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8535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橡胶履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履带,其在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中,沿周向以预定的间隔埋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
背景技术
近年,橡胶履带广泛地使用于建筑工程机械、土木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作业车的行驶部中。该橡胶履带在由橡胶等弹性构件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中,沿周向以预定的间隔埋设有芯骨,并在宽度方向中央部的相邻的芯骨之间设置供由链轮形成的驱动轮啮合的配合孔,并且在成为接地面侧的外周面侧以突出设置的方式形成多个花纹块。而且,橡胶履带卷绕在设置于履带车架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上的驱动轮和空转轮、以及设置在这些驱动轮和空转轮之间的支重轮上,该履带车架装备在作业车上。另一方面,橡胶履带被要求抑制伴随行驶产生的振动及履带主体的耐久性。作为该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橡胶履带将形成在橡胶履带主体的外周面的花纹块配置成分布于左右双方,且左右双方的花纹块之间配置成交错状,并且各花纹块跨越相邻的3根芯骨。参照图7及图8说明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橡胶履带100的概要。图7是自外周面侧观看橡胶履带100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剖视图。另外,箭头 F表示橡胶履带100的周向,箭头W表示宽度方向。橡胶履带100在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101中,沿周向以一定的间隔埋设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120,在比芯骨120靠外周面侧的位置沿周向埋设多个由钢丝帘线等形成的周向抗拉体130,在履带主体101的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并且是相邻的芯骨120之间以预定间隔形成供由链轮形成的驱动轮配合的配合孔102,且在外周面侧沿周向交替地一体形成花纹块105和槽状的凹部110。埋设在履带主体101中的各芯骨120包括埋设在履带主体101内而沿履带主体 10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主体部121,芯骨主体部121具有与驱动轮配合的中央部122及分别自中央部122的两端向宽度方向突出的左右的翼部123。隔着芯骨主体部121的中央部122而在两侧突出设置向履带主体101的内周面侧突出的一对引导突起125,该一对引导突起125的顶面12 成为支重轮140的通过面。设置在履带主体101的外周面侧的花纹块105分布在除了配合孔102所排列的中央部分之外的左右两侧,并且配置成相位沿履带主体101的周向错开的交错状。各花纹块 105具有成为相对于宽度方向向周向倾斜而延伸的踏面的接地面106、前侧倾斜面107及后侧倾斜面108,其截面呈大致梯形,并在俯视状态下具有在周向上跨越相邻的3根芯骨120 的大小。在该相邻的花纹块105之间,由相邻的花纹块105的前侧倾斜面107和后侧倾斜面108、以及底面109形成槽状的凹部11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7205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由于在行驶时,沿周向相邻的各花纹块105的接地面106始终无间隙地连续接触地面,因此在履带主体101的周向上,该履带主体101的上下方向的弹簧特性的变化变少,能够确保芯骨120的支承力而抑制芯骨120的振动。但是,跨越相邻的3根芯骨120而配置的各花纹块105的刚性较大、且上下方向的弹簧特性过大,成为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此外,随着各花纹块105的刚性增大,履带主体 101的刚性也变大,履带主体101向驱动轮的卷绕等时的弯曲不顺畅,行驶阻力大而导致驱动系统的能量损耗增大,成为导致行驶性能、燃耗性能变差的主要原因。此外,也成为产生履带主体101与芯骨120之间的剥离、龟裂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行驶时,各花纹块105的弹性变形被抑制,并且形成在相邻的花纹块115之间的槽状的凹部110变窄,导致凹部110 的抓土性及排土性降低,有可能对牵引力及直行性带来影响。因而,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伴随着行驶而产生的振动、降低行驶阻力、并且能够使履带主体获得良好的抓土性及排土性、而且耐久性优异的橡胶履带。