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挡大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467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挡大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上的变挡大臂。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变挡大臂安装在换挡轴上,并与变挡小臂连接,当变挡杆的动作传递到变挡轴上时,变挡轴通过变挡大臂带动变挡小臂运动,使变挡鼓发生转动,以实现发动机在高、中、低速时的挡位切换工作。传统的变挡大臂包括有臂体,该臂体为直线型,臂体为长条状且由薄板材料经冲压、淬火等工序加工而成,臂体的一端开设有弹簧孔和销孔,臂体的另一端开设有轴孔。而摩托车在变挡时,臂体上向销孔所在端部将受到外部施加的作用力,并带动穿设于轴孔内的转轴转动。由于现有臂体为直线型的结构,所施加的力将集中于臂体上的中部,而臂体在薄板冷冲压过程中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变形区,如果该应力集中变形区位于臂体中部,则臂体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裂纹并脆断,形成致命故障。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分散作用力,并有效防止变形和脆断的变挡大臂。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挡大臂,包括臂体,臂体的一端开设有弹簧孔和销孔,另一端开设有轴孔,其特征是所述臂体包括有大端、小端、以及位于大端和小端之间并起连接固定作用的过渡段,所述轴孔开设于大端上,弹簧孔和销孔开设于小端上,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平行设置,过渡段所在平面分别与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呈30-60°倾斜角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间距离为 1. 5-2. 5cm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过渡段所在平面与大端所在平面呈45°倾斜角设置,过渡段所在平面与小端所在平面呈45°倾斜角设置,所述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间距离为2cm。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大端上轴孔所在处的相邻位置开设有限位窗,该限位窗上靠近轴孔的内壁处向限位窗中心延伸出限位块,该限位块朝向限位窗的开口方向折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臂体上的大端和小端间通过过渡段连接,故当小端上销孔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由于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则所施加的作用力将通过过渡段传递给大端,这样就避免了所施加的力集中在传统直线型的臂体中部,从而防止臂体出现变形和脆断。其中,过渡段所在平面与大端所在平面间的最优倾斜角也为45°,过渡段所在平面与小端所在平面间的最优倾斜角为45°,所述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间的最优距离为2cm。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臂体1,臂体1包括有大端11、小端12、以及位于大端11和小端12之间并起连接固定作用的过渡段13,所述大端11上开设有轴孔111,小端 12上开设有弹簧孔121和销孔122,大端11所在平面和小端12所在平面平行设置,过渡段 13所在平面分别与大端11所在平面和小端12所在平面均呈45°倾斜角设置,所述大端11 所在平面和小端12所在平面间距离为2cm。所述大端11上轴孔111所在处的相邻位置开设有限位窗112,该限位窗112上靠近轴孔111的内壁处向限位窗112中心延伸出限位块 1121,该限位块1121朝向限位窗112的开口方向折弯。其中,过渡段13所在平面分别与大端11所在平面和小端12所在平面可呈30-60°倾斜角设置,大端11所在平面和小端12所在平面间距离为1. 5-2. 5cm。本实用新型中,臂体1上的大端11和小端12间通过过渡段13连接,故当小端12 上销孔122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由于大端11所在平面和小端12所在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 则所施加的作用力将通过过渡段13传递给大端11,这样就避免了所施加的力集中在传统直线型的臂体中部,从而防止臂体出现变形和脆断。其中,过渡段13所在平面与大端11所在平面间的最优倾斜角也为45°,过渡段13所在平面与小端12所在平面间的最优倾斜角为45°,所述大端11所在平面和小端12所在平面间的最优距离为2cm。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同等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变挡大臂,包括臂体,臂体的一端开设有弹簧孔和销孔,另一端开设有轴孔,其特征是所述臂体包括有大端、小端、以及位于大端和小端之间并起连接固定作用的过渡段,所述轴孔开设于大端上,弹簧孔和销孔开设于小端上,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平行设置,过渡段所在平面分别与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呈30-60°倾斜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挡大臂,其特征是所述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间距离为 1. 5-2. 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挡大臂,其特征是所述过渡段所在平面与大端所在平面呈45°倾斜角设置,过渡段所在平面与小端所在平面呈45°倾斜角设置,所述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间距离为2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挡大臂,其特征是所述大端上轴孔所在处的相邻位置开设有限位窗,该限位窗上靠近轴孔的内壁处向限位窗中心延伸出限位块,该限位块朝向限位窗的开口方向折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分散作用力,并有效防止变形和脆断的变挡大臂,包括臂体,臂体的一端开设有弹簧孔和销孔,另一端开设有轴孔,其特点是所述臂体包括有大端、小端、以及位于大端和小端之间并起连接固定作用的过渡段,所述轴孔开设于大端上,弹簧孔和销孔开设于小端上,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平行设置,过渡段所在平面分别与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呈30-60°倾斜角设置。臂体上的大端和小端间通过过渡段连接,故当小端上销孔受到外部作用力时,由于大端所在平面和小端所在平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则所施加的作用力将通过过渡段传递给大端,这样就避免了所施加的力集中在传统直线型的臂体中部,从而防止臂体出现变形和脆断。
文档编号B62M25/02GK202130555SQ2011202290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林士国, 林巧荣 申请人:温州向东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