,在车外管的上端部开口处设有开口槽,在车外管的外端部设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两个环形压片,所述环形压片通过连接螺钉穿接,所述连接螺钉的两端穿过环形压片,连接螺钉的其中一端螺接有旋钮,连接螺钉的另一端螺接有垫片和扳手, 通过旋动扳手可松紧垫片进而松紧两个环形压片。
[0018]作为优选,在两个环形压片的交接处还设有卡勾,在车后轮的挡泥板上外表面设有卡扣,电动滑板车折叠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扣卡接。
[0019]作为优选,在升降管上设有导线槽,在车外管的下端部设有进线孔,所述电机、电源及控制器均通过导线由控制部控制,所述导线由进线孔进入车外管内,并由导线槽排设到车把手的控制部。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21]1、本实用新型在车头管和车身踏板之间设置连接管,并在连接管内设置折叠机构与车身踏板上的支架台配合,使得车头部分能折叠安放在车身踏板上方,并且在车头管外部的环形压片上设置卡勾,在车后轮的挡泥板上设置卡扣,使得折叠后卡勾可卡接在卡扣上,携带时,提起车头管即可,设计简单,携带方便。
[0022]2、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均由内部排设,使得电动滑板车整体更加美观,并且导线不易损坏。
[0023]3、本实用新型在车前轮和车外管之间设有避震机构,避震机构可减小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震动,使人们的驾驶体验感更好。
[0024]4、本实用新型在连接管与车前轮叉手之间设置防尘弹性件,防尘弹性件一方面可防止灰尘进入,两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避震作用。【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头部的结构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头部的内部结构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管的爆炸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车把手和车头管的连接结构图;
[003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机构的结构图;
[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踏板前端的支架台结构图。
[0032]图中,10、车把手;11、防滑手柄;12;控制部;
[0033]20、车头管;21、车外管;22、卡勾;23、扳手;24、垫片;25、连接螺钉;26、旋钮;27、夹头;28、环形压片;
[0034]30、车前轮;31、叉手;32、防尘弹性件;33、卡环;34、叉柄;35、避震弹簧;36、顶片;37、顶杆;
[0035]40、连接管;401、圆锥形凸起;41、出线孔;42、充电接口 ;43、折叠机构;431、第二转轴;432、压板;4321、防滑条;433、连接板;434、第一连接环;435、第二连接环;436、限位杆;44、第二穿线孔;45、弧形连接槽;46、连接口 ;
[0036]50、车身踏板;51、支架台;511、卡槽;512、第二棱角;513、第一棱角;514、安装孔;52、安装腔;53、第一转轴;54、第一穿线孔;
[0037]60、车后轮;61、挡泥板;611、卡扣;62、碟刹机构;63、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通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9]见图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滑板车,包括车头部,车尾部和车身踏板50,车头部包括车头管20和位于车头管20上部的车把手10,以及连接安装在车头管20下端部的车前轮30,车前轮30的轮毂上设有驱动电机,车前轮30和车头管20的车外管21之间设有避震机构;车头部和车身踏板50通过弯曲的连接管40连接,连接管40内设有折叠机构43,可将车头部整体折叠,横至在车身踏板50上方;车尾部包括车后轮60、挡泥板61以及安装在车后轮60上的碟刹机构62,车后轮60通过连接臂63和车身踏板50固定连接。
[0040]如图5所示,车头管20包括空心设置的车外管21和插接在车外管21内同样空心设置的升降管,车外管21的上端开口处设有开口槽,开口槽的外端面上套接有两个环形压片28,两个环形压片28合围紧贴车外管21的上端部外端面,两个环形压片28分别具有一个夹头27,两个夹头27之间贯穿有连接螺钉25,连接螺钉25的两个端部伸出到两个夹头27的外部,在连接螺钉25的其中一个端部上螺纹连接有旋钮26,在连接螺钉25的另一个端部螺纹连接有垫片24和扳手23,向外转动扳手23,使得垫片24松开,可使得车外管21的上端开口扩大,使得升降管能在车外管21内升降;向内转动扳手23,使得垫片24顶紧夹头27,可使得车外管21的上端开口紧缩,使得升降管固定在车外管21内。升降管的上部连接有车把手10,通过控制升降管的高度,可使车把手10处于舒适的驾驶位置,便于人们驾驶。
[0041]更进一步的,在两个环形压片28的相交处设有卡勾22,在车后轮60的挡泥板61上方设有卡扣611,当车头部折叠安放时,卡勾22可与卡扣611卡接,此时,只要提起车头管20即可携带整台电动滑板车,结构设计合理,携带更为方便。
[0042]如图所示,车把手10包括一根横杆,横杆的中部安装套接有控制部12,控制部12套接在车头管20的升降管上,使得车把手10和车头管20之间整体呈T形设置,横杆的两端设有防滑手柄11,便于人们更好的控制车把手10。
