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35393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坐式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坐式自行车,尤其是以同一规格车架对应多个不同规格轮对而能调整适应不同身高顾客的坐式自行车。
背景技术
世界上坐式自行车最早出现是在1984年秋,上海,后来为1985年4月I日中国专利局首日申请85100419发明专利。二十多年不断的改进,又产生了数个实用新型专利,最近的例如032105827,给出了量产级的技术方案。另ー方面,以现在的水平看来,无论在自行车七个要素,架轮叉把蹬闸座,哪个方面都不尽如人意。45°可调椅架本身就决定了,无论调节尺度多么小,本质上避免不了身长差与爬坡度的矛盾,更不用说为了减小调节尺度而不得不采用多级规格的车架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各方面不足,提供ー种坐式自行车技术,从七个要素及其它几方面作了改进。I.其车架为装配式,“横平竖直”,横置的主管可在其前后两段各调100mm,竖直后叉的下部由爪根、接板、爪片组成的调轴系统可以将轴前后调整40mm,上下调整100mm。2.轮对最小后径为22”,各对轮径前后都相差8”。3.前叉无坡度并可与后轴系统同步8. 5mm六级上下调整。4.车把立管可以下降200mm。5.链条的回段有上下两只托轮,限制抖动。6.两只后闸。其中罗拉的闸根有足够长的孔以适应上述的后叉调轴系统的矩阵,其中V-闸根以8. 5mm间距八级可调,并具有闸臂后档。7.最后的但不是最不重要的改进是椅垫直接,而不是通过椅架间接,安装到车架上,从而使坐式车技术超越了 45°调节椅架的阶段。革除椅架,以横平竖直的车架调整尺度,使本实用新型得以同一个规格的车架调整适应4个规格的轮对,伺候不同身高的顾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是通过下述方案进行的。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车架以装配式概念分为五个部分,即车头、主管、平叉、后叉、斜管,相互以螺丝连接。车头是三维交焊的头管、蹬轴管、水平管。其头管的上部焊有连接链罩的曲付,下部焊有限制前叉转角的档块。其水平管分前后两段,后段左右有孔,插进主管可前后抽动,25mm间距可调节4次,即总和100mm。其水平管的前段上部焊有两只连接座,预留作将来连接导风板用。主管的直径不失一般性可以是Φ 50. 8mm,左右前后各有排孔,腹部并有连接座安装可拆卸的吊箱管。平叉以自行车エ业传统的前叉技术制成,其前段铁质,承担着本车架的最大应力,可插入主管,前后抽动,间距8. 5mm调节12次即总和100mm。后叉是垂直的,左右两根直管,下端焊有爪根,中部焊有V-闸根,上部起靠垫根的作用。斜管将平、后叉补充成三角形,完成力学设计上的稳定结构。五部分在产制、运输、仓储、销售时、各自独立。装配仅以螺丝。伺候不同身长的顾客时以同一规格的此车架,只需不同的接板,即可装用不同规格的轮对,而后再慢慢细调。本实用新型适用于I. 60m I. 70m顾客的后轮直径22”,比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032105827的相应轮径大了。后轮越大行驶越平稳,而这个空间是平叉腿之间留下来的,这是平叉的另ー个作用。这样前后轮差达到8”而不再是6”。本实用新型的前叉有两个特点,即0°坡度,及前轴可8. 5mm间距调节六次。0°坡度的原因是重心靠后。脚蹬轨迹圆下限点之下的避让间距不再需要考虑,则重心位置可以大大下降,但实际上只需降到与站走时同高。重心下降之后,就容许后移了,因为此时后移可以使重心保持在爬坡角之外,不至上坡时后翻。所谓爬坡角,指爬坡线与垂线的交角。爬坡线指人车合重心与后轮轴心的连线。这就是重心靠后前轮荷轻的道理。前轮荷轻,导致回复カ矩V = f Xr中的f因素减小,此时r便不能再减小,然而坡度减小r,所以坡度应为0°,如果不说坡度应为负的话。前叉的另ー特点为可调,使前轴与后轴同步升降,可以保持发カ角的优态。前叉接头上装有限制转角的挡块。 本实用新型的车把有两个特点,即以铁接管连接,及铝立管可以200mm伸縮。铁接管上端有封堵,内有螺孔,同轴直接铝立管。铝立管分上下两段,中部具有锁紧夹具,松开后上段可以缩进,在停车棚里车把就不碍事了。本实用新型的蹬カ系统有ー特点,即在链条的回段设有两只托轮。上托轮可以在车头调整时同步跟进,具有两只滚珠轴承,下托轮固定在后吊箱杆上,也具有两只滚珠轴承。链条很长,以托轮使之不致抖动过甚。本实用新型的两只刹车也都装在后轮。前轮荷轻,装刹车没有意义。前轮装刹车只有坏处车无法平衡,要倒的。