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提供一种橡胶履带,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中,沿该履带主体的周向以预定的间隔埋设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芯骨,并且在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沿周向以预定间隔设置驱动轮用配合孔,在外周面侧以自上述中央部分向左右两侧分布的方式设置花纹块,这些花纹块之间沿周向隔开预定间隔,并且左右分布的花纹块配置成沿周向相位错开的交错状,其特征在于,各上述花纹块呈具有接地面、前侧倾斜面以及后侧倾斜面的截面梯形,并自上述中央部分以相对于宽度方向向周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具有变窄部,该变窄部在俯视状态下跨越沿周向相邻的3 根芯骨并且在宽度方向中央部沿周向变窄。根据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各花纹块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变窄部而将花纹块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弯曲刚性设定得较低。伴随着该弯曲刚性的降低,履带主体的刚性在整个周向上降低,使履带主体对驱动轮的卷绕时等的弯曲变得顺畅,行驶阻力减少而能量损耗大幅度减少,从而能够期待行驶性能、燃耗性能等提高。此外,在各花纹块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变窄部来降低各花纹块的刚性而容许变形,并且以充分地确保相邻的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与后侧倾斜面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在花纹块之间较大地形成凹部,从而能够确保优异的抓土性及排土性。技术方案2的橡胶履带为,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花纹块的接地面的中央侧的周向长度及侧端侧的周向长度,减小接地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周向长度,从而形成上述变窄部。该技术方案2为技术方案1的变窄部的具体例,通过使接地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周向长度小于花纹块的接地面的中央侧的周向长度及侧端侧的周向长度,能够形成变窄部。
技术方案3的橡胶履带为,根据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利用形成在上述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形成上述变窄部。由此,利用形成在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能够形成变窄部。技术方案4的橡胶履带为,根据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利用形成在上述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以及形成在上述后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形成上述变窄部。由此,利用形成在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以及形成在后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能够形成变窄部。技术方案5的橡胶履带为,根据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利用形成在上述花纹块的后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形成上述变窄部。由此,在花纹块的后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能够利用形成在前侧倾斜面侧处的凹面形成变窄部。技术方案6的橡胶履带为,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5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花纹块在俯视下覆盖芯骨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由此,防止履带主体在芯骨的顶端处产生剥离、龟裂,提高包含各花纹块在内的履带主体的耐久性。发明的效果本发明的橡胶履带呈具有接地面、前侧倾斜面以及后侧倾斜面的截面梯形,自中央部分以相对于宽度方向向周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具有在俯视状态下跨越沿周向相邻的3根芯骨的、形成在履带主体上的花纹块,并在各花纹块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变窄部,在花纹块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将弯曲刚性设定为较低。因花纹块的刚性降低,使履带主体的刚性在整个周向上降低,而使履带主体对驱动轮的卷绕等时的弯曲变得顺畅,行驶阻力减少而使得能量损耗大幅度减少,从而能够期待行驶性能、燃耗性能等提高。此外,在各花纹块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变窄部,以充分地确保相邻的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与后侧倾斜面之间的间隙的方式在花纹块之间较大地形成凹部,从而能够确保优异的抓土性及排土性。