[0043]如图所示,车身踏板50水平横向设置,车身踏板50靠近车后轮60—端为后端,车身踏板50的后端设有一个方形的安装腔52,安装腔52内设置有电池和控制器,安装腔52的开口处设有盒盖,盒盖可封闭住安装腔52的开口,避免灰尘和杂物进入,同时也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车身踏板50靠近车头部的一端为前端,车身踏板50的前端设有两个支架台51,两个支架台51并排且间隔设置,在两个支架台51的下端靠近中部位置处设有第一转轴53,连接管40通过第一转轴53铰接在两个支架台51之间的空隙处,第一转轴53固定在支架台51下端的安装孔514内,电动滑板车未折叠时,连接管40倾斜的设置在车身踏板50上,连接管40和车身踏板50的接触面即连接管40的底面为平面。
[0044]两个支架台51的前端呈锐角状斜向突出,支架台51的前端开设有卡槽511,卡槽511使得支架台51的前端即卡槽511的两侧形成有两个棱角,分别为第一棱角513和第二棱角512,第一棱角513位于第二棱角512的上方且第一棱角513的长度要小于第二棱角512的长度。折叠机构43设置在连接管40内,连接管40上设有充电接口 42和连接口 46。
[0045]折叠结构包括第一连接环434、第二连接环435和压板432,第二连接环435和压板432位于第一连接环434的两侧且第二连接环435和压板432之间的夹角呈钝角状,第二连接环435通过连接板433和第一连接环434相连。连接管40内部设有第二转轴431,连接管40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弧形连接槽45,第一连接环434套接在第二转轴431上,第二连接环435上套接有限位杆436,限位杆436的两端部穿过连接管40两侧的弧形连接槽45嵌设两个支架台51的卡槽511内,压板432通过连接管40上的连接口 46伸出到连接管40外部,压板432伸出连接口 46部分呈片状且其上表面设有防滑条4321便于用脚进行踩踏下压。踩踏下压压板432,第一连接环434围绕第二转轴431转动,此时限位杆436在沿弧形连接槽45向上滑动,限位杆436的两个端部滑出两个支架台51前端的卡槽511,整个连接管40下压,连接管40与车身踏板5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当连接管40围绕第一转轴53向车后轮60方向转动即折叠电动滑板车时,连接管40下压车身踏板50的前端,车身踏板50的前端与地面接触,使得整个滑板车能立停在底面上,此时,车身踏板50的前端起到支脚的作用。当需要重新打开车头部时,将车头管20环形压片上的卡勾22与挡泥板61上的卡扣611打开,提起车把手10,将车头管20复位到原位,此时,连接管40与车身踏板50回归到原先位置,折叠机构43内的第一连接环434沿第二转轴431朝相反的方向转动,限位杆436沿弧形连接槽45下滑,限位杆436的两个端部重新嵌入到两个支架台51前端的卡槽511内卡接固定。整个折叠设计结构简单合理,折叠复位非常方便,便于人们携带使用本电动滑板车。
[0046]如图所示,连接管40的上端面上一体成型有个圆锥形凸起401,圆锥形凸起401的内部设有第一通道,在圆锥形凸起401下方部位的连接管40处设有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沿车头管20的轴向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同轴设置,第一通道的直径小于第二通道的直径,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交处形成有一个台阶面。车前轮30的叉手31的叉柄34穿过第二通道和第一通道通过避震机构与车外管21的下端部相连接。具体的,避震机构包括一根顶杆37和套接在顶杆37上的避震弹簧35,顶杆37的上端设有顶片36,顶片36呈圆盘状,顶杆37通过顶片36抵靠在车外管21的下端面上,在叉手31的叉柄34上端面上开设有轴向的插接口,顶杆37插接该插接口内且插接后插接口内还留有余地足够顶杆37在插接口内上下移动,插接口的开口直径小于避震弹簧35的外径,顶杆37插接在插接口后,避震弹簧35的一端作用在顶片36的下端面,避震弹簧35的另一端作用在叉柄34插接口的开口面,从而对顶杆37在插接口内的插接深度产生限定。当电动滑板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震动时,避震弹簧35收缩或者张开,顶杆37在插接口内上下移动,起到很好的缓冲避震效果。
[0047]更进一步的,在连接管40的第二通道内还设置有一个防尘弹性件32,防尘弹性件32呈软管状套接在叉手31的叉柄34底部。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的台阶面上卡接有卡环33,卡环33套接在叉手31的叉柄34上,防尘弹性件32的一端卡接在卡环33内,防尘弹性件32的另一端抵靠在叉手31叉臂的上端面,防尘弹性件32的设置一方面可防止灰尘进入,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避震效果。
[0048]本电动滑板车的导线采用隐藏式排线布局,隐藏式排线使得滑板车整体更加简洁美观,同时将导线隐藏在电动滑板车内部,可使得导线更好的防潮防脏,不易因外界因素损坏,使得电动滑板车的使用安全性和寿命都更长。具体地,本电动滑板车的电池和控制器即电池线路板设置在车身踏板50的后端的安装腔52内,驱动电机设置在车前轮30的轮毂上,用于操作电动滑板车的控制部12设置在车把手10上。在车身踏板50内部设有排线通道,排线通道一端通向安装腔52,另一端通向车身踏板50的前端,车身踏板50在于连接管40底面相接触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一穿线孔54,同时在连接管40底面上开设有与该第一穿线孔54相应的第二穿线孔44,埋设在车身踏板50的排线通道内导线连续穿过第一穿线孔54和第二穿线孔44进入到连接管40内,在连接管40的凸出面上设有出线孔41和充电接口42,充电接口42和出线孔41相邻设置,充电接口 42内设置有插槽,插槽连接连接管40内的导线,连接控制部12的导线由出线孔41伸出连接管40,在车外管21的下端部上设有进线孔,导线由进线孔进入到车外管21内部,在升降管上设有导线槽,导线埋设在导线槽内最终到达控制部12。更进一步的,连接驱动电机的导线由车头管20内部通向车前轮30的驱动电机处。
