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形汽车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114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凹形汽车外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非平滑的凹形汽车外壳。
背景技术
平时人们所看到的汽车,其外壳都是光滑的,为了减少阻力及美观,人们追求的目标是越光滑越好,并由此带动了汽车美容行业的兴旺发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要克服的阻力有机件损耗阻力、轮胎产生的滚动阻力及空气阻力。空气阻力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是气流撞击车辆正面所产生的阻力;第二是摩擦阻力,即空气划过车身所产生的摩擦力,以一般车辆能行驶的最快速度来说,摩擦阻力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第三则是外型阻力,一般来说,车辆高速行驶时,外型阻力是最主要的空气阻力来源。随着车辆行驶速度的增加,空气阻力也逐渐成为最主要的行车阻力,在时速200km/h以上时,空气阻力几乎占所有行车阻力的85%,因此,对车速有特别要求的汽车,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气阻力就成了进一步提高车速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形特别,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减少阻力,提高车速,节省燃油的非平滑汽车外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凹形汽车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内陷的凹痕。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凹痕在壳体上均勻分布;所述凹痕的外口为圆形;所述凹痕的底面为弧形。本实用新型一种凹形汽车外壳,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即高速行驶的汽车,其空气在光滑车体表面绕流时,湍流转捩发生的晚,与湍流对应的规则流动即层流,层流边界层较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即流线离开车体表面,造成车体背后较大的死水区,产生很大的阻力即形阻,使光滑车体汽车的速度快不起来。车体表面有凹痕时,凹痕促使湍流转捩发生, 湍流边界层不易发生流动分离现象,从而使车体背后的死水区小,减少了阻力,便可极大地提尚车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打破汽车外壳的常规设计,造型特别,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对车速要求高的汽车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阻力,提高车速,节省燃油,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凹形汽车外壳,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内陷的凹痕 2。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凹痕2均勻分布在壳体1上;所述凹痕2的外口 3为圆形;所述凹痕2的底面4为弧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只需在汽车生产时,把现有的表面光滑的汽车外壳制作成有凹痕的车体即可,制作非常简单。为了适应不同需要,生产时,可将壳体1上的凹痕2制作成从前往后由小渐大的变化排列,也可采用从前往后由大渐小的变化排列,或者其他的排列方式,只要使用了以上所述结构,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凹形汽车外壳,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内陷的凹痕(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凹形汽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 均勻分布在壳体 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凹形汽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⑵的外口(3) 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凹形汽车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痕⑵的底面(4) 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形汽车外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内陷的凹痕。本实用新型打破汽车外壳的常规设计,造型特别,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可减少汽车行驶阻力,提高车速,节省燃油,尤其适用于对车速要求高的汽车。
文档编号B62D39/00GK202152076SQ20112026505
公开日2012年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4日
发明者邹胜永 申请人:邹胜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