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薄形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688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薄形踏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与一种自行车构件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自行车薄形踏 板。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习知常见自行车踏板10通常包括一踏板本体11、一穿过踏板本体11 轴孔111的一心轴12、二穿套枢接于该心轴12靠近内侧端处的较大轴承13,以及二穿套枢 接于该心轴12外侧端处的较小轴承14 ;且该心轴12内侧端具有一较大螺纹端121,用以与 一曲柄20相互螺接固定,外侧端则具有一较小螺纹端122,可与一螺帽15相互螺合迫紧,并 可藉由该踏板本体11轴孔111外侧端处螺设锁固一端盖16,使上述较小轴承14的内、外 环,可分别受上述螺帽15及端盖16抵止定位。上述较大轴承13则可被抵止限位于心轴12 上形成的阶级环缘123与踏板本体11轴孔111靠近内侧端处所形成的定位环缘112间;藉 此,上述踏板本体11与心轴12即可藉由二端相对安装的上述轴承13、14相对活动枢转。上述踏板10构造,系利用踏板本体11与心轴12 二端间安装轴承13、14,来达到相 互活动枢转的效果,但如此做法,其踏板10踩踏部位的总厚度,通常必需考虑心轴12的直 径大小、踏板本体11的厚度,以及轴承13、14的大小,故其踏板10厚度通常介于2 4cm 间,除了耗费材料,提高材料成本外,也会增加踏板10整体重量,无法达到轻量化的要求, 同时踏板10底面与地面的距离也会缩短,导致骑乘过弯角度变小,不利于弯过的骑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薄形踏板,可藉以大幅地降低材料成 本、减少重量,使过弯骑乘更为灵活顺畅。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薄形踏板,用以安装于自行车曲柄上, 其特点是,系包括一踏板本体,具有一踩踏薄板,以及一体成型于该踩踏薄板一端的枢接轴;一接头,具有一接头本体、至少一第一轴承,以及至少一第二轴承;该接头本体具 有一段外螺纹,用以螺设于上述曲柄;上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分别安装于该接头本体内 部二相反侧,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相互活动枢套;一锁紧组件,用以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相互螺合锁固,藉以轴向限位上述第 二轴承,并将上述踏板本体与上述接头相互牢固地组装在一起。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端部设置有一螺孔;上述锁紧组件为一锁紧螺栓,用以与 该枢接轴的螺孔相互螺合锁固。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端部外周壁设置有一段外螺纹,上述锁紧组件为一锁紧螺 帽,用以与该枢接轴的外螺缓相互螺合锁固。上述踩踏薄板具有相对的一上踩踏面及一下踩踏面,且上述上、下踩踏面间贯穿 有多数个镂空孔。[0012]上述踩踏薄板上、下踩踏面间的厚度介于2 5mm间。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与踩踏薄板衔接处形成有一弧形面。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与踩踏薄板衔接处形成有多数个连接肋。上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皆为滚珠轴承。上述接头设置有一个上述第一轴承,以及二个上述第二轴承。上述枢接轴从其与踩踏薄板衔接处往外侧方向延伸有三段阶级状圆柱面,包括一 第一枢套段、一穿伸段及一第二枢套段;上述接头本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容室,用以安装上 述第一轴承;一第二容室,用以安装上述第二轴承;以及一贯穿于该第一容室与第二容室 间的穿孔;上述第一枢套段与第二枢接段,分别供上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穿套枢接于其 上,其穿伸段则穿伸于该穿孔内。上述第一枢套段的直径大于该穿伸段,该穿伸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枢套段。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薄形踏板,由于可以在踏板本体上形成薄板状的踩踏薄板, 因此,可大幅地降低材料成本及减少整体重量,以达轻量化要求;同时,也可增加踩踏薄板 下方踩踏面与地面间的距离,使骑乘时的过弯角度可以提高,如此,过弯骑乘也会变得更为 灵活顺畅。