图1是自外周面侧观看第1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是自内周面侧观看橡胶履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的(a)、(b)、(c)分别是图1的a_a线剖视图、b_b线剖视图、c-c线剖视图。图5是自外周面侧观看第2实施方式的橡胶履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6的(a)、(b)、(c)分别是图5的a_a线剖视图、b_b线剖视图、c-c线剖视图。图7是自外周面侧观看以往的橡胶履带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说明橡胶履带的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说明第1实施方式。图1是橡胶履带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2 是自内周面侧观看橡胶履带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剖视图,图4的 (a)是图1的a-a线剖视图,图4的(b)是b_b线剖视图,图4的(c)是c_c线剖视图。此夕卜,在各附图中,箭头F表示橡胶履带1的周向,箭头W表示宽度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周向”及“前后方向”指的是相同的方向,“宽度方向”及“左右方向”也指的是相同的方向。橡胶履带1在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10中,沿周向隔开预定的间隔埋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30,在比芯骨30靠外周面侧的位置沿周向埋设有多个由钢丝帘线等形成的周向抗拉体36,在履带主体10中,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11 并且是相邻的芯骨30之间,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形成供由链轮形成的驱动轮配合的配合孔 12,并在外周面侧沿周向交替地一体形成花纹块15和凹部27。如图1及图3所示,埋设于履带主体10的各芯骨30包括埋设在履带主体10内而沿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主体部31,芯骨主体部31具有供驱动轮配合的中央部32、以及左右的翼部33,该左右的翼部33分别沿宽度方向自中央部32的两端突出,随着朝向顶端去而逐渐变薄。在芯骨主体部31,隔着中央部32在两侧突出设有向履带主体10的内周面侧突出的一对引导突起拟,各引导突起34的顶面3 成为支重轮的通过面。另外,在图3中,用虚拟线表示支重轮40。设置在履带主体10的外周面侧上的花纹块15分布在除了配合孔12所排列的中央部分11以外的左右两侧区域,配置于左右的各花纹块15配置成在履带主体10的周向上相位错开的交错状。各个花纹块15形成为自与中央部分11相邻的部位相对于宽度方向侧向周向倾斜而朝向侧端IOa延伸并截面呈大致梯形。各花纹块15形成为截面呈大致梯形,并包括中央侧倾斜面16,其与中央部分11 连续而沿周向延伸;侧端侧倾斜面17,其相对于该中央侧倾斜面16向周向、具体地说是在接地状态下向后方错开,并且与履带主体10的侧端IOa连续而沿周向延伸;前侧倾斜面 18,其连续形成有自中央侧倾斜面16的前端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前部内侧倾斜面18a、自前部内侧倾斜面18a的宽度方向端弯曲而相对于周向向后方倾斜地延伸的前部中间倾斜面 18b、自前部中间倾斜面18b的宽度方向端部弯曲而沿大致宽度方向延伸然后与侧端侧倾斜面17的前端连续的前部外侧倾斜面18c ;以及后侧倾斜面19,其自中央侧倾斜面16的后端相对于周向倾斜地延伸而与侧端侧倾斜面17的后端连续;各花纹块15还具有成为踏面的接地面20。由此,利用前侧倾斜面18的前部中间倾斜面18b和前部外侧倾斜面18c在前面倾斜面18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向后侧倾斜面19侧凹陷的凹面18A。另外,在图1中, 在各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中划有阴影线。各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的中央侧端21沿中央侧倾斜面16的端缘形成,且其前端及后端即中央侧前端21a及中央侧后端21b分别与前部内侧倾斜面18a及后侧倾斜面19 连续,接地面20的外侧端22沿侧端侧倾斜面17的端缘形成,且其前端及后端即外侧前端22a及外侧后端22b分别与前部外侧倾斜面18c及后侧倾斜面19连续。