V-闸的特点是设计有闸根,做到上下8. 5mm间距可调8次,以适应4个规格的后轮在100mmX40mm矩阵中任意调整。在闸臂的后方装有限位块。罗拉闸根孔长达120mm,以适应后轮的上述调整。本实用新型的坐垫重新直接安装在车架,由角铝件安装在后叉和平叉上。此处“重新” 二字缘于二十五年前85100419的坐垫原本是安装在车架上,车椅是后来革新上去的。此次重安于架并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基于主管的水平可调和勾爪的可调。椅架调整总是45°方向的,其垂直方向必然要牺牲发力角的优化,其水平方向必然要牺牲“爬能关系”。坐式车的发力角,以坐垫平面与脚蹬轨迹圆顶点等高为最佳。而“爬能关系”指人车合重心沿两轮连线前后移动时,爬坡性能与能量比之间的权衡。后轮是动カ轮,前轮是阻カ轮,重心越靠后,动カ轮的摩擦力越大而阻カ轮的摩擦力越小,即有用功与无用功之间的能量比越大。如果简单地从能量比考量,似乎重心越靠后越好。但如前所述,爬坡性能限制重心后移,所以重心位置并不是任意可调,而有ー最佳值,比值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把相关于身长的调节,化为主管的水平方面与前后勾爪同步的垂直方面的结合,从而与相关于爬坡性能的调节相互独立,后者表现在后轴接板的横排孔与爪片共同形成的调节机制电身长调节之后,爪片可以在接板的排孔中前后调节,8. 5mm间距五级,使后轴与重心之间的投影位置根据需要得到调整这种调整的根据主要是以售车地区的地形特点決定的,但同时也与顾客个人的体能习惯,有目的地具体考量,例如,突然起动时爆发カ大的顾客,需要后轴后置,牺牲一些能量比。爬坡调节与侧货架荷重的情况也有关系本车侧货架以螺丝拧固在后轴爪根的上部,工作状况下其侧框和底框放下,相互形成直角,收起时底框先折合到侧框旁,侧框再次折合侧货架的中心线位于后轴之前,換言之侧架负荷时整车合重心是前移的,増加爬坡能力,而作为对比的骑式车载荷加在(后)货架,负荷在后轮之后,不利于爬坡。本车侧货架的底框下部有小铁块,当底框折合到侧框旁,侧框再一次折合到车架旁时,此小铁块正好与
车架上一小磁块位置重合。本实用新型也有后货架,其设计有如下特点此货架的尺寸是同一规格的,其大面框及斜支杆的前端各有孔,对应于不同规格的后轮,可以四エ位与车架连接,而大面框后端部与支架抬起时的后端部处于同一垂面,当本实用新型坐式车竖起来放,此垂面平置了,所占的停放面积减小此货架大面框后部的弹簧基杆,连同后面框,是以螺丝装配到大面框的。 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也是专门设计的,有其特殊性能由于当后轮作矩阵式调节时普 通的支架结合板无法跟进,本实用新型的结合板连接在结合杆上,结合杆置于后叉管内,可上下抽动,8. 5mm十二级即IOOmm可调,同步适应后轴的上下调节,而对于后轴的前后调节不响应置换轮对时,支架腿也同时更换,即25. 5_四次换腿,相当于100_,与结合杆的IOOmm相加,正好与主管的可调范围200mm相等。本实用新型坐式自行车在车架腹部有铝质工具箱,作为顾客任选的部件,可供通勤的职エ、通学的师生、通市的家庭主夫主妇,“三通顾客”,放置衣物书本瓶盒工具箱在前与前轮、在后与后轮有适当间距,井随前轮换轮而主管前部抽长保持此前方间距,井随后轮换轮而主管后部抽长保持此后方间距。本实用新型的链罩安装在头管曲付及安装板上,安装板的前头固定在头管曲付上,中部通过上托轮轴固定在车头水平管,后部有后螺栓紧固链罩后部,同时紧固挡链杆。挡链杆的后部固定在平叉腿下。链罩和挡链杆共同档护裤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同一个确定规格而尺寸可调的车架,必换的配件只是价值较小的前叉接板支腿,即可配合不同规格的轮对,伺候身长差400mm(约I. 6m 2. Om身长)的蹬车人。车架规格的确定如一,对生产、运输、仓储、销售有利,而且学生长大身高变化,不必换车只需换轮。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ー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坐式自行车整车图,图1-2为左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头管挡块和前叉挡块图2-1为主视图,图2-2为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叉图,图3-1为主视图,图3-2为右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车把图,图4-1为主视图,图4-2为A-A剖面铝接头,图4_3为A-A剖面铁封堵。