[004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踏板,其轴向水平设置,内部设有电池,控制器以及排线通道;车头管,包括空心的车外管和同轴插接在车外管内的升降管;车把手,包括一横杆和套接在横杆中部的控制部,所述车把手通过控制部与升降管套 接固定;车前轮,车轮部设有驱动电机,所述车前轮通过叉手与车头管连接,在叉手上方设有避 震机构;车后轮,通过连接臂与车身踏板固定,所述车后轮上设有碟刹机构和挡泥板;连接管, 连接车头管和车身踏板,内部设有折叠机构,通过折叠机构可将车头管折叠设置在车身踏 板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踏板靠近车后轮一端内部 设有安装腔,所述电池和控制器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车身踏板靠近车前轮一端 固连有两个支架台,所述两个支架台并排且间隔设置,在支架台的下端靠近中部位置处设 有安装孔,所述支架台的前端呈近似锐角状,其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形成有第一 棱角和第二棱角,所述第一棱角位于第二棱角的上方且第一棱角的长度小于第二棱角的长 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呈弯曲状,在连接管的 凸出面上设有出线孔和充电接口;所述连接管的宽度小于两个支架台之间的间隙,所述连 接管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两个支架台之间且连接管与车身踏板的接触面为平面,在连接管 与车身踏板的接触面上设有第二穿线孔,在车身踏板上设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 和第一穿线孔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环和第 二连接环,所述折叠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环与设置在连接管内的第二转轴铰接,第二连接环 通过连接板连接在第一连接环的一侧,在第一连接环的另一侧设有一压板,所述压板和第 二连接环呈钝角状设置,所述压板通过连接口伸出到连接管外部,所述第二连接环上插接 固定有限位杆,在连接管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弧形的连接槽,所述限位杆的两端部分别穿 过上述连接槽嵌设在支架台的卡槽内,当压板下压带动整个折叠机构转动时,所述限位杆 可在连接槽内滑动且限位杆的两端部能滑出所述卡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上端面上形成有一圆 锥形凸起,所述圆锥形凸起内部空心形成有第一通道,在圆锥形凸起下方的连接管部分设 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大于第 一通道的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手的叉柄贯穿所述第一通道 和第二通道通过避震机构与车外管的下端部相连,在第二通道内设有防尘弹性件,在第一 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台阶面上卡接有卡环,所述防尘弹性件和卡环均套装在所述叉柄上, 所述防尘弹性件的一端卡接在卡环内,所述防尘弹性件的另一端作用在叉臂的上端面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机构包括顶杆和避震弹 簧,顶杆的上端设有顶片,所述顶片顶靠在车外管的下端部,在叉柄上设有插接口,所述顶 杆插接在上述插接口且顶杆能在插接口内上下移动,所述避震弹簧套接在顶杆上,所述避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作用于顶片和叉柄的上端面。8.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车外管的上端部开口处 设有开口槽,在车外管的外端部设有夹紧结构,所述夹紧结构包括两个环形压片,所述环形 压片通过连接螺钉穿接,所述连接螺钉的两端穿过环形压片,连接螺钉的其中一端螺接有 旋钮,连接螺钉的另一端螺接有垫片和扳手,通过旋动扳手可松紧垫片进而松紧两个环形 压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两个环形压片的交接处还设有卡 勾,在车后轮的挡泥板上外表面设有卡扣,电动滑板车折叠时,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扣卡接。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在升降管上设有导线槽,在车 外管的下端部设有进线孔,所述电机、电源及控制器均通过导线由控制部控制,所述导线由 进线孔进入车外管内,并由导线槽排设到车把手的控制部。
【文档编号】B62K21/20GK205707083SQ201620608734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7日
【发明人】钱静斌
【申请人】宁波联拓思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