接地面20的前侧缘23由前部中央侧缘23a和前部外侧缘2 形成,该前部中央侧缘23a自中央侧前端21a 沿前部内侧倾斜面18a及前部中间倾斜面18b的端缘到达与前部中间倾斜面18b和前部外侧倾斜面18c弯曲连续的前侧中央端23c,该前部外侧缘2 与前部中央端23c及外侧后端 22b连续而沿前部外侧倾斜面18c的端缘连续。即,前侧缘23由在前侧中央端23c处弯曲而连续的前部中央侧缘23a和前部外侧缘2 形成。而且,沿后侧倾斜面19的端缘形成后侧缘对,后侧缘M的两端分别与中央侧后端21b及外侧后端22b连续。在这里,若设成为接地面20的中央侧的周向长度的、中央侧前端21a与中央侧后端21b之间的分离距离为La,设成为侧端侧的周向长度的、外侧前端2 与外侧后端22b之间的分离距离为Lb,设成为宽度方向中央的周向长度的前部中央端23c与成为后侧缘M的宽度方向中央的后部中央端2 之间的周向长度分离距离为Lc,则设定为满足以下(a) (c)中的任意一者。(a) La > Lb > Lc(b) Lb > La > Lc(c) La = Lb > LcS卩,各花纹块15形成有凹面18A及变窄部沈,该凹面18A在前侧倾斜面18上利用前部中间倾斜面18b和前部外侧倾斜面18c形成,并向后侧倾斜面19侧凹陷,该变窄部沈通过相对于接地面20的中央侧的周向长度La及侧端侧的周向长度Lb减小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周向长度Lc,而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减小其周向的截面面积,在形成有该变窄部沈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将弯曲刚性设定为较低。如图1所示,在俯视状态下,各花纹块15在周向上具有跨越3根芯骨30的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面20的中央侧前端21a及变窄部沈的前部中央端23c分别跨越前后相邻的2个芯骨30,变窄部沈的前部中央端23c及外侧后端22b分别跨越前后相邻的芯骨30,并且外侧缘22的宽度方向上的大小设置成能覆盖芯骨30的翼部33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此外,这些芯骨30中的、配置在中间的芯骨30分别被变窄部沈覆盖一部分。利用该相邻的花纹块15的后侧倾斜面19、前侧倾斜面18以及它们之间的底部 28,在相邻的花纹块15之间形成自中央部分11至侧端IOa连续的凹部27。形成在该花纹块15之间的凹部27在相邻的花纹块15的后侧倾斜面19与前部内侧倾斜面18a相对的范围内形成截面面积随着自中央部分11侧向侧端IOa侧去而逐渐减少的锥状,并在与其连续而相对的后侧倾斜面19与前部中间倾斜面18b之间形成截面面积随着向侧端IOa侧去而逐渐增大的锥状,而且,将后侧倾斜面19与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之间设定为,截面面积随着向侧端IOa侧去而减少、并且前部外侧倾斜面18c沿大致宽度方向延伸而倾斜、并且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与接地面20之间的夹角相对较大。在前进行驶时,如此构成的橡胶履带1自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的中央侧前端21a 侧向外侧后端22b侧依次连续接地,并且在此期间内,相邻的下一个花纹块15的中央侧前端21a侧接地。由于各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如此始终无间隙地连续地接触地面,因此,在履带主体10的周向上,上下方向的弹簧特性的变化特别小,由于履带主体10对芯骨30的支承力提高而芯骨30的振动被抑制。
而且,利用花纹块15能够确保各芯骨30的支承力而抑制各芯骨30的振动,从而能够因这些各芯骨30的振动降低来防止履带主体10对芯骨30产生剥离、履带主体10的龟裂。此外,由于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分别被相邻的3根芯骨30支承、而且芯骨30的顶端到达接地面20的外侧端22,因此,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被3根芯骨30支承的范围宽广,花纹块15的支承刚性提高,能够抑制花纹块15的变形等且减少损伤及磨损,从而提高履带主体10的耐久性。而且,由于各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配设为跨越3根芯骨30的翼部33,因此能够进一步地确保由各花纹块15对芯骨30的支承力,抑制芯骨30的振动,使通过引导突起34 的顶面34的支重轮40向芯骨30之间的下降量极小,而且,通过将左右的花纹块15配置成交错状,大幅度减少了行驶时的振动。伴随着该行驶振动的降低,能够防止履带主体10对芯骨30产生剥离、履带主体10的龟裂,并且花纹块15被芯骨30支承而负载减轻,能够抑制花纹块15的损伤及磨损等。