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头图,图5-1为主视图,图5-2为俯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链罩图,图6-1为链罩主视图,图6-2为链罩左视图,图6_3为俯视图,图6-4为后螺丝及挡链杆头部。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托轮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挡链杆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管图,图9-1是主视图,图9-2是仰视图,[0035]图9-3是加强筋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平叉图,图10-1是主视图,图10-2是仰视图,图10_3是右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叉图,图11-1是主视图,图11-2是仰视图,图11-3是右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货架图,图12-1是主视图,图12-2是俯视图,图12-3是左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合板和结合杆图,图13-1是主视图,图13-2是结合 板的俯视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挡包杆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斜杆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托轮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V-闸座图,图17-1为闸座的主、右、俯视图,图17-2是闸臂后挡的主、右视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货架图,图18-1是主视图,图18-2是侧框图。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爪片图,图19-1是右后爪片的左主视图,图19-2是左后爪片的主仰视图。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板图,分别为22",24",26",28"的接板。图中2.限转挡块,3.前叉,4.车把,5.车头,6.链罩,7.上托轮,8.挡链杆,9.车架主管,10.平叉,11.后叉,12.货架,13.支架,14.挡包杆,15.斜杆,16.下托轮,17. V-闸座,18.侧货架,19.后爪片,20.接板,21.车头水平管后部,22.链罩曲付,23.头管,24.蹬轴管,25.车头水平管前部,26.头管限转挡块,27.前叉限转挡块,28.前叉接头,29.前叉爪片,30.前叉爪根,31.铁接管,32.封堵,33.铝立管,34.锁紧夹具,35.安装板,36.安装板前螺栓,37.上托轮轴,38.安装板后螺栓,39.吊箱管连接座,40.铁质的叉立管,41.平叉腿,42. V-角铝,43.后叉爪根,接座,40.铁质的叉立管,41.平叉腿,42. V-角铝,43.后叉爪根,44.后叉爪片,45. V-闸闸根,46.磁块曲付,47.罗拉闸根,48.大面框,49.后面框,50.弹簧基轩,51.结合板,52.结合杆,53. V-闸限位挡块,54.侧框,55.底框,56.小铁块固定螺母,57.右后爪片,58.左后爪片,59. 22"接板,60. 24"接板,61. 26"接板,62. 28"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一中,车头[5]的水平管后部从主管[9]的前端插入,平叉[10]的前部铁质管从主管的后端插入,共同构成车架的水平部分。主管的前端可调节25. 5mm四次,后端
8.5mm十二次,两项总计200_。后叉[11]及接板、后勾爪共同构成车架的垂直部分,姆块接板在垂直方向相差25. 5mm共4块,勾爪上矩阵分布的螺孔在垂直方向有四排,相当于8. 5mm调三次,两项总计100mm。在ー个规格的轮对范围内,主管前端调一次,后端调三次,换ー块接板,勾爪调两回三次,前叉调六次,以这样五个动作,达到在2”下肢差范围内以8. 5mm间距调整适合顾客的目的。四个规格累计复盖8”即200mm,相当于顾客的身长差400mm,例如I. 6m 2. Om0[0052]以上叙述列表如下。[后]:主管后端,[前]:主管前端,[杆]:结合杆,[腿]:支架腿,[轮]:后轮,[板]:接板,[爪]:勾爪,[V-]V-闸根,[叉]:前叉