图1为习知安装于曲柄上的自行车踏板局部侧视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薄形踏板安装于曲柄的立体外观组合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薄形踏板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薄形踏板靠近接头处的局部侧视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踏板本体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踏板本体的踩踏薄板上、下踩踏面与枢接轴衔接处形成有弧形 面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踏板本体的踩踏薄板上、下踩踏面与枢接轴衔接处形成连接肋 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自行车薄形踏板的较佳实施例,该薄形踏 板1主要包括一踏板本体30、一接头40及一锁紧组件50 ;以下针对上述组成构件分述说明。该踏板本体30,具有一踩踏薄板31,以及一体成型于该踩踏薄板31 —端的一枢接 轴32 ;该踩踏薄板31具有相对的一上踩踏面311与一下踩踏面312,且该上、下踩踏面311、 312间贯设有多数个大小不一的镂空孔313,可用以减轻踩踏薄板31的重量,且本实施例的 踩踏薄板31大约介于2 5mm间,故整体呈薄板状。该枢接轴32从枢接轴32与踩踏薄 板31衔接处往外侧方向主要延伸有直径由大至小的三段阶级状圆柱面,包括一第一枢套 段321、一穿伸段322及一第二枢套段323 ;由于该枢接轴32呈圆柱状,故其第一枢套段321 衔接于上述呈薄板状的踩踏薄板31上、下踩踏面311、312处,可分别自然形成一垂直壁面 324;需特别说明的是,为避免在上述垂直壁面3M与上、下踩踏面311、312衔接处产生应力集中,可在该衔接处设计成一弧形面325,如图6所示;当然,设置多数个连接肋326,如图7 所示,也同样可藉以提高此处的结构强度;该枢接轴32在第二枢套段323末端更设置有一 螺孔327。该接头40,包括一接头本体41、一第一轴承42,以及二第二轴承43 ;其中上述接头本体41,大致呈阶级管状,而于外部形成有一较大管径部位411及一较 小管径部位412 ;该较小管径部位412上形成有一段外螺纹413,可用以与一曲柄60末端的 轴孔相互螺接锁固;该接头本体41内部则具有一第一容室414、一第二容室415,以及贯穿 于该第一容室414与第二容室415间的穿孔416。该第一轴承42,可被安装于上述接头本体41的第一容室414内,并可用以与上述 踏板本体30枢接轴32上的第一枢套段321相互穿套枢接。本实施例的第一轴承42系采 用负载强度高的滚珠轴承。该第二轴承43,可以并排方式被安装于上述接头本体41的第二容室415内,并可 用以与上述踏板本体30枢接轴32上的第二枢套段323相互穿套枢接。本实施例的第二轴 承43同样系采用负载强度高的滚珠轴承。由上可知,当上述接头40与踏板本体30相互穿 套组装时,该踏板本体30枢接轴32上位于第一、二枢套段321、323间的穿伸段322,恰可穿 过该接头40位于第一、二容室414、415间的穿孔416。该锁紧组件44,本实施例为一锁紧螺栓,可用以与上述踏板本体30枢接轴32端部 的螺孔327相互螺合锁固,使上述靠近曲柄60侧的第二轴承43内环壁可被轴向抵止限位, 同时将该接头40与踏板本体30牢固地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薄形踏板1组装时,可将踏板本体30的枢接轴32自该接头40的第一 轴承42内部穿入,并于通过上述穿孔416、第二轴承43后,将上述锁紧组件44与该枢接轴 32端部螺孔327相互螺合迫紧,即可完成该薄形踏板1的组装作业。因此,当该薄形踏板1 与曲柄60相互组装时,只需将其接头40上的外螺纹413螺合锁入曲柄60的螺孔中,即可 快速地完成该薄形踏板1与曲柄60的组装作业。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接头40设置有一第一轴承42及二第二轴承43,但 不以此为限,也可以设置二个第一轴承42,或者设置一个第二轴承43,原则上,只要该轴承 支撑强度足以承受该踏板本体30在踩踏时传递而来的负载大小,即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结构,而不受数量上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上述较佳实施例的踏板本体30与接头40穿套后,系利用上述可为锁 紧螺栓的锁紧组件44与踏板本体30枢接轴32端部的螺孔327相互螺合锁固,将其彼此牢 固地组装在一起;但不以此为限,也可在上述枢接轴32端部的外周壁设置外螺纹,并将上 述锁紧组件44设计为一锁紧螺帽,使两者在穿套后,同样可以藉由该迫紧螺栓与枢接轴32 外周壁上的外螺纹相互螺合迫紧,而达到相同的牢固组装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薄形踏板1,由于踏板本体30毋需设置任何贯穿的心轴,而只是在 其一端设置一小段的枢接轴32,用以与接头40内部安装的轴承相互活动枢接,来形成踏板 本体30受踩踏时所需的枢转结构,因此,该踏板本体30即可被设计呈超乎想象极薄的薄板 状结构,亦即如上所述的2 5mm间;因此,无论就材料的使用或其成本,皆可被大幅地减 少,相对地,其整体重量也可以大幅地减轻,而达到轻量化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踏板本体30毋需提供心轴贯穿安装,因此,可以在结构强度允许下,进一步在踩踏薄板31上设置上述各种形状与大小不等的镂空孔313,使整体重量再减少, 且毋需担心心轴安装与外露的问题。