而且,由于在花纹块1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变窄部沈,在花纹块1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将弯曲刚性设定为较低,且容许花纹块15的弯曲变形,因此履带主体10的刚性在整个周向上降低,使履带主体10对驱动轮的卷绕等时的弯曲变得顺畅,行驶阻力减少而能量损耗大幅度减少,从而能够期待行驶性能、燃耗性能等的提高。在各花纹块1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变窄部26,以能够充分地确保相邻的花纹块15的前侧倾斜面18与后侧倾斜面19之间的间隙的方式较大地形成凹部27,在车辆前进时,自各花纹块15的接地面20的中央侧前端21a至外侧后端22b连续地接地,因振动的减少而不会破坏陷入花纹块15之间的凹部27中的泥土等,此外,因接地及自多个芯骨30施加的载荷而提高了压缩强度的花纹块15变形,陷入花纹块15之间的泥土等不被破坏地被加压保持,从而抓土性提高,能够良好地确保该保持的泥土与地面之间的剪切力或摩擦力, 带来直行性的提高。而且,形成在花纹块15之间的凹部27在相邻的花纹块15的后侧倾斜面19与前部内侧倾斜面18a相对的范围内呈截面面积随着自中央部分11侧向侧端IOa侧去而逐渐减少的锥状,且被促进自中央部分11侧进入泥土等,在与其连续而相对的后侧倾斜面19与前部中间倾斜面18b之间呈截面面积随着向侧端IOa侧去而逐渐增大的锥状,且该部分的泥土等被积极地引导到侧端IOa侧。而且,由于将后侧倾斜面19与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之间设定为,截面面积随着向侧端IOa侧去而减少、并且前部外侧倾斜面18c沿大致宽度方向延伸而倾斜、并且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与外侧接地面23之间的夹角相对较大,因此自凹部 27的中央部部分11侧引导的泥土等被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作用向下方及周向按压的力,能够获得优异的排土性。(第2实施方式)参照图5及图6说明第2实施方式。图5是橡胶履带1的主要部分俯视图,图6的 (a)、(b)、(c)分别是图5的a-a、b-b、C-C线剖视图。另外,在图5及图6中,通过对与图1 至图4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该部分的详细说明,而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橡胶履带1在由橡胶等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10中,沿其周向以一定的间隔埋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芯骨30,在比芯骨30靠外周面侧的位置沿周向埋设有多个周向抗拉体,在履带主体10中,在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 11并且是芯骨30之间,沿周向以预定间隔形成供由链轮形成的驱动轮配合的配合孔12,并在外周面侧沿周向交替地一体形成花纹块45和凹部47。设置在履带主体10的外周面侧上的花纹块45分布在除了配合孔12所排列的中央部分11以外的左右两侧区域,配置于左右的各花纹块45配置成相位在履带主体10的周向上错开的交错状。各花纹块45形成为截面呈大致梯形,并自与中央部分11相邻的部位以相对于宽度方向侧向周向倾斜的方式朝向侧端IOa延伸。各个花纹块45形成为截面呈大致梯形,并包括中央侧倾斜面16,其与中央部分11连续并沿周向延伸;侧端侧倾斜面17,其相对于该中央侧倾斜面16沿周向错开,并且与履带主体10的侧端IOa连续并沿周向延伸;前侧倾斜面18,其具有自中央侧倾斜面16的前端向宽度方向延伸的前部内侧倾斜面18a、自该前部内侧倾斜面18a的宽度方向端以相对于周向向后方倾斜的方式延伸的前部中间倾斜面 18b、自前部中间倾斜面18b的宽度方向端部沿大致宽度方向延伸然后与侧端侧倾斜面17 的前端连续的前部外侧倾斜面18c ;后侧倾斜面19,其具有后部内侧倾斜面19a和后部外侧倾斜面19b,该后部内侧倾斜面19a自中央侧倾斜面16的后端以相对于周向向后方倾斜的方式延伸,该后部外侧倾斜面19b以与该后部内侧倾斜面19a相比较更小的、相对于周向的角度自后部内侧倾斜面19a的宽度方向端向后方倾斜地延伸,然后与侧端侧倾斜面17的后端连续;以及成为踏面的接地面20。由此,利用前侧倾斜面18的前部中间倾斜面18b和前部外侧倾斜面18c在前面倾斜面18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向后侧倾斜面19侧凹陷的凹面18A。同样地,利用后侧倾斜面19的后部内侧倾斜面19a和后部外侧倾斜面19b在后侧倾斜面19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向前侧倾斜面18侧凹陷的凹面19A。另外,在图5中,在各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中划有阴影线。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的中央侧端21的前端及后端即中央侧前端21a及中央侧后端21b分别与前部内侧倾斜面18a及后侧倾斜面19连续,接地面20的外侧端22的前端及后端即外侧前端2 及外侧后端22b分别与前部外侧倾斜面18c及后侧倾斜面19连续。 