权利要求1.ー种坐式自行车,其车架后上部安有车椅,车椅靠垫是竖直的,而坐垫是水平的,车架前端焊有脚蹬管,脚蹬轨迹圆上沿齐坐垫平面,其特点是其车架由五部分组成,相互以螺丝连接,这五部分是车头[5]、主管[9]、平叉[10]、后叉[11]、斜杆[15],其前轮小后轮大,最小规格的后径为22时,各规格轮对的轮径相差8吋, 其车把与铁接管[31]同轴相连,车把立管的中部具有上部下缩时所需的锁紧夹具[34],其链条的回段有上下两只托轮[7,16],其两个闸都装在后轮上,其靠垫和坐垫由角铝件[42]安装在后叉[11]和平叉[41]上,除此以外,本坐式车还具有可以四エ位装配在车架上的同一规格的货架[12],可两次折合的左右侧货架[18],由结合杆[52]和结合板[51]装配起来的支架[13],主管下部的工具箱,以及可随车头[5]调整跟进的链罩[6]。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其车架分成五部分,其ー车头[5],是三维交焊的水平管[21,25]、头管[23]和蹬轴管[24],水平管分前后两段,后段[21]尾部左右各有螺孔,前段[25]上部焊有连接座,头管[23]下部装有限制前叉转角的挡块[26],其ニ主管[9],其左右两侧都有排孔,而其腹部有吊箱的连接座[39],其三平叉[10],铁质的叉立管[40]前端左右各有螺孔,铝质的两叉腿[41]上焊有安装坐垫的角铝[42],其四是垂直的后叉[11],后叉下部焊有爪根[43],中部焊有V-闸的闸根[45],上部焊有安装靠垫的螺母,其五是斜杆[15],五部分以螺丝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前叉[3]坡度为0°具有垂直调整前勾爪[29]位置的爪根[30],前叉接头[28]上装有限制转角的挡块[27]。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在链条的回段有上、下两只托轮,可随车头在调整时同步跟进的上托轮[7]具有两只滚珠轴承,下托轮的轴固定在后吊箱杆上[16],也具有两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两个闸都装在后轮,其中V-闸为上下调整而具有自己的闸根[17],而在闸臂的后方安有限位档块[53],其中罗拉闸的闸根[47]上具有长孔。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具有同一规格的装配式的货架[12],其大面框[48]及斜支杆的前端各有孔,可以四个エ位与车架连接,其大面框后端部与支架[13]抬起时的端部处于同一垂面,其大面框后部的弹簧基杆[50]是与后面框[49]以同一螺丝装配的。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具有装配式的左右侧货架[18],其底框[55]下部有小铁块[56],当底框折合到侧框[54]旁,侧框再一次折合到车架旁时,此小铁块正好与车架上一小磁块位置[46]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其支架具有结合板[51],此结合板安装在结合杆[52]上,结合杆置于后叉管内,结合板与不同规格的支腿结合后,支腿抬起时的后端部与货架大面框后端部处于同一垂面。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坐式自行车,其特征是在车架的头管[23]和主管[9]之间有链罩[6],链罩前部由安装板[35]前螺栓[36]紧固,而安装板的ー头固定在头管的曲付[22]上,中部通过上托轮[7]轴固定在车头水平管[21],后部有后螺栓[38]紧固链罩后部。
专利摘要一种坐式自行车,是以同一规格车架对应不同规格轮对而能调节适应不同身高顾客的坐式自行车。它的靠垫、坐垫直接安装在车架上,适应身高的调节通过水平的和垂直的两方向结合进行,即车架的水平主管在前后两部位分别以8.5mm间距十二级,25.5mm四级,总和进行200mm调整,而另一方面车架的后勾爪分别以爪片和接板总和进行100mm垂直调整,与此同时前叉的爪片也有100mm的调节机制。此三项调整的相互配合,在1.60m到2.00m身高全范围内可以保持发力角优态。此外,后货架,侧货架,工具箱,链条回段的托轮,支架的结合板,以及前叉和把立管的同轴设计,也都是本新型的特征。
文档编号B62K3/02GK202464019SQ20112028814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
发明者方三摩 申请人:方三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