如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踏板本体30的踩踏薄板31厚度,可以被大幅地减 少,因此,也可藉以增加踩踏薄板31下踩踏面312与地面间相隔的距离,如此,即可增加自 行车骑乘时的过弯角度,使转弯骑乘更为灵活顺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同类产品中实有极佳的进步实用性,同时查遍国内外关 于此类结构的技术数据与文献,亦未发现有相同的构造存在于先。然而,以上所述,仅系本实用新型数个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故凡举应用本实用新 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薄形踏板,用以安装于自行车曲柄上,其特征在于,系包括一踏板本体,具有一踩踏薄板,以及一体成型于该踩踏薄板一端的枢接轴;一接头,具有一接头本体、至少一第一轴承,以及至少一第二轴承;该接头本体具有一 段外螺纹,用以螺设于上述曲柄;上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分别安装于该接头本体内部二 相反侧,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相互活动枢套;一锁紧组件,用以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相互螺合锁固,藉以轴向限位上述第二轴 承,并将上述踏板本体与上述接头相互牢固地组装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端部设 置有一螺孔;上述锁紧组件为一锁紧螺栓,用以与该枢接轴的螺孔相互螺合锁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端部外 周壁设置有一段外螺纹,上述锁紧组件为一锁紧螺帽,用以与该枢接轴的外螺缓相互螺合 锁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踩踏薄板具有相对的一上 踩踏面及一下踩踏面,且上述上、下踩踏面间贯穿有多数个镂空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踩踏薄板上、下踩踏面间的 厚度介于2 5mm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与踩踏 薄板衔接处形成有一弧形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与踩踏 薄板衔接处形成有多数个连接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轴承及第二轴承皆为 滚珠轴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接头设置有一个上述第一 轴承,以及二个上述第二轴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枢接轴从其与踩踏薄板衔 接处往外侧方向延伸有三段阶级状圆柱面,包括一第一枢套段、一穿伸段及一第二枢套段; 上述接头本体内部设置有一第一容室,用以安装上述第一轴承;一第二容室,用以安装上 述第二轴承;以及一贯穿于该第一容室与第二容室间的穿孔;上述第一枢套段与第二枢接 段,分别供上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穿套枢接于其上,其穿伸段则穿伸于该穿孔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薄形踏板,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枢套段的直径大于该 穿伸段,该穿伸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枢套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自行车薄形踏板,主要包括一踏板本体、一接头及一锁紧组件;其中,该踏板本体可设计具有一踩踏薄板,以及一体成型于该踩踏薄板一端的枢接轴;该接头则可用以螺接固定于曲柄,并于内部安装有至少一第一轴承,以及至少一第二轴承,以供上述踏板本体的枢接轴相互活动枢接,并透过该锁紧组件与该枢接轴端部相互螺合锁紧,将踏板本体与该接头相互牢固地组装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组成构造,可以在踏板本体上形成薄板状的踩踏薄板,故可藉以大幅地降低材料成本、减少重量,以达轻量化要求,更可增加踩踏薄板下方踩踏面与地面间的距离,以提高骑乘时的过弯角度,使过弯骑乘更为灵活顺畅。
文档编号B62M3/08GK201890336SQ20102057677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赖庆铨 申请人:维克车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