接地面20的前侧缘23形成为包括前部中央侧缘23a,其自中央侧前端21a沿前部内侧倾斜面18a及前部中间倾斜面18b的端缘到达前部中间倾斜面18b与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之间的连续部的前侧中央端23c ;以及前部外侧缘23b,其与前部中央端23c及外侧前端22a 连续,沿前部外侧倾斜面18c的端缘连续。后侧缘M形成为包括沿后部内侧倾斜面19a及后部外侧倾斜面19b连续而在后侧中央端2 处弯曲而连续的后部中央侧缘2 与后部外侧缘Mb。在这里,若设成为接地面20的中央侧的周向长度的、中央侧前端21a与中央侧后端21b之间的分离距离为La,设成为侧端侧的周向长度的、外侧前端2 与外侧后端22b之间的分离距离为Lb,设成为宽度方向中央的周向长度的、前部中央端23c与后部中央端Mc 之间的周向长度分离距离为Lc,则设定为满足以下(a) (c)中的任意一者。(a) La > Lb > Lc(b) Lb > La > Lc(c) La = Lb > Lc
9
S卩,各花纹块15形成有凹面18A、凹面19A以及变窄部沈,该凹面18A利用前侧倾斜面18的前部中间倾斜面18b和前部外侧倾斜面18c形成在前侧倾斜面18上,并向后侧倾斜面18侧凹陷,该凹面19A利用后侧倾斜面19的后部内侧倾斜面19a和后部外侧倾斜面19b形成在后侧倾斜面19上,并向前侧倾斜面18侧凹陷,该变窄部沈通过相对于接地面20的中央侧的周向长度La及侧端侧的周向长度Lb减小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周向长度Lc, 而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减小其周向的截面面积,在形成有该变窄部26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将弯曲刚性设定为较低。如图5所示,在俯视状态下,各花纹块45在周向上具有跨越3根芯骨30的大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接地面20的中央侧前端21a及变窄部沈的前部中央端23c分别跨越前后相邻的2个芯骨30,变窄部沈的前部中央端23c及外侧后端22b分别跨越前后相邻的芯骨30,并且外侧缘22的宽度方向上的大小设置成能覆盖芯骨30的翼部33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此外,这些芯骨30中的、配置在中间的芯骨30分别被变窄部沈覆盖一部分。利用该相邻的花纹块45的后侧倾斜面19、前侧倾斜面18以及它们之间的底部 28,在相邻的花纹块45之间形成自中央部分11至侧端IOa连续的凹部47。形成在该花纹块45之间的凹部47在相邻的花纹块45的后部内侧倾斜面19a与前部内侧倾斜面18a相对的范围内形成截面面积随着自中央部分11侧向侧端IOa侧去而逐渐减少的锥状,并在与其连续而相对的后部内侧侧倾斜面19a与前部中间倾斜面18b之间形成截面面积随着向侧端IOa侧去而逐渐增大的锥状,而且,将后部外侧倾斜面19b与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之间设定为,截面面积随着向侧端IOa侧去而减少、并且前部外侧倾斜面 18c沿大致宽度方向延伸而倾斜、并且前部外侧倾斜面18c与接地面20所呈的角相对较大。在前进行驶时,如此构成的橡胶履带1自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的中央侧前端21a 一直到外侧后端22b依次连续接地,并且在此期间内,相邻的下一个花纹块45的中央侧前端21a接地。各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如此始终无间隙地连续地接触地面,且在履带主体10的周向上,上下方向的弹簧特性的变化特别小,由履带主体10对芯骨30的支承力提高而芯骨 30的振动被抑制。因这些各芯骨30的振动降低来防止履带主体10对芯骨30产生剥离、履带主体10的龟裂。而且,由于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分别被相邻的3根芯骨30支承、而且芯骨30的顶端到达接地面20的外侧端22,因此,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被3根芯骨30支承的范围大,花纹块45的支承刚性提高,能够抑制花纹块45的变形等且减少损伤及磨损, 从而提高履带主体10的耐久性。而且,由于各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配设为跨越3根芯骨30的翼部33,因此能够进一步地确保各花纹块45堆芯骨30的支承力,抑制芯骨30的振动,使通过引导突起34的顶面34的支重轮向芯骨30之间的下降量极小,而且,通过将左右的花纹块15配置成交错状,能够剧减行驶时的振动。伴随着该行驶振动的降低,能够防止履带主体10对芯骨30产生剥离、履带主体10的龟裂,并且花纹块45被芯骨30支承而负载减轻,能够抑制花纹块45 的损伤及磨损等。而且,在花纹块4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变窄部沈,在花纹块45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将弯曲刚性设定为较低,使履带主体10的刚性在整个周向上降低,使履带主体10对驱动轮的卷绕等时的弯曲变得顺畅,行驶阻力减少而能量损耗大幅度减少,从而能够期待行驶性能、燃耗性能等提高。在车辆前进时,自各花纹块45的接地面20的中央侧前端21a至外侧后端22b连续地接地,不会因振动的减少而破坏陷入花纹块15之间的凹部47中的泥土等,能够有效地用作牵引力并确保牵引力。此外,陷入因接地及自多个芯骨30施加的载荷而提高了压缩强度的中央侧花纹块45之间的泥土等不被破坏地被加压保持,从而抓土性提高,能够良好地确保该保持的泥土与地面之间的剪切力或摩擦力,带来直行性的提高。另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改变。例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以在花纹块15的前侧倾斜面18形成有凹面18A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中,以在花纹块45的前侧倾斜面18及后侧倾斜面19 中分别形成有凹面18A、19A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不在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形成凹面而仅在后侧倾斜面形成凹面。附图标记说明1履带;10履带主体;IOa侧端;11中央部分;12配合孔;15花纹块;16中央侧倾斜面;17侧端侧倾斜面;18前侧倾斜面;18A凹面;19后侧倾斜面;20接地面J6变窄部; 27凹部;30芯骨;45花纹块;48凹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橡胶履带,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中,沿该履带主体的周向以预定的间隔埋设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多个芯骨,并且在履带主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沿周向以预定间隔设置驱动轮用配合孔,在外周面侧以自上述中央部分向左右两侧分布的方式设置花纹块,这些花纹块之间沿周向隔开预定间隔,并且左右分布的花纹块配置成沿周向相位错开的交错状,其特征在于,各上述花纹块呈具有接地面、前侧倾斜面以及后侧倾斜面的截面梯形,并自上述中央部分以相对于宽度方向向周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具有变窄部,该变窄部在俯视状态下跨越沿周向相邻的3根芯骨并且在宽度方向中央部沿周向变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使接地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的周向长度小于上述花纹块的接地面的中央侧的周向长度及侧端侧的周向长度,从而形成上述变窄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利用形成在上述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形成上述变窄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利用形成在上述花纹块的前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以及形成在上述后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形成上述变窄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利用形成在上述花纹块的后侧倾斜面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处的凹面形成上述变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履带,其特征在于,上述花纹块在俯视下覆盖芯骨的顶端的至少一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降低伴随着行驶产生的振动、以及能够确保良好的抓土性及排土性、而且耐久性优异的橡胶履带。在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形带状的履带主体(10)中埋设多个芯骨(30),并且在履带主体(1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分沿周向以预定间隔设置驱动轮用配合孔(12),在外周面侧以自上述中央部分向左右两侧分布的方式设置花纹块(15),这些花纹块(15)之间沿周向隔开预定间隔,并且左右分布的花纹块(15)配置成沿周向相位错开的交错状,各花纹块(15)呈具有接地面(20)、前侧倾斜面(18)以及后侧倾斜面(19)的截面梯形,且自上述中央部分以相对于宽度方向向周向倾斜的方式延伸,并且具有变窄部(26),该变窄部(26)在俯视状态下跨越沿周向相邻的3根芯骨(30)并且在宽度方向中央部沿周向变窄。
文档编号B62D55/253GK102481961SQ20108003796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7日
发明者下薗靖夫 申请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